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年關將至,過年拜拜的問題,總是在"毒姑賤婆"社團,或是"靠北婆婆"社團,還是甚麼我沒聽聞過,但是在抱怨靠北婆婆小姑等等的團體社團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提起
別說過年拜拜,就連初一十五,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還有甚麼一大堆佛誕忌日鬼日子,總是要拜......
至於拜甚麼?天殺的鬼知道
那麼喜歡拜,怎不自己拜?心誠怎不自己準備而是要抝媳婦使喚媳婦?
我沒當過媳婦,但我服過兵役,這其實就像老兵欺負新兵一樣,說穿了就是個老兵心態:
我吃過的苦,非得讓你也嚐嚐~恁祖媽當年的委屈,怎能看妳現在輕鬆愉快恩恩愛愛
這其實可以發表在"閒聊與趣味"版討論,這是嘴砲議題
這其實可以發表在"兩性與感情"版討論,這是兩性議題
但是依照站務人員的邏輯,最終會被歸類在"料理與食譜"
畢竟人在屋簷下,但這不是低頭,而是相互了解所以不造成相互的困擾
言歸正傳
說到拜拜,咱中國人離不開三牲,所謂三牲,指的就是豬,雞,魚
雞與魚怎麼再利用,下次再聊
豬通常就是一塊燙熟的五花肉,拜完放在雪櫃(冰箱),看著是狗不理,鬼見愁
有智慧的客家鄉親再加工成為下酒好物"客家小炒",同樣有見地的四川同胞則是創出了聞名於世的"回鍋肉"
回鍋肉,川西地區稱之為熬鍋肉,是中國川菜中一種烹調豬肉的傳統菜式。
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的意思,第一次要用水鍋把豬肉給煮熟,第二次再和蔬菜一起炒才算完成。
四川人傳統上於每個月初一和十五打牙祭時,會以煮熟的刀頭(就是豬肉)作為祭品......布拉布拉布拉
那麼回鍋肉怎麼做?
首先五花肉冷水下鍋,水滾後撈起浮沫,然後起鍋將五花肉沖洗乾淨

再起一水鍋,可加入薑,蔥根,花椒米酒等去腥,將肉煮15分鐘


同此時,備妥輔料(豆干,蒜苗,薑片,椒,蒜,紅蘿蔔配色,豆豉,豆瓣醬,甜麵醬也先備好)


起油鍋,爆香薑片與蒜末

然後放入燙熟切片的五花肉煸香


煸出香味,煸出豬油後,加入片好的豆乾煸香


加入豆豉,炒出香味


加入豆瓣醬與甜麵醬

炒至均勻上色

加入紅蘿蔔與辣椒炒香

加入高麗菜,炒至斷生上色


加入蒜青,同時調味
加點米酒嗆香,加點糖提味,加點醬油與胡椒粉,蒜苗炒至斷生即可起鍋

盛盤



《論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朱註》: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
"毒姑賤婆"們祭祀若流於形式,那麼拜甚麼~~~鬼知道
所以我們民間流傳了那麼多膾炙人口的鬼故事
不是鬼多......
是是非多,是非多了故事就多,事故就多
每日不間斷的製作愛心晚餐,有人會問我:會對料理失去熱誠嗎?
我笑了笑
生活不就是這樣:歡喜時,我們在食物中找尋幸福;悲傷時,我們在食物中找尋慰藉
到頭來,人間有味是清歡
而我扮演著給人幸福,提供慰藉的角色
施比受更有福,這樣的滿足感我怎會失去熱情?
用熱誠去料理,每道菜都是人生的菜
用熱誠去料理,每個人都是黑白廚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