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luteam wrote:
居然是TFT螢幕,噴電速度應該會很快,是流行復古嗎?
buddy0328 wrote:
這隻在遠傳門市有看到,螢幕畫質很不錯喔,不輸 IPS
我發現還是有很多人不了解TFT和IPS的關係,事實上IPS是TFT的其中一種,這點我在別的網站曾經解釋過,所以我就直接轉貼過來給大家看了,希望大家別再搞錯啦。
====
TFT是「薄膜電晶體」的英文縮寫,這層薄膜是用來精準控制螢幕上每個像素發出的顏色和亮度,所以現在的手機電腦電視,不管螢幕的面板材質用的是LCD還是OLED,上面都有這層膜。也因為有這層膜,所以現在3C產品用的LCD螢幕,全名叫做 TFT-LCD (沒有這層膜的LCD螢幕通常都不大,也不能發出很多顏色,例如計算機和電子錶用的LCD,就不是TFT-LCD ) 。不過現在大部分的3C科技網站和各品牌手機的官網,都把TFT-LCD簡稱為TFT,只有少部份還會完整寫出TFT-LCD。
TFT-LCD螢幕的面板技術分成3大類: TN技術、VA技術、IPS技術,故這三類技術的螢幕,全名分別是「TN-TFT-LCD」、「VA-TFT-LCD」、「IPS-TFT-LCD」。 其中IPS技術因為視角廣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所以螢幕如果用了這個技術,廠商自然會特別標示出來是IPS的TFT-LCD,否然就只會寫出TFT-LCD或簡稱TFT,像sony就是這樣 ( sony的Z、Z1用的是VA技術)。 而samsung的TFT-LCD所用的PLS技術,還有htc的Super LCD,兩個雖然都是從IPS發展出來的技術,但是因為LG握有IPS的商標權,所以他們沒有用這個名稱。
====
重力感應器不可能沒有啦,沒有的話螢幕畫面就不能旋轉了。
至於噴電速度,前幾天我在國外的評測有看到,這台的電池容量雖然沒有說特別大,但是續航力倒是名列前茅
(參見 http://www.phonearena.com/phones/benchmarks 點選最下面一項battery life。說明一下,該網站的測試標準是螢幕亮度統一調成200nits來測試網頁瀏覽的續航力)
熊爺 wrote:
除了sharp sh-06f外,各品牌7吋的平板手機都是出中低規格
好想有一台高規的7吋平板手機呀...
有喔!華為的7吋平板 MediaPad X1 七月初已經在台灣上市了,空機價將近一萬,除了CPU比SH-06F的S801差 (它那顆海思Kirin 910的效能跟Note2差不多,而tab 4 7.0的exynos 3470效能則是跟s3差不多),其他規格都挺不錯的,詳細規格請見 華為台灣官網。不過可惜沒有上下雙喇叭,LTE也沒有700頻段,所以我沒買,不然它的重量輕、邊框窄、螢幕色域足夠,還蠻吸引我的。
jpeg711 wrote:
沒有的話螢幕畫面就不能旋轉了。...(恕刪)
這台螢幕只標示TFT,誰知道是TN-TFT-LCD、VA-TFT-LCD、PLS-TFT-LCD?
個人認知三星的經營的策略,好規格會放大宣傳,差的規格只會含糊帶過?
PLS-TFT-LCD如那麼好,為何他廠不採用,為何現在連山寨機多是IPS的螢幕了?
大哥你應該把一些感應器搞混吧!!
參考一下,才不會誤導大家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88&t=3868129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88&t=3862635&r=5&last=49670412
如果你有買的話,去安兔兔看就知道功能有多精簡

yzluteam wrote:
這台螢幕只標示TFT,誰知道是TN-TFT-LCD、VA-TFT-LCD、PLS-TFT-LCD?
個人認知三星的經營的策略,好規格會放大宣傳,差的規格只會含糊帶過?
PLS-TFT-LCD如那麼好,為何他廠不採用,為何現在連山寨機多是IPS的螢幕了?
大哥你應該把一些感應器搞混吧!!
參考一下,才不會誤導大家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88&t=3868129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88&t=3862635&r=5&last=49670412
如果你有買的話,去安兔兔看就知道功能有多精簡
HayashiTakeshi wrote:
雖然不知道他是啥螢幕@@
不過說實話這台的顯示效果不輸給X1唷
我都忘了你這台是可通話的,叫出工程模式來看就會知道有哪些sensor。HayashiTakeshi大大,請你在撥號鍵盤打「*#0*#」,就會出現這個畫面:

三星有好幾個工程測試模式,這是最常用的,可以測試螢幕、觸控、筆控(note系列)、感應器、前後相機、喇叭、按鍵...等,其中紅色圈起來的sensor就是感應器的部分,點進去之後會看到下面這個畫面,機器裡有什麼感應器就會出現在裡頭。

畫面中的是note1的感應器,每個感應器都有一些灰色方塊按鈕可供選擇或是進一步檢視(但趨近感應器沒有,它是手接近的時候用螢幕轉綠的方式來表示),而各感應器對應的中文名稱我也附在旁邊。
在這些感應器中,我要特別說明「加速度感應器」和「陀螺儀」,因為這兩個的功用最容易弄混。加速度感應器是所有感應器中最基本的,有了它就可以知道機器受力的方向,藉此來測得移動和轉動的情形,比方說它可以應用在翻轉靜音、賽車遊戲等,還有像wii的遙控手把裡面也有它;而當機器靜止時它可以測得地球引力的方向,這時候不管機器是怎麼擺,它都可以知道重力加速度指向何方,來旋轉調整螢幕。
說明:在上圖中可以看到這個感應器除了有六個不斷變動的數值外,還有一個「image test」的選項,點進去之後會看到這個圖:

當我們把螢幕打橫後,畫面就會旋轉調整成這樣:

這可以讓我們知道這項感應器有沒有失效,即便你機器設定成「畫面旋轉鎖定」也是一樣。至於底圖為什麼是這隻狗呢......我想牠應該是當初設計這個測試程式的工程師的愛犬吧!
而「陀螺儀」的功用則是測量機器旋轉的速度(即角速度),它主要是應用在平衡遊戲上,來偵測我們調整機器角度的速度是細微還是劇烈(如果是後者你就很容易輸啦)。下面這張圖是點選陀螺儀最右邊的「Graph」後的畫面,它是以圖形方式來呈現我們轉動機器的情形。

說明一下這個看起來又像地震波又像聲波的圖形是怎麼弄的:
紅色線條是上下來回轉動(轉軸是機器的x軸)
綠色線條是左右來回轉動(轉軸是機器的y軸)
藍色線條是順時針逆時針來回轉動(轉軸是機器的z軸)

各位如果手邊有三星3G、4G的機器,不妨試著玩一下這個功能,把機器上下左右轉轉看,慢慢轉和快快轉都試試,就會知道陀螺儀在幹嘛。基本上來回轉得越快,波形就越密集;晃動程度越大,波形振幅就越大;如果你都不動的話,不管機器你是拿什麼角度,三條線都會緊貼在一起;遊戲APP就是從這個、再搭配加速度感應器,來知道我們的動作是什麼。而如果沒有陀螺儀,單靠加速度感應器,機器也是可以算出角速度來知道我們的動作,也可以玩很多遊戲,只是陀螺儀它不會受到機器移動速度改變的影響,在偵測角速度上會更精準。

tab 4 7.0到底有多精簡,等有買這台的大大進工程模式看sensor後,就會知道,基本上我對安兔兔這個表並不是完全相信,光看上頭的項目就覺得可笑:綠色的部分是同一種東西,粉紅色的也是同一種,如果它都偵測到加速度感應器了,那理應重力感應器和線性加速度感應器也要寫支持,不然就是把重複的東西合併一下。至於方向感應器為何我畫虛線,因為我查了一些資料,有的寫它是加速度感應器,有的則說它是陀螺儀,但後來有一個網頁解釋得較為合理,所以我判斷它其實就是加速度感應器。
有關感應器的部分,特別是有爭議的,下面這四個網頁是網路資料中我認為寫得比較合理的,有興趣的可以閱讀一下,如果看到哪個部分覺得有爭議,也可提出來大家討論。
1. 手機上那些不為人知的感測器
2. G-sensor(重力感測器)
3. 加速規 - 維基百科
4. 方向感应器 - 百度百科
至於螢幕部分,晚點我再來寫,有事先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