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一歲幼兒,因為太太為從事教育工作者,我們平常也會注意一些有關小孩學習和健康的資訊。
幼兒(在此針對小學以前)的眼睛仍在發育中,和成人已經發育完成的眼睛不能相提並論,以下都指針對幼兒。
-------------------------
在討論事情時,有些事情必須分開來討論,不適合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論述法,以下分點述說:
1.
樓上網友有點說的沒錯,看書和看LCD都可能導致近視,所以父母要從小就指導小孩正確的使用方式,例如:環境光源、觀看距離、使用時間
如果上面三點當家長的都沒注意,那就得小心小孩的視力了
2.
同樣觀看時間下,紙本書籍和LCD對眼睛的影響不相同
a.紙本書籍主要是靠反射環境光線讓讀者看清文字,因此進入眼睛的光線經過紙張的漫射後,其實不高。如果紙張反射度提高...相信有人看過一些採用亮面紙的雜誌書籍,看的時候會常常受反射光所苦。
b."LCD平板"幾乎都是鏡面的,因此反射入使用者眼睛的光線比較多,此外LCD還有背光。所以看LCD時,可以說相當於一直看著一盞燈(亮度比較低一點的燈)。
(電子紙的閱讀器或Pixel Qi面板的反射模式,主要也是靠反射光線,會比較接近使用書本的情形,但色彩呈現不佳,在此先不討論)
因此在同樣使用半小時的情形下,盯著紙本書籍和盯著LCD平板對眼睛的刺激是完全不同的。
3.
前面有說,幼兒的眼睛還在發育中,如果家長不能協助控制幼兒使用平板或手機的時間(例如直接把平板或手機丟給幼兒人就走開的那種),建議還是給他書本吧,
不然會發生「兩歲童玩iPhone視力模糊」「天天上臉書 4歲童近視200度」這樣的慘劇(幼兒高度近視,日後失明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很多)
有關幼兒視力的文章,可參考在下於84樓貼的連結
4.
如果"太常給"幼兒有聲光效果的內容,日後上學讀書時,面對紙本"容易"出現學習問題。因為紙本的刺激不夠,他們很難專注於上。(簡單來說一開始口味太重了,日後不習慣清淡的)
所以在使用一般書籍和使用平板的搭配時間要注意一下。
5.
扭蛋兄會陪著小孩使用,是很好的作法,除了可以培養親子感情,也很容易做到時間控制。
但是後面網友的回文內容有點偏向「使用平板給小孩好不好」的爭論,因此在下才又回這篇。
重點就是前面第1點所說的,環境光源、觀看距離、使用時間
(恩,更詳細點,還要注意平板的亮度設定、音量設定)
只要使用"得宜",是可以正面看待這些科技產品的
不過科技雖給人帶來方便,但是要注意使用的方法,使用的方法不適當,是會造成傷害的。
6.
在下是比較偏向保守的態度
我們平常在家只給小孩紙本書籍和玩具,假日則盡量帶他去外面走走。但是有時還是會給小孩看LCD,但時間是短短的。
像拍照或錄影後,給他看幾張自己的影像,他會很高興,不過看完就關了。
看書籍時,若看到恐龍的書,就會播一下與恐龍共舞的片段給他看一下"會動的恐龍",下次他看恐龍書籍時,就很興奮。
(貓狗這些外面都有,獅子老虎動物園有,但會動的恐龍不知科博館之外還有哪裡有?)
---------------------------------------------------------------
小時候(一直到上國中吧)電視快中午才開播,卡通和幼兒節目一天也才播一小時(兩個不同節目各半小時),也不是每個都是自己想看的。所以下課後都是在外面玩耍(功課還沒寫...)
所以那個年代近視的人才比較少吧。如果電視看多一點(這個多一點比現在的小孩少很多),還可能被罵「再看眼睛會瞎掉」
後來是第四台普遍了,出現卡通台,造成後來許多小孩一看就是幾小時。另外就是一些幼教軟體的普及,使得小孩盯螢幕的時間越來越長,而家長都覺得學習是好事,所以就不管小孩的使用時間。然後是電腦更普及,從小學(甚至幼稚園)就開始使用電腦,家長也鼓勵小孩自己上網找資料作功課,然後黏在電腦上的時間也越久。後來線上遊戲發達,學生呼朋引伴一起玩的人也多,而家長很多經歷過電腦快速普及的學生時代,對電腦和遊戲接受度高,也不太管小孩用電腦了。後來就是智慧型手機和平板普及,家長抱持更積極的態度讓小孩使用這些產品...
各位只要用台灣近視這樣的字眼去搜尋,可以找到一堆台灣近視率世界第一的報導,如:
「台灣的衛生單位調查顯示,台灣兒童的近視比例越來越高了,一年級的兒童就有兩成一的是近視,小學六年級的兒童就有六成五是近視。...」
希望各位家長要注意小孩的用眼方式。
我家的小朋友兩歲的時候也是利用的 iPad 來跟他互動,每天他大概都會抓去玩個兩小時(斷斷續續加起來),他最愛就是跟那個 Talking Tom 互動。再來就是著色,還有 Youtube。
我們一開始都是幫他選好,讓他玩,幾次下來他已經認得那些圖示,操作手法,慢慢的他就上手了。
他自己會逛 Youtube,我們幫他選好最愛,看了那些相關的,又會有延伸,就這樣慢慢的,他自己會找他要看的,有一天我們發現他愛聽英文的 ABCD ...字母歌。慢慢的一個禮拜不到,他就會認 ABC~Z 也可以自己唱 ABCD 字母歌。
我們才發現,這種學習方式,超乎想像的快速。
如果你真的有孩子,你是自己帶,不是丟給保母。你很難想像,很多東西要怎麼教,如何具象化。這些數位科技產物,加上適當的內容,的確有其價值。
談到電磁波,這些上來持此論調的人,你先把手機關掉,最好都不要靠進你家的小孩。你現在上網的無線網路,也關掉吧,不然要說 ipad / android pad 給小孩帶來電磁波傷害,我想立場不夠。順便問問,你如果真的有小孩,你的行動電話通話中,不會拿給小孩聽嗎(你在外地,你打電話回去,媽媽接電話,小孩要跟爸爸說話的情境)不要開玩笑了,電磁波也可以當論調。
眼睛的傷害有,這是一定的,不過適當的光源,姿勢還有時間的限制,這些配合,我覺得問題並沒有想像中嚴重。
有人又提到過早聲光刺激會影響腦,這個我相信,但是如果看的內容,都是位兒童設計的,我想也都有考慮這一點。樓主所提到的那些,繪圖著色,這有什麼聲光刺激 . . . 說故是最好,這時候的聽覺記憶能力遠超過視覺記憶,你只要有孩子,每天自己帶,你就會發現。
重點來了,四個月後,小朋友開始玩別的,他迷上拼圖,積木,所以 iPad 他只有放來聽音樂,故事,偶兒跟那隻貓說說話玩一下。樓主說的對,還子要專注在一個東西上,不容易,所以要他沉迷,我想說出這些的人大多是用自己成人心態看小兒。
現在要把 pad 拿給他,他也不見得要玩,而且還會裝正義魔人,告訴我 "把拔,看太久眼睛會瞎掉,收起來"。
因為每次他用太久,我們都會這樣跟他說,他也就記起來了。
有孩子的,有帶過的,有用到這些輔助品的,我想這些父母不少,有用心陪著孩子的,看樓主的分享一定會深表認同。這裡太多迴文假設了東西丟給孩子,孩子自己會沉迷...這些一定沒孩子,你有孩子我保證,孩子一定會拉著你一起來,會較你教他,不然,他一下就沒興趣了。
wlhfor1974 wrote:
公司樓下賣飲料的老板...(恕刪)
所以結論是?如果整班都是這樣,那麼會是這些科技產品造成?
可能整班的爸媽全都無限制把這些3C產品丟給小朋友玩?
一兩個個案是有可能因為爸媽沒空教,就都丟3C給小朋友打發
如果整班都是這樣,我倒覺得比較是學校沒教好.....
54newbie wrote:
本來想靜靜的看,不過...(恕刪)
這是真的家裡有小孩的父母實際的反應,也是前面我無奈的回覆過這些批評的網友真的有小孩子的有幾個的原因
別的不說,我也放過另外一段影片,不需要多久,橘子就改對閃亮的3DS外殼有興趣,連開著電源的tab都不理
工具是看人去使用的,任何東西都是一樣,適量有益,過量反得其害,就看使用者如何去拿捏
前面還有個網友貼出他家小孩玩iPad跟活潑遊戲的表情出來,說看電子產品就會變得目光呆滯之類的
拜託,那是專注的表情,你拿大家推薦的紙本書籍,他專注的看也一定是同樣的表情
跟動態在玩的表情當然不能比,如果他家的小朋友在學習看書時還是那過動兒的『活潑』表情才值得擔心啊!
套句該位板友自己說過的話:以前用IPAD給小朋友玩時,當他看著螢幕笑時
我心裡想的是:呼~終於可以擺脫小朋友,去弄我自己的東西,做我自己的事了
這自己的心態就不對了,與我分享的動機,橘子媽的作法有著天差地別
很可惜的,很多朋友不細看分享,直接就給予負面意見與反對,甚至還有人去八卦區投訴說這篇是廠商廣告文,我只能說無奈
非常感謝您的分享,有您跟其他幾位板友的肯定,我真的欣慰許多
也不枉打了這麼多字跟大家分享
要排斥的還是可以繼續排斥,只是在這科技化的時代,一味的排斥,與節制的善用科技,我寧願選擇後者
歡迎加入小惡魔FB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pages/Mobile01/189979853379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