華碩出了一台 7 吋的 Nexus 7,
蘋果出了一台 7.85 吋的 iPad mini,
三星將出一台 8 吋的 Note,
當初蘋果強打比 Nexus 7 螢幕大,
也許三星也會用同一招打 iPad mini,
那接下來其他大廠也會繼續比大嗎?
但要比大的話,本來就有的
9.7 吋或 10.1 吋產品不是更大嗎!?
正如智慧手機的螢幕由2.4吋→2.8吋→3.0吋,到現在5.0吋以上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其主要訴求就是「比對手更多一點」。
除了各時期技術、成本的限制外,近代更注重「使用者感覺」這個因素。
舉例來說:同樣的技術,螢幕越大,可以得到的視覺效果會較好;但是隨之而來就是耗電、過重、脆弱、攜帶不便等等問題。當然可以選用更強更輕的材料來改善,相對的成本會如拋物線般的突然拔高。
1.以大多數的成人手掌來看,7吋的產品約略是正好一隻手可以抓住的最大設計。
2.大螢幕、高解析度的背光螢幕,耗電情形明顯高於小尺寸的螢幕。
3.螢幕越大,GPU功能要越強,吃電更兇;
4.系統負載需求高,就需要更多的電力來維持;電池越裝越大,重量也隨之提高,產品厚度也增加。
1~200克的手機還好,300克的平板也堪堪可以接受;
目前10吋等級的平板重量都要超過600克,影響單手持拿的時間,以及收取的便利性。
最後終歸於使用者的需求。注重大畫面選大尺寸,注重可攜性選小尺寸,有特殊需求則參考各家廠商開發的附加功能。
基本功能都差不多,只是換個樣子。
lighte wrote:
不算競爭。這應該算是市場區隔,或者是嘗試。
正如智慧手機的螢幕由2.4吋→2.8吋→3.0吋,到現在5.0吋以上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其主要訴求就是「比對手更多一點」。
如果主要訴求是「比對手更多一點」,不就是競爭嗎?
lighte wrote:
舉例來說:同樣的技術,螢幕越大,可以得到的視覺效果會較好;但是隨之而來就是耗電、過重、脆弱、攜帶不便等等問題。當然可以選用更強更輕的材料來改善,相對的成本會如拋物線般的突然拔高。
螢幕越大同時也提供更多空間給電池,所以實際使用時間甚至會比小尺寸平板還長(iPad),因些提出耗電這點是沒意義的。
lighte wrote:
1.以大多數的成人手掌來看,7吋的產品約略是正好一隻手可以抓住的最大設計。
並不是,更正確的說應該是7~8吋,東方人手不是特別大的都可單手抓住近8吋的4:3 iPad了,更別提西方人的大手。
lighte wrote:
2.大螢幕、高解析度的背光螢幕,耗電情形明顯高於小尺寸的螢幕。
正確但無意義,上面提過了。
lighte wrote:
3.螢幕越大,GPU功能要越強,吃電更兇;
同上。
lighte wrote:
4.系統負載需求高,就需要更多的電力來維持;電池越裝越大,重量也隨之提高,產品厚度也增加。
對了一半,重量是最大的問題,但厚度不一定會增加。即使有,以現今技術對實際使用也是無感。
小尺吋之於大尺吋的優勢應該僅在於重量輕,體積小好攜帶。
只在乎視覺享受的話,螢幕永遠不嫌大,7.5~8吋平板在視覺上還是大勝7吋。
這也是為什麼大廠不會一味跟隨google出7吋就好。
重點在於只要攜帶上體積與重量是可以被接受的,為什麼不買一樣可單手持握、螢幕更大的平板?
講更實際面的,出門喜歡把平板放外套口袋或是褲子口袋的,會選擇7吋整。
放包包的人會選擇超過7吋,8吋以下的產品。(前提:有單手持握的需求與體積的考量。否則買大尺吋即可)
感覺上很容易誤觸到螢幕兩側,反而 Nexus 7 或 9.7 吋的 iPad 的邊框則有合適的大小。
關於樓上網友提到螢幕加大,GPU 的負荷也會增加,請問如果解析度不變也是如此嗎?
例如手機有 1280 x 800,但螢幕介於 4.5 ~ 5.3 吋,而平板相同解析度,但有 7 吋。
Nexus 7 確實可以單手持握,雖然我平常是雙手使用居多,因為我基本上都是橫向操作。
請問螢幕尺寸可以精準到小數點第幾位啊?不知道之後會不會有以小數點來比大的?
例如甲品牌出了一台 7.2 吋,乙品牌就出一台 7.3 吋,丙品牌就來個 7.4 吋依此類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