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用複合金鍋爆米花(我也不知道是甚麼複合金),那是把中華炒鍋,加熱慢、爆米花要等好久。
最近買了一把平底鐵鍋,想說鐵鍋加熱快、爆米花可以快一點,而且平底鍋受熱均勻。
結果昨天試著爆米花,先開火倒入油,然後放進玉米粒拌炒,等到拌炒均勻就蓋上鍋蓋。
因為怕加熱太快燒焦,所以大概用中小火,結果等了好久,終於聽到爆米花爆開的聲音,可是同時聞到焦味,失敗了。
傷腦筋呀,怕燒焦於是用小火,但是溫度不夠高,就要等很久,等很久雖然爆開了,但同時也燒焦?
還有,我因為鐵鍋加熱快,所以油放得比較少,是不是因為少油,所以起初爆米花爆開時,都有點發育不良,爆一點點裂開而已,直到後面溫度上來,才開始有比較大顆爆開。
但是油放太多,那爆米花就會很油,會造身體負擔;還有,蓋起來爆米花的鍋子,最後就是看到裡面充滿白煙,那是炒菜油發煙吧?發煙的炒菜油不就是致癌嗎?但是為了怕爆米花噴出,不可能不蓋蓋子呀,那一定會發煙、一定會用很多油,爆米花不就是很危險的食物嗎?
我舊的複合金鍋反而不會把爆米花燒焦,但是慢熱要等很久,而且蓋上蓋子久了也會發煙。
紫米飯糰 wrote:
咦,玉米粒不是冷鍋就(恕刪)
冷鍋下我是覺得熱的掌握難度變高,你又不能邊爆邊撿
不如導熱都均衡後,再放玉米粒。
拉一支阿基師的影片給你
小時候外面常常買得到錫箔紙盒的爆米花,直接加熱就爆好了
他能冷的下鍋,因為那個錫箔紙就是導熱最快的,而且均衡,油量也都算好的。
回這次,得到第二次小惡魔新年抽獎@@
tian wrote:
冷鍋下我是覺得熱的掌(恕刪)
我照阿基師的做法,還是焦了。仔細思考,其實東西會焦,就是溫度過高的必然結果,即便墊錫箔紙,溫度達到了就是會焦掉,就算買便利商店的微波加熱爆米花,也會勸告加熱過程要不斷檢視內容物,否則會有燒焦的可能,所以關鍵不是錫箔紙,而是對於火侯的經驗。

我把還可以吃的部分挑出來以後,剩下焦掉的還剩很多,仔細看它們其實幾乎都爆開了,沒甚麼未爆彈,所以我應該不是溫度不夠,而是溫度〝超過〞太多。

但為什麼我會加熱這麼久,甚至焦掉?因為我總覺得以前用一樣的玉米量,爆開以後爆米花會膨脹很多,但是現在用鐵鍋爆相同的玉米量,看起來爆米花卻膨脹很少,害我以為還有很多玉米粒沒爆開,於是就只好持續加熱,最後導致燒焦。從圖中可以看出,已經爆開的爆米花持續加熱,最後就是一面完好、另一面燒焦。

話說我以為很多未爆彈,但其實都爆開了,既然都爆開了為什麼膨脹很少?答案是:因為它們都發育不良!從圖中可以看到,左邊是正常發育,右邊是發育不良,這些發育不良的爆米花,它們達到溫度以後,其實不會跳躍,它們只會站在原地直接裂解,就是裂開翻肚而已,沒有像正常的爆米花跳躍起來。也因為它們只會站在原地,所以幾乎所有發育不良的爆米花,都是燒焦的。它們站太久了,難怪燒焦。

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會發育不良?發育不良其實也不是現在才出現,似乎我開始從雜糧行買玉米粒後,就發現有些爆米花發育不良,但是換鐵鍋後更明顯。這些發育不良的爆米花,恐怕才是害我加熱過度導致燒焦的主因。能怪玉米粒品質不好嗎?還是油放太少?還是火侯不夠大?以前從超市購買的品牌玉米粒似乎比較不會這樣。
feng2009 wrote:
我昨天以量米杯半杯的(恕刪)
如果是用來賺錢我覺得機械化更好。不過爆米花的過程,翻動攪動似乎都是避免燒焦的好辦法。
我自己後來有再試一次,不是用搖晃鍋子,因為我覺得搖晃鍋子會讓鍋子升溫的很慢,我反而是開小縫用鏟子伸進去攪拌,讓爆米花不要停留太久燒焦,順便下面未爆彈可以多停留在鍋底加溫,這缺點是如果縫隙太大,爆米花會噴出來。
而且我學會不要堅持每一顆都爆開,就是聽到聲音差不多了就熄火,事實上也不可能確保每一顆都爆開,但很意外的成功了,不但沒有燒焦,也每一顆都爆開。
還有一點,就是我是先把玉米粒裹油、再倒進去平底鍋、再開瓦斯加熱,所以油裹多一點,爆出來的花會比較大,因為我後來想想,為什麼有的爆米花這麼大、有的這麼小?我後來覺得,爆得比較大是受熱多的關係,除了鍋子要熱,玉米粒本身如果有油的包覆,也可以升溫比較全面,於是爆得比較大。
還有我覺得一次不要放太多玉米粒,太多玉米粒延長加熱時間,也容易造成燒焦,如果要吃很多,就分次爆比較好。
下次我會再嘗試搖鍋的方式來爆看看。

那個張嫂爆米花的價目表居然出現〝無鉛〞,我嚇到了,難道中國爆米花還有〝加鉛〞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