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標價比其他高,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
1. 美國標價稅沒加進來,加州的稅接近10%,請自己先*1.08
2. 通路的利潤,之前不是有美國的通路商的資料外流顯示,店家的MARGIN才只要3.5%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3/07/17/new-nexus-7-coming/)
請問台灣哪一個店家可以做到毛利3.5%出手的,通路最大,他沒有足夠的毛利他就不賣你的東西了,
3.5% 起碼都在在加個10% 才有可能讓你上架,除非你是APPLE,是通路要求他到你店裡賣,
所以你要怪品牌商,還是通路商?
所以不是單純的把229*匯率,稅和通路的利潤是因為國情不同,所以產生不一樣的定價方式
不要在每次把美國定價*匯率就當台灣的原罪了,整個成本結構要外加稅和通路利潤的!

問我為何而來
只為心中那道彩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