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為什麼所有的平板都不能當外接螢幕?

因為工作需求,有時需要檢修或測試沒有接螢幕的主機,或者是螢幕距離主機有一段距離,又或者是螢幕鑲崁機蓋上,機蓋打開後,螢幕變得很不好看到,為了應付這樣的情況,出門就得多帶一台螢幕,因為平時就有背平板工作的習慣,所以很能認同樓主的點,為啥平板都不做影像輸入的功能,這樣我出門就可以少帶一台螢幕,也可以避免螢幕因為找不到插頭供電而又得多帶一條排插,平板本身自帶電源,我就只需要多帶一條TYPE C TO HDMI的線就好,檢修測試也花不了多長時間,沒電回公務車上充就好了
吾乃可樂喵~~!!
沒有所有吧。Yoga pad pro2021。而且CPU還是高通870
星幻

他要的是HDMI輸入,而不是HDMI輸出,這個目前的確應該沒有平板有實作…

2021-10-05 10:30
neosrx

阿就YOGA PAD PRO有HDMI IN啊...幹啥一直忽略

2021-10-05 22:13
Nuke worker wrote:
有啊,我就是用ipad(恕刪)


又有個免錢的外接銀幕軟體,XDisplay,
我用起來與Duet display差不多。
WOWO88 wrote:
你去蝦皮打 hdmi(恕刪)


蝦皮的價格其實不能做參考,畢竟列出來的都是單一做HDMI in/out控制的功能。
而且,很多都不能算是正規軍...不知道有沒有認證,軟體是否有寫得到位,不侵權。
不過你們認知基本上沒錯,單就增加硬體功能來說沒有多少錢。
先不討論平板的大小設計以及內部板子的設計空間,只要平板的SoC有支援輸入的Scaler功能 (就是訊號進來能處理成正常比例大小/解析度的輸出),增加一個HDMI-in的功能其實不會花太多錢。
主要的問題,就我目前想得到的來做解釋:

電氣設計
增加一個HDMI-in的端子,不是只是單純的加上一個插槽。
從這個插槽,回路工程師必須想辦法拉很多線去連結到SoC或是供電端
* I2C sCL
* I2C sDA
* 供電
* 接地
* Hot Plug (隨插隨用)
* etc
一般的平板SoC可用的pin都用差不多了,就算有多出來pin可做HDMI-in端子,這也勢必著要從現有回路找地方賽這些進去。大部分的情況下,這勢必著要去修正現有平板必須功能(相機,各種感應器,觸控,etc)的回路。
而這個動作,不是1-2天畫個線就可以完成的。
這中間還要考量到線路間電磁波的干擾。

如果不透過SoC來做這個功能,那勢必就是要有一個獨立的Scaler板子來做這個動作。

軟體設計
有了HDMI端子,就要考慮CEC, HDCP內容保護等等的軟體設計。
還有如何從平板模式切換到輸出模式,隨插隨用時訊號的處理。
完成了還要Debug,而這個對軟體工程師來說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特別是HDCP內容保護沒有搞好,這個嚴重的話是會吃上官司的。

認證,權利費
以一般正常的品牌來說,認證費用少不了。不同的規格以及產品,認證的費用也不同。
平板我不清楚,單就一般顯示器的HDMI認證,一個系列/機種的費用大約落在6000美金左右。
認證過後的產品,一台的權利費為0.04美金。
認證

市場現實面
您大概也知道,以前就有這樣的產品,也賣得不好。
很大一個原因也就如很多人說的,這個需求算是小眾的。
為了達成這樣的功能,雖然可量化的成本增加不多,但投入的非量化資源卻不算少。
而這些投入的資源,並沒有辦法帶來太多的銷售回饋。
更何況,同樣的功能有許多第三方APP可以做為替代方案。
(APP的不穩定不是平板品牌商的問題,他們也不需要為此傷腦筋)

大部分的平板定位就在於簡單,方便,快速的使用。
多增加這項功能,對於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是不需要的。
加上此方式使用是雙重耗電,平板也沒有大多少,更無法體現平板的實際功能,消費者體驗反而是減分。
產品的設計,其實加法設計不見得是比較好的。

當然,您要的這個功能還是有它的市場存在。
很多APP還有portable顯示器,其實就是在吃這一塊市場。
在手機越做越大的情況下,平板也有越來越大而且功能越來越接近小型筆電的趨勢。
Type-c急速普及,DP alt mode的需求增加後,未來市場可能會有變化也不一定。
garygarykun wrote:
蝦皮的價格其實不能做參考,畢竟列出來的都是單一做HDMI in/out控制的功能。
而且,很多都不能算是正規軍...不知道有沒有認證,軟體是否有寫得到位,不侵權。
不過你們認知基本上沒錯,單就增加硬體功能來說沒有多少錢。
先不討論平板的大小設計以及內部板子的設計空間,只要平板的SoC有支援輸入的Scaler功能 (就是訊號進來能處理成正常比例大小/解析度的輸出),增加一個HDMI-in的功能其實不會花太多錢。
主要的問題,就我目前想得到的來做解釋:

電氣設計
增加一個HDMI-in的端子,不是只是單純的加上一個插槽。
從這個插槽,回路工程師必須想辦法拉很多線去連結到SoC或是供電端
* I2C sCL
* I2C sDA
* 供電
* 接地
* Hot Plug (隨插隨用)
* etc
一般的平板SoC可用的pin都用差不多了,就算有多出來pin可做HDMI-in端子,這也勢必著要從現有回路找地方賽這些進去。大部分的情況下,這勢必著要去修正現有平板必須功能(相機,各種感應器,觸控,etc)的回路。
而這個動作,不是1-2天畫個線就可以完成的。
這中間還要考量到線路間電磁波的干擾。

如果不透過SoC來做這個功能,那勢必就是要有一個獨立的Scaler板子來做這個動作。

軟體設計
有了HDMI端子,就要考慮CEC, HDCP內容保護等等的軟體設計。
還有如何從平板模式切換到輸出模式,隨插隨用時訊號的處理。
完成了還要Debug,而這個對軟體工程師來說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特別是HDCP內容保護沒有搞好,這個嚴重的話是會吃上官司的。

認證,權利費
以一般正常的品牌來說,認證費用少不了。不同的規格以及產品,認證的費用也不同。
平板我不清楚,單就一般顯示器的HDMI認證,一個系列/機種的費用大約落在6000美金左右。
認證過後的產品,一台的權利費為0.04美金。
認證

市場現實面
您大概也知道,以前就有這樣的產品,也賣得不好。
很大一個原因也就如很多人說的,這個需求算是小眾的。
為了達成這樣的功能,雖然可量化的成本增加不多,但投入的非量化資源卻不算少。
而這些投入的資源,並沒有辦法帶來太多的銷售回饋。
更何況,同樣的功能有許多第三方APP可以做為替代方案。
(APP的不穩定不是平板品牌商的問題,他們也不需要為此傷腦筋)

大部分的平板定位就在於簡單,方便,快速的使用。
多增加這項功能,對於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是不需要的。
加上此方式使用是雙重耗電,平板也沒有大多少,更無法體現平板的實際功能,消費者體驗反而是減分。
產品的設計,其實加法設計不見得是比較好的。

當然,您要的這個功能還是有它的市場存在。
很多APP還有portable顯示器,其實就是在吃這一塊市場。
在手機越做越大的情況下,平板也有越來越大而且功能越來越接近小型筆電的趨勢。
Type-c急速普及,DP alt mode的需求增加後,未來市場可能會有變化也不一定。


沒那麼複雜,其實要作的也就是類似於電視、電腦螢幕那樣而已。

試想,電視後面不是都有很多輸入接口嗎?當多個設備同時接入時,由電視開機偵測,或是我們用搖控器切換訊號源。

而平板的螢幕與主機,其實也就一條排線連接的,故其實可以在此想成如同電視與機上盒的關係,那只要在螢幕上作訊號源的切換迴路,然後作個開換開關即可達到如上面說的效果。

作法其實不難,但終究是要設計成本,然後也真的沒啥市場…
ald690712

其實是有的,也只有大陸產品可以硬跳過授權硬來xd,不然肯定提高成本不少

2021-10-07 15:14
商人要賺錢吧
你上網搜尋攜帶型外接螢幕,就會有不少產品出現了,大概是刻意劃分市場區別
如果平板都有外接功能,那便攜型螢幕大概就停產了,現在便攜型螢幕,因為競爭對手少、品牌獨大的可能,賣的很貴就算了,而且面板普遍都很差,例如高延遲、6bit色彩、各種色域很少超過60%、甚至45%而已、低尼特等低規,現今市面上隨便一台萬元平板的色彩畫質都能輾壓便攜型外接螢幕了
可攜式外接螢幕的市場有愈來愈大的趨勢,甚至有些廠商,像華碩這樣,已經有了15.6吋的可攜式外接螢幕,還內建電池,還有觸控螢幕,而且只需要一條TYPE-C的線就可以與筆電、或是手機連接,而變成"大螢幕平板"了~~

所以主題問說: 為什麼所有的平板都不能當外接螢幕時,樓上有人早已回答"可以使用無線連接",但開版主又說"直接插比較爽",那代表開版主真的需要的其實就是一台有內建電池、有觸控功能的可攜式螢幕! 而且還真的你非得"直接插線才能使用"~~

可以參考華碩的MB16AMT這個型號,就知道是什麼樣的產品了~~
就是因為成本高!
先瞭解外接的觸控平版螢幕。再瞭解白牌廉價平版,這兩個幾乎是差不多錢的。
也就是說Hdmi in輸入的模組成本跟平版的機版差不多,
5000的平板+5000的螢幕合體變成8000你會買單嗎?

另外還有耗電問題,手機和筆電輸出訊號後,是靠螢幕的電力去放大訊號的,那也是個吃電怪獸。
用外接觸控螢幕的時間和白牌平版去比較就知道了,為什麼作為一個單純螢幕功能,卻會比平版使用時間還短?
外接螢幕不接電源的情況螢幕和手機都會耗電的非常快!
訊號沒有優化,現在主流的無線螢幕輸出就更明顯了,吃電又發熱。

所以只有高單價商品玩得起那種價差,但是別看iPad、Surfce、Samsung平版賣那麼貴,他們其他硬體用的好,價錢也是壓得很勉強的,雖然相信貴個3000多個hdmi in一樣有使用者會買單,但是他們行銷如果覺得不划算就不會作。

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樓主的夢顯會實現,我一直有在觀察外接便攜螢幕的市場,價錢掉很快+規格升很快,應該很快的成本就會降到可以隨機加入這個功能了。
我當初也稍微找一下這種產品
為了玩NS SWITCH啊…
玩掌機低頭不好,螢幕也小,怕孩子玩上頭了把機子摔出去
加上客廳沒冷氣太熱,想說弄個大一點的螢幕給孩子在房間吹冷氣玩
一開始看覺得便攜螢幕價格跟平板好像差沒多少,然後發現這類產品還真不多
所以最後還是搬了一台電腦螢幕…
蝦皮幾百元的usb影像擷取卡就可以了,為什麼討論到15頁了,也半年了,還沒有人可以更新正確的資訊?
沙鹿人

這種手機接平板可用嗎? 想買一條試試

2021-12-11 18:29
nentendo

USB影像擷取卡搭配對應的APP或應用程式後,無論是手機/平板/筆電等都可以當成外接螢幕使用,因為是影像擷取,因此還可以錄影跟直播等等

2021-12-13 19:17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