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you wrote:Plugin Hybrid跟增程發電機的概念完全不同一個是用電池減少油耗,純電里程通常不會超過50km一個是平常純電里程幾百km,只有電用完了又沒地方充電才用引擎發電(小引擎小油箱)兩種方式都好,但個人覺得後者才是電動車充電樁普及之前的完美解決方案 增程發電機,功率就是一個問題,功率要大體積就要大,除了要考慮放在車子的那個地方,還有散熱跟廢氣的問題,我是覺得在充電效率能夠提升前Pluhin Hybrid才是比較完美的方案。
台灣車用的充電設備還是很不熟成看到小編寫到I-Pace電量剩24%,又不找到充電站的情況如果是一般人用車上班出差或出遊遇到這種情況真的會不知道如何是好即使使用快充,充到90%要將近3小時電動車普及在台灣的路還很遠啊…現階段台灣的用車環境還是適合PHEV插電式複合動力有充電樁就使用充電樁充電沒電了引擎室內還有汽油引擎可以繼續開下去一邊開也能一邊回充S60 T6 252萬、XC60 T8 305萬都是PHEV,現在VOLVO還有降價10~20萬I-Pace 333萬,雖然電動車感覺上很先進但買一台要價不斐的電動車還要常常擔心它沒電,這種里程焦慮太難熬了
bojosh931 wrote:台灣車用的充電設備還(恕刪) 嗯除了特斯拉以外目前其他車款在台灣,沒有高效率的快充設備。即使現有號稱”快充” 的充電樁,能穩定的供電50kW 的幾乎沒有。也就是說,即使在”快充”站充電,也要充一個小時以上,才”可能”有200~300km 的續航力。再加上快充站數量極少,也不可能先在這個充電站先充個15分鐘,跑行程後,下個充電站再補個20分鐘,這種”跳島式”的充電方式。這對長途旅行來說,絕對是一個障礙。提醒買家還是要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