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龍魚更相傳是慈禧太后最愛吃的御膳料理,肉質細膩,油脂含量低,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吃來健康清爽不膩口,還能養顏美容,可說是幫助回春的美容聖品,也因此成為古代帝后的心頭好。

圖:騰龍山莊
古時的鱘龍魚多半是以湯品或清蒸全魚的形式呈現。湯品會加入當歸、人參等溫和滋補的中藥材,用酒去腥提香,燉煮後濾出雜質,再入甕蒸煮至藥香四溢,享用鮮甜的湯頭;清蒸則可以吃到魚肉本身的鮮甜,入口即化。
珍貴食材「鱘龍魚」,富含滿滿膠質外,更是一款從魚鱗到魚骨,均有食用價值的魚類,整條魚的骨頭含頭骨、龍骨、魚刺,其實都是軟骨,經過長時間燉煮後軟骨就軟化,變成鮮美濃稠的「膠質」。
人工淡水養殖、體重在5公斤以下的鱘龍魚,肉質優於名貴的鮭魚;其生魚片口感鮮、嫩、脆、滑、爽,優於龍蝦;其軟骨(鱘龍魚通體軟骨) 、皮、鰭、肝、腸等至少可烹製成30道以上美味菜餚。
鱘龍魚魚子顆粒大且飽滿,色澤烏黑亮麗,富含17種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黑色黃金”。
用鱘龍魚子製成的魚子醬為美食珍品,過去一直是皇家貢品;在西方,品味鱘龍魚魚子醬亦是上流社會的專利,甚至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轉自品味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