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ous Vide低溫烹調機 DIY組合 v.s Anova Precision Cooker

這兩年 接觸了Sous Vide低溫烹調
發覺真是像我這樣肉食愛好者又是懶人的神器
到現在 嘗試過 牛肉 豬肉 雞胸肉 雞蛋
每一兩個禮拜 就會煮一次

但是 買一台好幾千塊的電湯匙 對一般人而言
難免懷疑是否物有所值 小弟分享一下
DIY自組低溫烹調機跟Anova Precision Cooker 的比較

Sous Vide低溫烹調機 DIY組合 v.s Anova Precision Cooker

一開始 我只是上網買個簡易的溫度控制器 (上圖左邊)
(就是設定通電跟斷電的溫度 最小刻度是1度 註明要防水頭)
然後搭配大同電鍋 煮個幾次 發現溫度控制並不容易
首先 電鍋瓦數大約800瓦 當溫度到的時候
餘溫還會繼續讓溫度上升 並且 水沒有循環
溫度到了之後 還會上升個好幾度(4~6) 水溫跳動也大
如果只是煮個肉類 就馬馬虎虎
如果要嘗試 每差一度 蛋黃就不一樣的口感
就不大可行 雖然我覺得 都還不錯吃


後來 想起我有個之前養魚的沉水馬達
雖然是塑膠的 但是想說東西都封在密封袋
應該還好
使用之後 有了水流 溫度就比較穩定
到了設定溫度之後 就再往上1~2度
通常是1.1左右

煮個幾次之後 發現這東西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買個嫩肩里肌 煮個16~24小時 連筋都可以吃
肉也變得軟嫩 一大塊煮完 再煎一下或用噴槍烤一下 切開來 肉汁也不少
可是這樣一煮 我就覺得不大省電 水也會蒸發
所以 我就翻出了很久沒用的悶燒鍋 再買個電湯匙
Sous Vide低溫烹調機 DIY組合 v.s Anova Precision Cooker
然後用鋁箔跟寶麗龍做了個鍋蓋
這樣下去 果然滿省電的 水也比較不會蒸發
所以 就自己做個木頭鍋蓋
不用的時候 通通可以收到悶燒鍋裡面
Sous Vide低溫烹調機 DIY組合 v.s Anova Precision Cooker
Sous Vide低溫烹調機 DIY組合 v.s Anova Precision Cooker
Sous Vide低溫烹調機 DIY組合 v.s Anova Precision Cooker

偶然得知 有個很會享受的朋友 也有買Anova Precision Cooker
就借回來 比較一下
高檔電湯匙果然厲害 除了下面改變水流的是塑膠之外
其他都是不銹鋼的 用電上 應該有PID控制
水溫上升之後 瓦數就減少了 有時大約只有扇葉水流的馬達在耗電
溫度也控制在0.1度範圍
同時 我也大約比較了一下我溫控器的溫度 發現差別不大

總結一下
溫度範圍
Anova (+- 0.1度) > 電湯匙+沉水馬達 (-1~ +0.2) > 電鍋+沉水馬達 (-1~+1.x) > 電鍋 (-1~+4.x)

方便性
Anova 也是一大根 要收起來放盒子 也要好幾個步驟
我比較喜歡另外一台 (Joule) 小了很多 比較方便收
DIY 的 就要收溫控器的線 還有沉水馬達 更不方便

安全性
Anova > 沉水馬達 (那塑膠的 不曉得還能撐多久 有人知道哪買不銹鋼的嗎?)

價格
當然是DIY便宜多啦 不用一千大洋


如果有錢 我當然想買台商業化產品
不過我目前是想把錢用在Food Saver上
自己DIY的目前還堪用 只是悶燒鍋小了點
做自己家庭一餐要吃的還可以

至於煮出來的成品 因為都在肚子 比較少拍照
請好心人補圖 或請自行google
我只找到一張很久以前剛開始做的
Sous Vide低溫烹調機 DIY組合 v.s Anova Precision Cooker


另外 有兩本書 介紹給大家 滿有趣的
也可以打消對於sous vide食物安全性的疑慮

有興趣的人 其實可以買個簡易溫控器 開始你sous vide的第一步
希望有做sous vide的網友多交流



Sous Vide低溫烹調機 DIY組合 v.s Anova Precision Cooker
Sous Vide低溫烹調機 DIY組合 v.s Anova Precision Cooker




2016-09-13 23:57 發佈

Kawliga wrote:
Anova高檔電湯匙果然厲害 除了下面改變水流的是塑膠之外
其他都是不銹鋼的 用電上 應該有PID控制
水溫上升之後 瓦數就減少了 有時大約只有沉水馬達在耗電...(恕刪)


Anova下面那截可以轉開清潔,就會看到裡面其實不是「沉水馬達」,他的馬達在上半部,不能碰水的,而且全都是不鏽鋼的


Anova還可以用App控制,方便性、完整度很難以DIY方式取代
「應該」不是「因」該;「因為」不是「應」為;「已經」不是「以」經;「以為」不是「已」為
建議再等一下國產的開飯神器再來考慮 , 不過要搭配大同電鍋使用

小弟是等不及了 , 先衝 foodsaver 後就接著衝 Anova 了

話說 ; 還有一款台灣有代理商 ( Sansaire ) , 但是比 Anova 貴 1 ~ 2 張小朋友 , 優點除了最大功率 1000 w ( Anova 最大 800w ) 及售後維修外 , 個人感覺很難拼的過 Anova , 該款雖外型好看但看到塑膠殼又沒 fu 了 , 更不用講沒有與智慧型裝置互動相關功能 , 不過官網有些簡易烹調法可看 , 英文苦手的可以參考參考

一點心得與您分享
Kawliga wrote:
這兩年 接觸了Sous...(恕刪)

Kawliga wrote:
這兩年 接觸了Sous...(恕刪)

第一次知道這種東西 真是開眼界!
感謝更正
我也有拆開看 就是全不銹鋼的扇葉
當沒加熱的時候 瓦數跟我的沉水馬達差不多

我也覺得買商業化產品好多了
但是之前買了很多家電
不常用反而浪費 而且也

DIY的 只要幾百塊
就可以先嘗試sous vide的好處
常用了 就真的可以考慮買商業化產品


謝謝

Kawliga wrote:
這兩年 接觸了Sous...(恕刪)


塑膠袋 長期這樣溫度下來,會不會有問題呀!

不知是否可以用 玻璃杯 來取代! 反正只是保持溫度在 55 度,不管介質為何吧!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有啊 書上也有介紹使用玻璃容器
但是 我覺得玻璃容器是硬的
沒辦法跟所有食材的面結合
熱就不能均勻傳導
而sous vide原意好像是 "在真空下"
塑膠袋比較能把空氣排開 跟熱水接觸

照多方得來的資訊而言
sous vide都在五六十度
密保諾應該是安全的

我覺得比較有趣的 反而是
要注意 食材厚度 溫度 以及要到一定時間
才能照巴氏消菌法達到消菌的結果
tt
請問Anova Precision Cooker何處購入
我現在官網看到標台幣價格且可以選台灣?
今年開始就新增了台灣網站,以及新台幣標價囉。
直接從官網購買即可,從香港寄出。

bbjanie wrote:
今年開始就新增了台灣...(恕刪)


謝謝! 我再去官網瞧瞧
  • 2
內文搜尋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