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鍋是不是都有坑洞?

花了將近千元買的鐵鍋,用了兩個月,出現三個大小不一的坑洞。有按照廠商提供的方式來使用並保養鍋子,如果這樣的鐵鍋還是有洞的話,我也認了。

鐵鍋是不是都有坑洞?
2016-12-14 12:4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鐵鍋 坑洞
請問這是哪一種鐵鍋?
是光線的問題嗎?否則開鍋後的鐵鍋,不該是這種色澤.
我猜測應該是如下面網址的情況相同:
鐵鍋有小坑洞#209樓
,你的問題答案應是STEC大所說的:
2.這種小孔對於鋼板來說是一種缺陷,算是瑕疵貨,照理說鋼板要光滑無暇,

其實應該很容易猜想答案的,就是鋼板的材質中,有些雜質.降低了鋼材的韌性及延展性,
算是瑕疵.不過主體是鐵,而且"坑洞"也很小,繼續使用無礙,只是看了不爽而已.
首先謝謝您的回覆。

我買的是【GUSTO】32cm黑鐵商用平底鍋。

關於開鍋的色澤,可能是拍照時光線的問題,怕拍的不清楚。

最大的圓洞(圖中左下角),目測至少有1mm的寬度與深度,如果拿竹筷去戳那個洞,已經到了會卡卡的程度了。

使用到目前沒有沾鍋的問題,而且是天天使用,使用完會先擦乾再放瓦斯爐上烘乾避免生鏽,而且使用竹製鍋鏟。

這兩天發現這問題後,搜尋網路上發現過去幾年也有一些零星的網友也有這樣的問題(不論廠牌),所以我也是推測是板材的瑕疵。而非撞擊或生鏽造成。

由於我是在momo購買,理當尋求momo解決,但同時我也希望直接找GUSTO,希望有更專業的解答。不料GUSTO卻說自己也是通路商,有問題也是要問工廠,有種一推二五六的感覺。我也有傳照片給他們看,如果對照片有疑慮,應該儘快請我將產品寄回,但他們卻沒有這麼做。高貴的價格換來這種服務,我個人無法接受。想要購買他們家產品的網友,請先自行評估看看。

如果就板材而論的話,會不會碳鋼鍋就比較無雜質呢?而且他們用的板材是食器用類的嗎?

如果不論材質,只要是鐵鍋都有機會買到瑕疵貨,我還是以後到環河南路挑把便宜的來用比較實在。

hardog wrote:
首先謝謝您的回覆。...(恕刪)


一般人講的鐵就是指碳鋼,所以你的鍋就是碳鋼鍋。
生活上不太會遇到純鐵,主因是太軟又貴,幾乎沒有實用價值,所以最後久了碳鋼就被講成鐵了。
有小洞應該是鋼板瑕疵,只是該廠商的處理方式實在不是一個品牌商該有的做法就是了,以鐵鍋的製造成本跟該品牌的價值,換鍋應該是比較好的處置。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坦白說這一年來,光平底鍋或炒鍋,我就買了六把,其中一把不銹鋼,一把陶瓷的,兩把不沾鍋,及兩把鐵鍋(阿嬤牌平底鍋及五金行買的炒鍋).

講到鐵鍋製品:平底鍋或炒鍋,(此次先不談鑄鐵.)從DeBuyer,賣的鐵鍋來看,
主要有兩種,一種稱為輕礦藍鐵系列,觀其色澤,和本土品牌阿嬤牌、火槍牌鐵鍋及五金行買的鐵鍋(以大火炙燒開完鍋之後)呈現的色澤十分相似.
DeBuyer,賣的另一種稱是原礦蜂蠟系列,外表顏色較白,有如不銹鋼,看其開鍋方式,好像即便是用烈火炙燒後,表面色澤也不會呈現像第一種鐵鍋這種藍化層.另一國內廠牌GUSTO的碳鋼鍋也是.

所以我猜測即便同樣是鐵鍋(非指鑄鐵鍋),所用的鐵或鋼其實材質也是有所不同的.

我們知道鑄鐵鍋所用的鐵,含碳量很高(雜質也多),質性硬而脆,不具延展性,所以要製成鍋,只能用灌漿塑型.厚度不能太薄,摔了也會破!

而純鐵含碳量很低很低,雖延展性高,但質地太軟,也不太常被製成鍋具.
  
所以一般講到的鐵鍋製品:平底鍋或炒鍋(此次先不談鑄鐵鍋),並非用熟鐵(純鐵),也非鑄鐵(生鐵),而是用鋼材.只是並非全都一樣的鋼.至少有低碳鋼及高碳鋼.(猜測有些大廠還能有自己的配方)

低碳鋼質地較接近熟鐵,延展性高,質地較軟,但不會破,毛孔小表面光滑,硬度雖不如高碳鋼,但製成鍋具,夠用了.加工容易,製作成本不高,製成的鍋具也很好用,說不定比高碳鋼更好用.
上述DeBuyer的輕礦藍鐵系列,本土品牌阿嬤牌、火槍牌鐵鍋及五金行買的鐵鍋就應該就是屬於這種.
在此順便回答樓主的問題:此種鍋就不太會有坑洞.

高碳鋼顧名思義炭含量較低碳鋼高,其中雜質含量也較多,質地較硬,延展性沒有低碳鋼好,個人猜測GUSTO的碳鋼鍋應該就是屬於這種.

所以其實要便宜又好用,買本土品牌阿嬤牌、火槍牌鐵鍋或五金行賣的鐵鍋(最容易找到的就是炒鍋)就很好用了.
(阿嬤牌、火槍牌鐵鍋,這兩種都會幫你開鍋,五金行買的鐵鍋,要自己開鍋,注意不要買到塘瓷塗層的)
首先謝謝4、5樓大大的回覆!

昨天我收到來自GUSTO陳先生的來電,說明如下:
鐵鍋的鋼板用量,一次訂購量是25噸,對中鋼來說,根本是微不足道。國內業者大部分是向其下游廠商採購。鋼板也不會有食器類專用的板材。而鋼板在製作過程中,難免會有雜質。業者收到鋼板後,或是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瑕疵,也只能自行吸收。

以我的例子,屬於使用後,才能發現瑕疵的狀況。由於鐵鍋在使用後,溫度變化熱脹冷縮,鐵鍋裡的碳,最後會跑出來。一般來說,1000隻鍋子約有2、3隻的不良屬於此種,屬於瑕疵品,但不影響功能。


如果你用google搜尋“某品牌”+“鍋”+“洞”,你會發現好幾家賣鐵鍋的業者(x媽、x頂、x槍),都碰過客人反應過坑洞的問題,不是避不回應、就是問東答西、或是乾脆歸咎是客人錯誤的使用保養方式。反觀GUSTO,一開始便很有誠意向我解釋此鍋的問題與原因,我也針對一些不瞭解的地方向他請教,他也都耐心說明。最後,他希望再寄一把全新品給我用用看,我當然欣然接受。

相較之下,GUSTO的處置,不愧為是個有做外銷的公司。

hardog wrote:
首先謝謝4、5樓大...(恕刪)


1000隻裏面有2、3 支有問題還不換新,這樣經營品牌還滿神的。
以鐵鍋製造成本佔整個成本架構來看,我認為換新才是最好的做法。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hardog wrote:
最後,他希望再寄一把全新品給我用用看,我當然欣然接受。
相較之下,GUSTO的處置,不愧為是個有做外銷的公司。

的確是,一般本土品牌的廠商(不僅指鍋具),很少肯給顧客換個新品以替換瑕疵貨.

話說今天去逛COSTCO有見到DeBuyer 28CM 厚約3MM的鐵平鍋,賣1400元左右,很想買來玩玩.
不過想想家裡已有九把以上的煎鍋或炒鍋,佔了不少空間,有些平常都得收起來,暫時忍一下好了!
(老婆說要買可以,不過要丟一把,才能再買進一把,可是我愛物惜物任何一把我都捨不得丟)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