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INTEL 刚推出上网本ATOM CPU时 威盛就领先ATOM先推出上网本了 还获得HP的使用
只是后来没继续研发改良 最后被INTEL超越 .....
但现在流行平板 如果威盛将他们的X86 CPU 制程用最新28nm 再加入他们过去并购S3绘图核心
功耗一定会接近新一代ATOM 而绘图与编解码视讯能力也不会太差 当然游戏能力也不输ARM的系列
这样的平板应该是很有竞争力的!
不但运行安卓没问题 运行WIN系统更没问题 足以与目前的INTEL抗衡 当然更秒杀目前火红的
ARM A9 甚至未来的A15 只是威盛与HTC集团的背后老板 王雪红把钱都投入HTC手机 没钱认真搞CPU
非常可惜 明明台湾就已经有现成的低功耗CPU 但就只能被打入冷宫..... 别忘了台积电的先进
28nm制程已经开始量产NVIDIA高阶绘图芯片 如果用台积电做低功耗的威盛CPU 应该是非常容易的
但就是....不愿投入改良与研发的经费 让平板的处理器市场只能眼睁睁看国际大厂独霸 非常可惜...
过去VIA要与INTEL竞争传统电脑领域实力不足 但如果退而求其次 专注于较不需要高运算能力的平板电脑
或是智慧手机领域(指与传统电脑所强调的高阶运算相比) 应该是很有一展拳脚的空间....
kc_joy wrote:
VIA的x86 CPU是具備自主的知識產權
「自主的知識產權」這句話有很大的模糊空間
不是你能自己生產出一個產品就代表有自主的知識產權,這只是「會做」
你自己能獨立設計出來的東西,仍然可能侵犯別人已經擁有的技術專利,這是先來後到的差異
專利可以是軟體也可以是硬體
目的可以用來阻擋對手成長(現在的蘋果與三星之戰、前幾年的INTEL與NVIDIA之爭)
目的可以用來授權與換取利潤
簡單的事例1
主機板上的CPU Socket連接器設計工藝,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小零件
鴻海和嘉澤(INTEL轉投資)同為全球主要CPU Socket生產廠商
光是這兩家公司,在連接器上的專利合計超過2000項
可是鴻海一樣能告贏嘉澤,導致嘉澤必須按照CPU Socket的生產數量付給鴻海權利金
簡單的事例2
許多手機廠商利用微軟專利技術去做Android手機,因為侵權所以必須跟微軟和解
光是HTC,每一支HTC的Android手機都要付微軟5元美金的權利金。
VIA雖然能生產X86架構CPU,但是X86架構是INTEL的專利
要生產X86架構CPU就必須先取得INTEL授權,不只是付出權利金,也可能有販售限制
在工業主機上,不一定都是X86架構,ARM架構的更多
大陸的高鐵、航母、戰機,都是一樣的手法:買進、拆解、模仿、自產
對外號稱100%自主的知識產權,在實際程度上只是能山寨生產而已
我不收PM、我不看PM、有事不要PM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