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一月份時,我們曾執行過一篇2021年式I-Pace電動車與1995 XJ傳統房車的專題介紹,看過那篇文章的網友,應該會疑惑為什麼這次同樣的組合又出現了?!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Jaguar Taiwan提供I-Pace 2023年式車型給媒體試駕,包括售價與配備均有進行調整,所以主角依然是I-Pace!第二是在執行完上回專題之後,身為英國車忠實粉絲的我實在對第三代XJ中毒太深...因緣際會下,隔月就入手了這輛年份同樣是1995但風格偏向運動化的XJ Sport版本,所以趁著2023年式I-Pace試駕,順道與各位聊聊擁有這部XJ Sport的心路歷程。
這次新增影片試駕內容,特別請出羅伯江學長一起聊聊Jaguar跟這兩部車的駕駛感受分享~還請各位按讚、訂閱我們的頻道啊~


早在2019年來到台灣的Jaguar I-Pace,屬於國內豪華品牌推出電動休旅車款的先鋒部隊,當年獨樹一幟的外型設計輔以精緻內裝、完整科技輔助內容與出色操駕能力,經過幾次試駕體驗,I-Pace整體表現其實很均衡也很有魅力!只是Jaguar品牌在國內豪華車市場始終相對小眾,銷量與能見度自然無法與大眾豪華品牌互相抗衡。不過這或許不是件壞事,因為Jaguar車主要的也許就是這種獨特性與稀有性,能被普羅大眾都理解接受就不是Jaguar了。
撇開上面提到的內裝質感或科技配備、駕乘感受這些面向,對於我這個外貌協會成員來說,I-Pace最讓我驚艷的無非是獨樹一幟的外型設計,猶記在2018年一趟Jaguar、Land Rover英國出差行程當中,Jaguar曾帶我們到一個小房間裡進行一場不能拍照的秘密賞車會,主角正是當年尚未正式亮相的I-Pace,還是由當時仍任職Jaguar設計總監的Ian Callum帶領我們賞車,I-Pace也是他的生涯代表作之一,沒能跟他合影及簽名留念,肯定會是我從業生涯的遺憾之一啊!介於傳統休旅與掀背車之間的獨特跨界身型,搭配既簡潔、動感的車身曲線設計,I-Pace透過不同漆色與材質即可呈現出時尚或運動感等不同外型風格,這可是一輛即將邁入第五個年頭的產品,但是一點過時感受也沒有。
回到I-Pace 2023年式的重點,是售價與配備內容經過再次調整,原本I-Pace只有提供定價348萬元的EV 400S單一等級選擇,新年式重新劃分為EV400 S跑魂版、EV400 S黑魂進階版兩個等級(雖然我覺得命名方式還有進步空間啦...),其中跑魂版定價壓至三百萬元以內的297萬元,黑魂進階版價格也修正至331萬元,在這個漲聲四起的年代,還能見到新年式車款降價真是讓人備感欣慰。

當然配備方面也是有增有減,先以降價到297萬元的跑魂版車型來說,相較先前舊年式348萬元車型便少了Clear Exit乘客下車監視系統、頭燈清洗器、感應啟閉尾門功能、360度3D環景顯影系統、ClearSight可切換電子車內後視鏡、Meridian 400W頂級數位化音響及尾門/行李廂蓋擾流板這幾項配備,不過包含20吋圈胎組合、全景玻璃天窗、電動尾門、手機無線充電板、車內三具數位螢幕、Grained Leather雙前座12向電動調整座椅、倒車顯影等,都還是標準配備,C/P值並不差。

如果增加34萬元預算挑選331萬的黑魂進階版,則可獲得黑色外觀套件與20吋黑色鋁圈、高階LED燈組、電子氣壓懸吊、溫莎皮革包覆的雙前座14向電動調整跑車化座椅、雙前座通風/加熱功能、後座加熱功能、駕駛座記憶功能及四區恆溫空調,行路質感與乘坐舒適性都會更加優異,黑色外觀套件也會為外觀帥氣程度加分許多,就像這部試駕車一樣。

雖說前儀錶台大部分面積也是被數位螢幕佔據,不過I-Pace與Audi e-tron兩款電動休旅的內裝樣貌是我個人比較欣賞的設計方式,在保有數位儀錶的科技氛圍與科技配備輔助當中,保有部份傳統旋鈕與按鍵配置,放眼望去也不會就只有一大塊單調的大型數位螢幕而已,終究是這種留有傳統樣貌的內裝格局,比較吸引我這類老古板吧~
內裝基本內容其實跟我們今年初介紹的I-Pace差不多,像是提供多種資訊顯示切換的12.3吋數位儀錶、內建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結的Pivi Pro 10吋觸控式多媒體螢幕、擔任空調調整為主的下方5吋觸控式螢幕等項目,試駕車另再選配鋁合金碳纖維飾板、檀木黑麂皮車內頂篷、可調式車室氛圍燈、抬頭顯示器以及不用加價的紅/黑雙色內裝。

具有空調旋鈕在使用直覺度還是比較高,Jaguar、Land Rover車款如有配備通風、加熱座椅,也都會把通風、加熱功能整合至旋鈕操作,像是壓下可調整空調溫度,拉起就變成通風、加熱切換。

黑魂進階版雙前座標配這兩張外型與乘坐質感俱佳的運動型座椅,並採用溫莎皮革包覆,同時提供14向電動調整與通風、加熱功能,試駕車還選用騷包的紅色搭配,好吸睛好喜歡~

四區恆溫空調同樣是標準配備,所以中央鞍座後方可以見到兩個空調調整旋鈕,使後座兩側乘客也可根據自身感受來調整合適溫度,底部還有兩個USB Type-C與一個12V充電插座,另外兩側座椅亦配備電動加熱功能,像最近天氣冷颼颼就很實用啊!

全景玻璃天窗列入雙車型標配項目,面積幾乎快涵蓋整片車頂,提供相當出色的寬廣視野感受與採光效果。


I-Pace的標準行李廂容量是656公升,甚至比部份中型休旅都來得大一點,加上掀背式開口使得置物、取物過程更加方便;後座椅背並提供4/2/4分離傾倒功能,全數傾倒可轉變為1453公升最大容量使用,行李廂兩側也設有12V插座、鬆緊帶及掛勾等不同機能設施,另外車頭位置還有一個27公升的小型置物空間。

接著分享這部我在今年初入手的1995 XJ Sport,有別於上回跟好友借來的Sovereign車型,當年XJ曾有推出這款外型較為運動化的XJ Sport,運動化名稱主要來自於車身同色網狀水箱護罩、黑色窗框、B柱3.2 Sport字樣及車尾XJ Sport銘牌,其實就是性能版XJR Look的概念,也像是現在Jaguar R-Dynamic套件的感覺。
相較於Sovereign滿滿的鍍鉻飾條妝點,XJ Sport外觀樣貌由於同色與黑色配件加持,視覺效果是更加霸氣!然而讓我當時忍不住下手的關鍵,是因為這部XJ Sport外觀是經典的British Racing Green英國賽車綠塗裝,跟一般XJ較為常見的墨綠色其實不太一樣,只是要在豔陽底下才能看出差異,光線昏暗時看起來就是深綠色而已,重點是內裝為淺米/黑雙色搭配,Sport外觀、英國賽車綠車色加上米/黑雙色內裝,完全就是我心目中XJ的完美配置,所以即使知道持有時間不會太長(小孩出生遲早要換休旅車的),還是很任性的買下來了。
這張是用Nikon FM2+NEVO Film 400底片拍的,去麗寶參加活動時留下。

這次想再次提到XJ其實還有一件事想分享,如果有在關注Jaguar車款的網友,不曉得有沒有發現Jaguar Taiwan已悄悄的將XE、XF兩款房車車型,在今年中旬從國內官網下架並停止引進,只留下I-Pace電動車、E-Pace/F-Pace燃油休旅車及跑車F-Type等四種車型。這項變動對於Jaguar傳統車迷如我來說是感慨萬千,畢竟相對於早期數量稀少的XJS或XK雙門跑車,奠定我腦海對於Jaguar深刻印象的就是XJ這類四門房車,包含車頭這隻豹、四圓頭燈或修長的雪茄型車身,對於Jaguar首先聯想到的就是房車與跑車。
雖然這幾年來各家車廠銷售主力早已轉往休旅車型,中型或中大型房車早已式微,只是想到Jaguar現在國內只剩下休旅車可選還是有點感傷,好險還有F-Type存在!

拍攝時碰巧一部BMW E38 7系列停在同個停車場,而且一樣是綠色的,於是偷偷靠過去跟它來張合照。個人真的很喜歡8、90年代的車款外型,各家車廠甚至國家都保有自己鮮明特色,從氣質散發、線條設計都能輕易辨別出不同品牌風格。

不論是現在還是過往,英國車對於車室質感氛圍營造與拿捏都很有一套,早期鋪陳方式也很簡單,就是使用大量真皮包覆與大面積實木飾板裝飾,以最紮實的用料材質讓進入車室的乘客直接感受到濃濃的豪華氣息。有趣的是,這年代老車還可以用車室氣味來分辨出是什麼廠牌,像是BMW、賓士跟Jaguar的車內味道都不一樣,而且可以很清楚聞出這是賓士或是Jaguar才有的味道,實際接觸過的網友應該就懂這個說法。不過內裝組裝品質就沒有我之前擁有或接觸過的德系老車來得好,排檔座、儀錶台、中央空調出風口面板都有鬆動狀況,都必須再重新黏好才行。
第一次坐進XJ駕駛艙其實很不習慣,因為它車高居然只有1.3米,讓進出車室過程挺辛苦的,而且方向盤盤徑頗大加上調整範圍不多,以我181公分坐進,握著方向盤的手在迴轉時都會碰到大腿,前方視野還不錯,但後方因為車尾線條下垂且長度較長,倒車時很難掌握車尾剩餘距離,還好有倒車雷達可以輔助。

方向盤上的豹頭挺可愛的,斑剝漆面也可看出二十多年的歷史痕跡。

J-Gate排檔方式屬於以前Jaguar車款的一項招牌設計,雖然我還不清楚為何要設置兩個D檔?行駛間切換並無感到任何差異,難道只是為了視覺平衡就這麼任性設計的嗎!

不只雙前座配備電動調整,駕駛座甚至還有三組記憶功能,在當年應該是很高檔的配備了。

包含車門開關把手、開關按鈕或上方這個把手,幾乎可以見到的亮面材質都不是鍍鉻而已,而是貨真價實的金屬材質,用料品質確實沒話說。


因為是前期X300車型,所以方向盤兩側具有按鍵面板設計,包含前、後霧燈及尾廂蓋開關,右側還有定速系統按鍵。

即使是短軸車型,車長也來到超過五米的5020mm,軸距為2870mm,但是扣除修長的車頭、車尾,車內空間真的剩餘不多,加上僅1.3米左右的車高設定,就算後座座椅坐起來很舒服,縱向或頭部空間感受甚至比我之前的W124還小一些。

介紹完靜態部份,接著進入動態試駕體驗,這次搭配影片拍攝所以我們選擇從台北行駛到台中清水服務區來回,順道在清水服務區體驗快充服務。I-PACE配置90kWh鋰電池組,具有50公分涉水深度能力與最高470公里續航里程(WLTP)。
充電孔設置在駕駛座側的前葉子板上方,同時提供J1772(AC交流電)與CCS1(DC直流電)兩種充電插座規格。如以沒電充到80%電量來說,使用7kW的AC交流電約需10小時,充飽為12.9小時;若換上50kW的DC直流電快充則縮減至85分鐘左右,DC 100kW再縮短至40分鐘或可在15分鐘左右充至127公里續航里程。I-Pace的最大動力是400ps/71.0kgm,四輪驅動方式使其0~100km/h加速僅需4.8秒,極速則是200km/h(電子限速)。

在我們從內湖彩虹河濱公園出發時的電量是99%,系統顯示還有384公里續航里程。

抵達清水服務區後還有59%,中間還有前往湖口服務區稍作休息,以228公里剩餘行駛里程來說,即使不充電直接回台北也是夠用。

因為還沒吃午餐的關係,我們決定在清水服務區享用午餐再回台北,吃飯時間也利用現場中興iCharging的CCS1快充進行充電。


目前Jaguar主要是與TAIL特爾電力或中興電工iCharging兩大第三方充電廠商進行配合,基本上全台主要縣市或部份景點、飯店都有提供充電服務,所以環島並不是問題。問題是日後若電動車數量大幅增長,充電樁數量能不能跟上才是重點,充得快也得充得到才行。另外現在凡是入主I-Pace即可獲得價值三萬元的充電點數,另可享加贈家用壁掛式充電樁,家裡如能安裝充電樁還是最方便的一種使用方式。


吃完午餐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出來發現電量已經充至100%,又獲得402公里的行駛里程,當然這是在具有快充服務且沒有人排隊的前提下,所以廣設充電樁及快充服務仍是拓展電動車使用環境的重要課題。


不同年代、不同動力形式的兩部Jaguar車款,在駕駛感受上已無直接連結,靠電力驅動的I-Pace加速反應又快又靈敏,加上隔音效果不錯,習慣電動車寧靜的代步氛圍與隨傳隨到的動力,確實很難讓人再回到傳統燃油車款,尤其I-Pace高階車型標配電子氣壓懸吊系統,能提供更出色的行路質感表現,單就代步而非性能取向車款的話,我也會毫不猶豫的投向電動車懷抱(也是因為家裡社區車位可以裝充電樁)。
駕駛XJ Sport就屬於一種情懷展現,比較令我訝異的是,在XJ Sport駕駛座上操控方向盤時,靈活身手讓我完全感受不到這是一輛超過五米的大車,而且路感回饋十分細緻,懸吊行程看似不長,但也同樣可以充分吸收路面的起伏震動,原來當年Jaguar對於路感營造已有此等火候,真的得親身經歷才能徹底暸解。
動力的話自然無法有所要求,畢竟是年代久遠的3.2升直六自然進氣引擎,起步力道略為沈重,深踩油門或再加速過程都沒有明顯力道推進,只會感覺到動力不疾不徐的慢慢湧現。不過開這部車會令人不由自主地將步調放慢,彷彿這一切設定都是為了優雅行駛氛圍而生。


進入23年式的I-Pace,經由售價與配備調整,C/P值又再向上攀升許多,整體呈現內容也絲毫不亞於這兩年才推出的電動休旅,目前Jaguar也針對I-Pace推出鋰電池8年或16萬公里原廠保固及6年原廠保養專案,確實是個入手英系電動休旅的好時機!至於這部XJ Sport,在小孩出生也必須向休旅車妥協的狀態下,已經轉手給好友繼續照顧了~但偶爾見到還是會很懷念短暫擁有它的一切美好!
▋回文抽獎活動
活動規則:看完本篇文章後,回覆文章留下你對本篇文章的觀點及建議,就符合抽獎資格喔!但複製貼上別人的回覆內容,會直接喪失抽獎資格,請務必發表自己的看法。獎品是汽車品牌原廠精品,共有2個名額。
抽獎回文活動截止時間至2022年12月30日12:00止,之後會抽出得獎人並在本篇文章內文更新得獎名單,請把握時機參加!

◆獲獎名單暨抽獎影片公佈:
◆獲獎名單(站內ID):
得獎順序 | 會員名稱 |
汽車品牌原廠精品 | 虎呀 |
汽車品牌原廠精品 | mike liu1927 |
◆抽獎實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