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普通的咖哩是否太簡單,試著挑戰8種蔬菜的南洋風咖哩

普通的咖哩是否太簡單,試著挑戰8種蔬菜的南洋風咖哩
南瓜1/2個、四季豆8~9根、櫛瓜1根、茄子1根、甜椒1個、洋蔥1/2顆、番茄1顆、玉米罐頭1罐



普通的咖哩是否太簡單,試著挑戰8種蔬菜的南洋風咖哩

普通的咖哩是否太簡單,試著挑戰8種蔬菜的南洋風咖哩
[1大匙芫荽+1/2大匙薑黃+1/2大匙辣椒粉]



普通的咖哩是否太簡單,試著挑戰8種蔬菜的南洋風咖哩
看啊,這魔性的黑暗咖哩鍋(大誤)



普通的咖哩是否太簡單,試著挑戰8種蔬菜的南洋風咖哩

普通的咖哩是否太簡單,試著挑戰8種蔬菜的南洋風咖哩

濃厚的咖哩可以品嘗到各種蔬菜的甘甜,餘韻帶點辣味
一日五蔬果是不夠的至少要七種,這道咖哩有八種蔬果,營養又健康
美中不足的是雞肉軟軟的,不像火雞肉般有彈性,口感就差了些

滿分5顆星

創意:3.3

外觀:3

味道:3.4

平均綜合分數:3.23顆星




用香料做8種蔬菜的咖哩實在太辛苦了,各位用市售咖哩塊就可完成簡易南洋風咖哩


若對香料咖哩有興趣的就請google關鍵字masterofevileye

2019-04-04 22:29 發佈
Flyer001 wrote:
南瓜1/2個、四季...(恕刪)


常常清冰箱時都會做咖哩的我,分享做咖哩經驗,我永遠只有常備薑黃粉來做咖哩,清冰箱時有適當的咖哩食材就做咖哩醬分裝冷凍,其他咖哩用的基底調味料家中通常都會有,不擔心。
個人通常這樣使用咖哩醬:直接加高湯做咖哩湯、加熱後放肉做咖哩麵飯

做咖哩料理,基本第一件要分界的2個觀念:
1)咖哩是咖哩醬汁、食材是食材,別大鍋一次炒全部食材,吃多了便利商店咖哩飯的會搞不清楚這個。
你講到的雞肉問題就是把雞肉當成咖哩料來做咖哩,這是錯的。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咖哩醬做好了,再把雞肉塊放進來;或者你把主料雞肉處理好了,把咖哩醬倒進來,看你主料是要預先燙過、蒸半熟的雞肉還是生雞肉,我的話是看我的咖哩濃稠度決定,太稀的時候;另外是你先燙熟或先煮熟的雞塊,那湯汁還可以取代水做你咖哩的湯底
2)咖哩底料和咖哩餐配料,要分清楚食材該有的味道,一些不是咖哩料的蔬果不可當成咖哩醬混雜,會失去他本身該有的獨特風味。
四季豆、櫛瓜,這兩個不適合做咖哩醬主要材料,他更適合扮演解膩角色(盤子上沒被咖哩味吞末的蔬食),所有、任何的青色蔬菜都適合在咖哩料理中做解膩的副菜;雞肉也不是,雞肉是主料,你先丟大鍋炒就錯了,其他東西都可以是『咖哩底料』。
是我的話,會把四季豆燙熟放旁邊,等到咖哩完成才丟進去,或者盛盤才放旁邊。
櫛瓜就看要吃熟的還是生的,但我不會在煮咖哩醬時丟進去讓他影響咖哩味道。
您描述的雞肉的狀況,很可能就是先大鍋炒的關係。

從您的圖二看得出來,把所有料都放進去炒成好像在做市售的咖哩料理包含肉帶料可以加熱即時的那樣,自己做的時候是不正確的過程,也就是說您第一步就做錯了,錯在咖哩尚未成醬就大鍋炒所有材料,這樣做出來的過程跟市售的咖哩包工廠處理過程差不多,食材全部高溫處理好分裝。


那,用什麼做咖哩底料?
薑黃粉最基礎必要存在
我是喜歡另外加香茅粉(如果還有),即溶咖啡也可以、可可粉也可以,黑白胡椒粉、紅椒粉、各種辛香料粉等等,其他什麼茴香、月桂這種偏中藥類的其實有或沒有都不會影響太大。
任何澱粉底的天然食材
例如地瓜、馬鈴薯、南瓜、香蕉甚至稀飯...這些通通都可以,就會有濃稠。
蔬果類
任何耐煮或者被當成爆香用的,都可以是咖哩底料,如薑、醬油類、任何種類蔥、蒜、任何名稱有椒字的植物,額外需要提的是你用到的蕃茄,這種蔬果因為耐煮,越煮又越有味道越健康也很適合,但我做的話是一定會跟澱粉質的料打成泥,茄子或絲瓜也很適合因為不會搶味道(但我會攪拌成泥),其他類似的東西就是耐煮的紅蘿蔔!也就是一些有紅蘿蔔素的蔬果類通常都適合。
(PS:蕃茄其實算是蔬菜,不是水果)
奶類
這部分算選項,看人喜好。豆漿豆奶(個人愛這)、鮮奶鮮奶油奶粉,椰奶,這些全都很適合,可以要也可以不要,看自己喜好,我個人是必加,因為冰箱通常都有豆漿或者鮮奶要趕著喝完。
但若是做來分裝的咖哩醬,建議不要在做時放奶類,冰箱拿出來要吃加熱時放、或熱完以後放(不煮)。

大概就是這樣,清冰箱時做一鍋咖哩醬,分裝後放冷凍庫,常態放幾份在冷藏室退溫,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熱一下,加些肉,加上白飯上就是咖哩飯,如果想喝咖哩湯,直接加水或者高湯煮滾就是咖哩湯了。我是每次馬鈴薯、香蕉、蕃茄、奶類這種不好放久的東西用不完就會把剩下的加上冰箱要清的底料食材,都弄成一小鍋咖哩。

以上是因為做資訊業工作的關係常常做解決方案架構分析,導致我自己開伙學料理後看完一些作法都會自然的分析食譜架構,這是我在咖哩這邊的心得,所以別再花錢買咖哩粉、咖哩塊(固形物)了,清冰箱順便還變出兩週份量的新鮮健康美味咖哩醬,成本從一罐健康的薑黃粉開始。


tian wrote:
什麼是咖哩底料?
薑黃粉最基礎必要存在,我是喜歡另外加香茅粉(如果還有),即溶咖啡也可以、可可粉也可以,其他什麼茴香這種其實有或沒有都不會影響太大。
任何澱粉底的天然食材,例如地瓜、馬鈴薯、南瓜、香蕉甚至稀飯...這些通通都可以,就會有濃稠。
蔬果類,任何耐煮而且被當成爆香用的東西,都可以是咖哩底料,如蒜頭、薑、醬油類、任何的椒類,額外需要提的是你用到的蕃茄,這種蔬果因為耐煮,越煮又越有味道越健康也很適合,但我做的話是一定會跟澱粉質的料打成泥,茄子或絲瓜也很適合因為不會搶味道(但我會攪拌成泥),其他類似的東西就是耐煮的紅蘿蔔!也就是一些有紅蘿蔔素的蔬果類。(PS:蕃茄其實算是蔬菜,不是水果)
奶類,豆漿豆奶、鮮奶鮮奶油奶粉,椰奶,這些全都很適合,可以要也可以不要,看自己喜好。

大概就是這樣,清冰箱時做一鍋咖哩醬,分裝後放冷凍庫,常態放一份在冷藏室退溫,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熱一下,燙些肉,澆在白飯上就是咖哩飯,如果想喝咖哩湯,直接加水或者高湯煮滾就是咖哩湯了。

我是每次馬鈴薯、香蕉、蕃茄、奶類這種不好放久的東西用不完就會把剩下的加上冰箱要清的底料食材,都弄成一小鍋咖哩。
第一次聽到這種做法耶

"清冰箱把澱粉食材打成一罐罐咖哩"

可以再講一下用薑黃粉+澱粉類食材的做法過程嗎?
因為煮咖哩就是放咖哩塊而已..

香蕉也可以做成咖哩醬?!!

桃子0324 wrote:
香蕉也可以做成咖哩醬?!!...(恕刪)


日本節目有介紹過,香蕉、芒果、鳳梨都可以熬成醬加在咖哩裡增添風味
印度咖哩正宗做法是把洋蔥炒黃後熬成泥,但目前派系很多也不必拘於這種做法

我喜歡的是南洋系,加很多熱性香料、南薑等等,吃了身體會很舒服

現在外籍人士愈還愈多,所以香茅可以在傳統市場買到,或著也可以在建國花市買回家自己養

只是台灣氣候不如東南亞熱,香茅總是小一號


桃子0324 wrote:
第一次聽到這種做法...(恕刪)


我不是如您所說『清冰箱把澱粉食材打成一罐罐咖哩』
我說的是任何澱粉質食材都可以是做咖哩必備的一個底料,你沒聽錯,全部都100%可以,玉米、燕麥都是好來源,晚餐沒吃完的白米飯也可以,打泥。
所以我的咖哩沒有放任何麵粉、太白、樹薯啥的這類粉。

在咖哩底料我提到的那四項東西,以及描述的內容,只要符合這四項內容(奶類看你愛不愛),你做的咖哩醬就成基本型了,也就是咖哩醬底料,看你要走什麼風味就加什麼其他調味料,例如如果我冰箱的味增也要清,我就弄一點做味增咖哩,剛好這樣也不必放鹽巴了。如果要再補得好一點,我是一定用任何高湯做咖哩、甚至一鍋已經沒有牛肉的蕃茄牛肉燉湯都可以做成牛肉咖哩,或任何沒喝完的濃湯、蘿蔔湯都好,寧願用豆漿或牛奶都不會純用開水。

對,清冰箱的時候我常常做咖哩分裝,說穿了這就是大家講的咖哩塊。
你注意看看咖哩塊用到的材料,但是要除去特殊風味的那些調味料,例如某國的特殊口味咖哩所放的特殊香料,然後剩下的就是咖哩醬基本料了,你也可以看看市售咖哩粉的原料會更清楚些,但是其中中藥類的東西真的見人見智,因為咖哩本身味道就重,只要先把少量洋蔥炒到爛和澱粉質打成泥再開始加入爆香材料,這樣爆完香後,薑黃粉進去就出咖哩味道了,我是都至少會放即溶咖啡粉,但是放心不會感覺有不好的咖哩味道。
*印度人的咖哩一定會有中藥材,那是因為咖哩幾乎是他們主食之一,他們也要食補;我們吃咖哩比較偏向吃味道,所以我個人認為中藥類的材料就看自己愛不愛那些味道,反正薑黃進去後幾乎都會壓住大部分中藥味。

澱粉質是稠狀的來源,你聽過的勾芡時用的粉都是澱粉質,咖哩一定要濃稠,用的就是任何澱粉質的食物,當然你也是可以用粉勾芡,只是我都是清冰箱在做的,所以一定是天然勾芡,我個人是很推香蕉啦,又便宜又健康,而且也不會搶味道,是做咖哩僅次於馬鈴薯泥的澱粉來源,也不必像馬鈴薯還要先蒸熟去皮攪泥,香蕉超級好處理,湯匙壓一壓就好了,每放一根就加高湯調整稠度。樓主沒有用到馬鈴薯、蕃茄也不壓泥,就好在他有用南瓜,要不然他這咖哩一定要加粉才能成型,而且還會是黃咖哩。

香蕉就是澱粉來源之一,而且他的營養在水果類是可以跟蘋果拼的,所以美國人為了健康普遍流行吃香蕉,香蕉是我所知唯一可以當每日主食的食物,天天只吃香蕉的那種。我如果燉高湯,如果手邊剛好有香蕉可以吃,我可能還把營養的香蕉皮丟進去一起燉。


再強調一次,澱粉質的天然食材都可以做咖哩醬,就算是山藥也可以,我的山藥如果太大根一次用不完,都是直接把剩的磨泥放製冰盒做成山藥冰塊,成冰的時候一塊塊裝到塑膠袋比較不佔冰庫空間,需要的時候拿幾塊出來用。

最後再強調一個,薑黃粉是好物,有些走健康飲食的學者都會常常把薑黃膠囊當維他命吃,不過還是得先看看薑黃粉對一些特殊病是否不利。
平常煮飯放一小小匙,飯煮出來就是淡黃色的南洋風味飯,有些人可能會不喜歡這種味道,我是覺得不影響,我泡咖啡也會放小小小的一點量,喝不出來的那種小量,放多了會有生薑咖啡的感覺,喝薑母茶可以,但我不愛咖啡中有生薑的味道。
Flyer001 wrote:
南瓜1/2個、四季...(恕刪)

tian wrote:
常常清冰箱時都會做咖...(恕刪)


不用那麼麻煩!

買馬來西亞品牌"babas"咖哩粉就好,出國當地買銅板價比咖哩塊便宜太多。

南洋、印度味道地,不用蔥薑蒜、不用勾芡、去皮、洋蔥馬鈴薯紅蘿蔔直接切塊煮! 沒高湯加水即可,清冰箱食材也可、普羅大眾料理沒那麼難、當地人每天手抓著吃、簡單又方便.
sheng62 wrote:
不用那麼麻煩!買馬...(恕刪)


麻煩的地方是『看完』我的文字描述講的咖哩飯做法為什麼要分兩部分看,而不是真實在做的時候有那麼麻煩。
從您建議買咖哩粉來看,你的咖哩依然有可能犯了樓主的錯誤,就是因為你以為我講的是『麻煩的處理過程』,而沒注意到那是咖哩料理應該的作法和原因。
為啥?因為我要講的和要解釋的東西,僅僅只是做咖哩飯要分兩個重點做,而不是咖哩醬怎樣最方便取得。
咖哩料和主料要分開處理,你說麻煩然後用咖哩粉取代,雖然你是先有咖哩醬了,但你就是看不懂意思,你用咖哩粉再來個跟樓主一樣的一開始就大鍋炒所有料,你一樣會吃到不怎樣的咖哩料理。

所以此外,你一定不知道兩件事,所以你會把那個稱做麻煩。
1)家裡只要有開伙,想吃健康要清冰箱永遠很重要,清冰箱是個保持吃健康的概念。
2)薑黃粉可以利用的地方可多了,不但本身就是良藥,而且還是好食材。


如果你覺得來料理與食譜的時候不必求好只求快,那我教你更不必那麼麻煩的方法,以後只看使用的材料就好了,做什麼都一樣,一次進鍋子炒一炒燉一燉,連影片或12345過程步驟都不必看了,因為實在是太麻煩。
如果有人分享做豆腐的方法,那也超麻煩,不必那麼麻煩去便利商店買一盒10分鐘就回來了;
如果有人把快過期的蛋拿來搭上晚餐吃剩的某種湯做特殊風味茶葉蛋,不必那麼麻煩去便利商店買一個才10元就解決了。
如果有人分享拿用不到的少量麵粉便宜做出好吃土司的作法,不必那麼麻煩去便利商店買個5倍貴又不是現做的土司回來就解決了。

這年頭清啥冰箱阿,不必那麼麻煩全部丟掉就好了,做什麼咖哩燉什麼高湯實在太麻煩囉。
您的不必那麼麻煩概念,也是真的可以解決很多事情,別誤會噢,我這是讚賞您。


tian wrote:
常常清冰箱時都會做...(恕刪)


你這麼認真回,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這道咖哩的原型有2

1.漫畫版

料理漫畫通常會請廚師兼修,不過為了讓讀者輕鬆上手,所以會以較簡單的方式烹調

漫畫中是先將8種蔬菜煮熟再融入咖哩塊


2.家庭實用版

油鍋先放芥末籽、小茴香,蒜頭、薑炒香,不加水用番茄泥煮成咖哩


我將1和2改良而成,這道咖哩是有改進空間,不過每個廚師的咖哩配方都不同,所以我不太在意料理是否夠專業

因為我的興趣是將稀奇古怪的黑暗料理做得好吃一點



齋藤5席
tian wrote:
我不是如您所說『清冰...(恕刪)我不是如您所說『清冰箱把澱粉食材打成一罐罐咖哩』


我省略了

「清冰箱把澱粉類食材打成泥,當做燉咖哩的基底料..」

之前燉咖哩時會加番茄,很好吃的
沒想到這麼多食材都可以當基底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