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說半年多前已在南非親身體會過Defender OCTA強大的越野能力,但兩天七百公里的相處時間著實令人意猶未盡,第二天只能望著滿佈塵土的Defender OCTA,然後依依不捨的前往機場,期待著哪天能再續前緣。還好JLR Taiwan沒讓我們盼望太久,在Range Rover Sport SV於大鵬灣賽道辦完試駕活動之後,隨即迎來Defender OCTA的試駕邀請,而且同樣是帥氣加倍的Edition One版本!
面對如此難得的試駕機會,當然得好好規劃關於Defender OCTA的試駕場地,於是我決定帶它前往北部的兩大越野勝地,分別是位在新北市瑞芳區的燦光寮以及新北市林口區的水牛坑,前者可以好好感受OCTA版本強化過後的越野能力,包括低扭、進入/穿越/離去角等設定;後者則可以在水牛坑另一邊的碎石路面及沙灘,感受這具4.4升V8雙渦輪引擎的剽悍性能與OCTA模式的懸吊作動感受,畢竟強勁動力、6D動態底盤以及涉水等越野能力提升,都屬於Defender OCTA的幾項體驗重點。
然而燦光寮及水牛坑對面礫石灘並非入門等級的越野場地,因此我特別邀請在越野界頗負盛名的Jay小杰教練,一起來試駕這輛Defender OCTA。特別的是,Jay先前曾經考取過JLR英國原廠的越野教練執照,而且還是最高等級的Lead Instructor!在這趟試駕行程當中,也會跟Jay一起聊聊關於先前到英國原廠考照的過程,究竟這不易取得的原廠越野教練最高級別會考哪些內容?專業越野教練對於Defender OCTA的駕駛心得是?請繼續看下去!
或是可以直接參考影片內容:

當天一早取車後,便與Jay一同驅車前往燦光寮,認識Jay其實已有一段時間,其先父陳長生大哥(綽號「樂咖」)可是TLRC車主社團的創始元老之一,曾參與多項國、內外越野賽事,包含國內山林越野賽、亞洲拉力賽、內蒙古沙漠拉力賽等等,是在台灣4x4越野車界相當知名的前輩,同時也是Land Rover的忠誠愛好者,對於Range Rover、Defender、Discovery等各款車型是如數家珍。Jay從小便是跟著父親四處征戰,並且伴隨著Land Rover車款一同成長,現在也接下由先父開創的專業教練團隊,承接各種國、內外的汽車駕訓/發表活動,不論是賽道還是越野,所以當然得趁著這次試駕機會多向他學習、討教!

正當我們從石板路進入石頭體積較大的碎石路段時,發現前面有一輛Hilux跟林道車Hartford哈特佛VR-220HX卡在路中間,正在納悶他們為何不往前繼續行走時,Jay決定下車一探究竟。結果原來是屌掐啦!這台哈特佛在搖搖晃晃的行走過程中熄火,然後就發不動了...還好Jay對二輪也頗有涉獵,兩三下就找出發不動的問題點在哪,原來是火星塞蓋掉了,接回去後立即一觸即發!原本這位騎士(也是來試車的)都已經打算要推出去找拖車了,碰巧遇到Jay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啊!

若要抵達燦光寮最知名的網美拍照點,中途可是要經過重重考驗!前半段屬於一般SUV甚至轎車都能順利通過的石板路,但在進入圖中的大型碎石路段後,對於車輛越野能力的考驗才真正開始!首先是路幅不寬,不僅無法會車,連同左右可以閃避的路線選擇也被限縮許多,結合落差較大的高低起伏路段,沒有一定越野能力幾乎無法安然通過,尤其是前驅類型的都會型SUV就別冒險啦!除非車內有Jay這類資深越野玩家陪同再考慮嘗試。
先前我也曾帶著911 Dakar、Discovery Sport、Ranger等車款前來此地,但都在半途取景完畢便打道回府,畢竟不是身價昂貴不敢冒險,不然就是進入角或穿越角不夠,只能在前半段淺嚐其輕度越野能力而已。這次感受就截然不同,這輛Defender OCTA可是目前JLR集團裡的越野之王,其車身高度相較標準版Defender增加2.8公分,最高底盤離地高度來到驚人的32.3公分,配合極短的前、後懸設計,將進入角與離去角個別提升至40.2度、42.8度,穿越角為29度。標準版Defender 110的數據是38度、40度、28度,OCTA明顯擁有更強大的地形克服能力!

在進入大型碎石路段時,Jay請我先開啟電子加力箱,先將變速箱排至N檔,再長按圖片中食指位置的「Lo」按鍵即可,Defender或其它配備加力箱的JLR車款,都能將低扭放大2.93倍,換取更強勁的低扭發揮。

接著再將越野模式切換至「岩石爬行模式」,此時系統會將氣壓懸吊升至最高並抑制動力輸出,抑制動力輸出是怕駕駛者不小心將油門踩得過深,讓車輛在岩石路面發生打滑情形,才會透過更細膩控制動力輸出的方式,換取車輛更好的循跡性與抓地力。

那麼當Defender OCTA將氣壓懸吊升至最高時,車身各項越野數據是多少呢?透過多媒體螢幕中的車身數據畫面即可清楚檢視,包括進入角、穿越角、離去角及底盤離地高度都跟我們剛剛提到的一樣,不過車身高度也達到207公分。

Jay也特別開啟環景影像輔助系統中的「越野」畫面檢視,此時可以清楚看到雙前輪側邊及車頭正前方的路況,他表示可以用這個畫面來查看前方路況的高低落差,以及兩側輪胎是否會有傷及胎壁或輪圈等情形。Jay此時也分享一個小技巧,當在越野路段進行越野行為時,除雙前輪可以透過多媒體螢幕畫面查看以外,可以將兩側車外後視鏡角度向下調整,直到可以清楚看見雙後輪側邊才行,這樣對於四輪位置及周遭路況便能瞭若指掌。

不過有別於上回在南非玩得是重度越野,原廠直接選用20吋輪圈搭配RT胎!這次JLR Taiwan為這輛Defender OCTA配置的是22吋輪圈搭配All Season四季胎,也就是傾向都會使用的一套設定,正好可以感受在On Road方面的舒適性有何不同。

上回在南非體驗20吋輪圈配RT胎這套組合,整體路感回饋確實很硬,而且不只是硬而已,胎噪也相對大聲,不過好處就真的是越野性能優異。像這次帶著22吋輪圈配四季胎來到這裡,相對就得多留意傷及輪圈或劃傷胎壁的風險,只是舒適性也明顯比RT越野胎來得舒服多了!On-Road路段尤其明顯。這方面就看OCTA車主想如何搭配,購車時可以選擇要20吋或22吋圈胎組合,我個人還是喜歡20吋輪圈式樣的粗獷感!


另一項有感差異自然是來自6D動態底盤的輔助效果,這套6D Dynamic動態底盤的作動方式源自每個輪胎都搭配一支雙腔三閥門氣壓避震器,其中兩組控制壓縮與回彈,一組閥門主要作為舒適性調整使用。然後在氣壓避震內再放進一組電子阻尼桶身,並且由液壓管路進行左右、前後及斜對角的相互連結,接著交由電腦隨時主動偵測車身的前後俯仰、上下起伏與左右側傾,盡可能將車身保持在一個極為平穩的狀態,避免因車身過多的重心轉移而造成操控、煞車上的負擔。
受惠於這套輔助效果明顯的6D Dynamic動態底盤,當我們行經高低落差較大的路段時,車身重心下壓側明顯能感受到更強韌的支撐性,輔以行程更長的延伸效果,不僅可將輪胎扎實的壓在路面上,亦能減緩車內於前後或左右重心變化時的晃動感。

透過上述各項能力進化,當我跟Jay駕著Defender OCTA來到還算熟悉的燦光寮,瞬間發現原本覺得困難的高度落差「距離感」變小了,這感覺就像是三歲小孩與十歲小孩爬樓梯的難度差異,腿變長了、力氣變大了,爬起來一定比較輕鬆嘛!或者對我來說更貼切的說法,是抱著顆籃球去投高度較低的國小籃球框,可以輕鬆地投三分球跟扣籃呢!這次開著Defender OCTA來燦光寮就有這種感覺,之前還得下車查看前保桿或底盤會不會磨到石頭,現在只要選對路線,路途中的障礙即可從中高難度變成入門等級。



於是我們終於來到這個網美景點了!當天也很幸運的遇上豔陽高照的好天氣,雖然很熱,但也讓我獲得不少好照片!


懸吊升至最高狀態的Defender OCTA氣勢真是驚人,加上試駕車選用Edition One車型專屬的Faroe Green法羅群島綠及選配原廠消光防護膜,真的是霸氣十足!


OCTA版本的前、後保桿式樣均與一般車型略有不同,特別是以青銅色烤漆處理的前、後固定式拖車勾,再次強化其剽悍印象。

OCTA版本的車寬比起一般車型增加6.8公分,使車身寬度在後視鏡展開後達到2.1公尺左右,這個看來霸氣但特別突出的爆龜輪拱就得多加留意,因為駕駛座視野並無法仔細查看到右前輪拱實際寬度到哪,得讓車身右側多留點空間便是。

面對超過600hp的動力輸出,以及超過兩噸的車身重量,JLR亦為Defender OCTA的煞車系統升級為Brembo部品,前輪搭配六活塞煞車卡鉗及400mm的煞車碟盤尺寸。OCTA Mode模式的ABS制動系統同步經過強化!包含轉向系統都更為敏捷,原廠將轉向比例設定從17.0:1左右調整至13.7:1,賦予OCTA車型更犀利也更重手的轉向手感。


Edition One車型可於前保桿中央見到專屬字樣標示,並可於外觀及內裝獲得眾多鍛造碳纖維飾板裝飾,包含引擎蓋、葉子板飾蓋及車內中央鞍座位置。

前面還沒提到這具4.4升V8雙渦輪增壓引擎的輸出數據,Defender OCTA與Range Rover Sport SV一樣是635ps/76.5kgm,扭力於超增壓時可達81.0kgm!使這輛超過2.5噸的壯漢,可以在4秒整完成0~100km/h加速,對比搭載5.0升V8引擎的Defender V8,可是有著1.2秒的實力差距!起步全油門的力道差異就很明顯,雙渦輪增壓的力道堆疊確實比先前5.0升V8機械增壓更為快速且猛烈,包括換檔邏輯也較為積極,給予駕駛者更鮮明的運動化操駕個性,特別是OCTA Mode!

來到水牛坑就是想好好再次體驗令人熱血沸騰的OCTA Mode!因為水牛坑另一邊其實是一大片沙灘跟礫石路面,完全就是OCTA Mode所設定的中、高速越野路況!當切換至OCTA Mode時,首先是轉向齒比會從17.0:1調整至13.7:1,給予駕駛者更緊湊、反應更快的車頭指向性,另外ABS防鎖死煞車系統亦會進入更積極地作動狀態。在上回南非試駕行程中,教練特別讓我們嘗試在非鋪裝路面以時速60km/h進行煞停測試,結果OCTA Mode的煞停距離確實比Dynamic模式更短!
進入積極工作狀態的不只是Off-Road ABS,懸吊阻尼亦是,當OCTA以中高速奔馳在碎石路面上時,阻尼會不斷偵測當下路況來進行調整,給予車輛最快速的反應及支撐性,畢竟在中高速情況下,每一下的壓縮或回彈速度都在須臾之間,必須擁有最快的反應時間才能給予駕駛者最出色的操控體驗。

JLR直接在方向盤下方設置一顆鑽石型按鈕,短按會進入Dynamic運動模式,長按變為紅色即是進入OCTA Mode,包括換檔撥片也會亮起紅色燈光。

驅動比例同樣會在Dynamic與OCTA Mode之間提供不同設定,兩個模式的前、後軸動力輸出比例分別是4:6與2:8,OCTA Mode明顯擁有更趨近後輪驅動的動態效果發揮。這點不論是之前南非試駕還是這次搭Jay小杰教練的車都有深刻體驗,Dynamic模式的車身動態相對穩定許多,即使提早入彎或像Jay做個小鐘擺試圖讓後軸滑移,Dynamic模式的後軸都是滑一下就被抓回來,對於後軸滑移的寬容度相對較低。
OCTA Mode的動態反應便截然不同,給予駕駛者的油門反應更快,而且電子輔助系統的介入時機更晚,出彎時可以獲取更早的油門響應,或是車尾可以甩的角度更大!這種帶點轉向過度的後驅特性,是從未在Defender身上感受過的「操控面」駕駛樂趣,它現在真的不是只有直線快或八缸聲浪好聽而已,這個OCTA Mode是真的好玩!


最後一趟Jay更嘗試將循跡系統解除試試,這時動力輸出反應就更加敏捷!OCTA幾乎不會管你是在什麼時機補下油門,反正你踩多深我就給你多少動力,是種徹底解除封印的暴力感!經過一整天的試駕,分別體驗到上午燦光寮、下午水牛坑碎石灘的不同場域,又再次深刻體會到Defender OCTA越野能力的強大!可怕的是,它不只是基本越野能力增強,經由這套強勁動力加持,以及OCTA Mode的獨特動態調校,還能發揮出Defender前所未見的運動能力,駕著它還真有種無所不能的自信油然而生。
最後也謝謝Jay小杰教練與我們一同試駕這輛Defender OCTA,有專業教練陪同果然放心許多,路途中也聊到不少關於原廠越野教練的考照過程及心得,大家也可以從訪談影片中得到相關資訊,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