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XOOM: 請問不主動告知產品的區域性差異,算不實廣告嗎?

阿Q的想,會不會是MOTO認為台灣人不好惹所以等美國人當白老鼠試驗後穩定了才開放給臺灣區升級.............嗯~~~我承認我想的真的太過阿Q了~
我覺得樓主提的問題很有趣,值得想一想: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有兩個層面:

第一層面:台灣moto是否在任何時間或任何場合明示或暗示他們要在台灣賣的Xoom是GED所以可以享有第一時間的優勢,但並無強調事實上在台灣賣得是MED。若屬實,我們一起到消保官那邊去告,我相信我會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得到一些好的回應。

如果沒有的話,那我覺得台灣moto的行銷部搞不好在賣之前連什麼是GED什麼是MED都不知道,他們就是以舊思維來賣一個產品,不曾想過升級的問題(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也不知道有什麼重要性);要不然就是他們刻意使用美國motorola所營造出來的一種氣氛在台灣賣xoom,那就真是陰險至極!
如果他們真的如此陰險,那就會進到下個層次的問題…

第二層面:當初CES2011,大家看到Xoom的時候,就知道他是GED,而且美國moto也說過可以在第一時間就升級。這件事想信另不少人(包括我)動心,而美國moto也的確營造了第一台GED tablet的氣氛。
這件事情的重點在於像這類的新聞都是全球化的,而且網路如此發達,moto營造的這個形象確實讓人對xoom充滿期待。而在台灣賣xoom的時候,台灣moto並無主動告知這是MED,而大家也因為之前的消息會認為他是GED(雖然我知道這是不可能,從我的milestone就可以了解,但一般消費者並沒有必要或能力去了解這種事情);結果後來不能升級造成了一些人的不滿及抱怨。
所以問題本身回到了美國moto當知打這個GED招牌的時候要不要為其所造成的全球的廣告效用負些責任,當然他們一定會說:「這是美國本土的事情,你台灣(或其他地區)閒閒沒事幹嘛來看我在美國所打的廣告和展示。」不過當初美國moto不也想藉這些全球性媒體的效用為他打好xoom的形象嗎?

所以美國moto要不要為他們這種全球性的宣傳行為而讓其他區域的消費者有錯誤的期待而負責呢?
還是說我們可以把矛頭指向這些媒體,問他們當初為什麼不問清楚或報導清楚GED只有美國的xoom呢?
或者我們該-怪你自己幹嘛沒事看這些媒體,導致會認為台灣的Xoom會是GED!?XD
到底是誰的問題?我也不知道

搞到後來,我們要求台灣的xoom必須和美國一樣是GED的時候,google market的付費機制事件的大絕招:停賣!!會不會又被施展出來,那是不是又會跑出另外一堆人跑出來說出另一翻言論呢?

b202096059 wrote:
我覺得樓主提的問題很...(恕刪)


問題似乎是, 版本升級是否在保固範圍內?

尤其是像xoom這種還在beta階段(sd card功能未完成) 就上市的產品, 消費者必定認為升級是必要的, 且在計劃中, 然而 Moto 似乎給人一種毫無規劃的樣子

GED 和 MED 的差別也不是 Moto 官方主動聲明的, 而是用戶在論壇提出的說法, Moto 才順水推舟表示非美國區域的 XOOM 為 Moto 針對地域需求而特別規劃的版本.

官方的明顯作為, 只有將論壇分為 Motorola XOOM 和 Motorola XOOM NON-US 兩個子論壇, 但請問各位買的 XOOM 的包裝或文件有任何 XOOM NON-US 的相關字眼嗎? 而 Motorola XOOM NON-US 子論壇的管理者, 則對於升級相關的問題一概不回答, 甚至最後聲明該論壇為使用者論壇, 官方將不介入, 真不知設立這樣的論壇用意何在?


它如果寫Google Experienced Device
實為Motorola Experienced Device
那才是騙
不然頂多沒講明而已
怎麼告
樓主所提的升級是不是算在保固內之內這個觀點我之前沒想到,算是我遺漏了。不過我之前沒想到這件事情的原因為我會認為這不應算在保固之內,而算是一種“服務”。不過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我也必須承認“升級是否算在保固之內”這件事有商討空問,不過在moto xoom的例子之中這件事如果樓主那提到的那個“不能work的sd card”會讓問題更複雜。

我之前看過一個論點(只是論點,我不知道是否在美國有這樣的判例或常規):
因為sd card slot在商品發售時不能work,所以sd card slot的本身硬體保固應該此裝置正式生效之後加上原來機器的保固時間。
但這會有個問題,如果moto十年之後才讓他生效,那十年後還有人要用xoom嗎?搞不好xoom x都出了。那當初買這台機器的時候,那個不能work的sd card slot又要如何計算賠償?

而且上個只是保固的問題,另外一點就是樓主所說的,moto承諾會讓這個sd card slot可以work,不管他們用的是update或是patch的方式,這都干涉到要更改販賣時的系統,因此才有有所謂樓主說的“升級在保固內”的必然想法。

當然,moto也可以推的很乾淨:「當初賣的時候就跟你說sd card不能用了,你還是要買。」而且五六月販售的機器於八月一日升級3.1的non-us update(含sd card slot的運作)看起來也兌現了當初的承諾。至於能不能升到3.2或是三明治冰淇淋,那就又回到了這個回文最一剛始的那個問題了。

至於到底是US, non-US,這些文字上的定義,都是便宜之舉,如果真的要走司法途徑,光是台灣moto,美國moto之別,大概就足以讓消費者摸鼻子回家吃自己了。而且這種科技的最新產品,一向都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爭議,要等修法修到這部分,也許人類已經可以居住在火星了。

所以印證了,這些廠商們都只是為了一時的利益,消費者只能用最低標準去要求他們,也建議樓主以後可以拒買moto的產品。

ps:你問我不是也買了xoom嗎?對。我自願承擔保固風險買了美版的xoom,而且我從一開始就把他當可以替代一些東西的玩具。而且如果我週遭的人要買平版,我都推他們去買ipad2(至少蘋果在升級這件事做得很不錯);原因就是我知道一般的消費者對於大廠玩的這種把戲一定會很不滿,消費者買了產品就希望可以揮發他的正常功能,因此還是選擇一般較成熟的產品為佳,但這個的代價就是不能玩到最新的玩具。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