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1.大家的有機 /農夫的有機 /政府的有機 到底我們有機是發生什麼事
2.農夫想跳過盤商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木瓜牛奶覺得不只是消費者,連採買的廚師也不見得知道這些有機蔬菜 新鮮蔬菜的正確觀念
這邊試問4個問題
1.新鮮的有機蔬菜可不可以直接在農地旁邊不經過清洗直接生吃
2.菜葉與果皮可不可以直接丟到農地施肥,越多越好
3.有機肥料就是比化學肥料好
4.無添加的食物比較安全
一般來說生吃蔬果其實在現代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你無法得知這些肥料使用的糞便或是廚餘有沒有經過完全發酵/細菌殘留等等的問題
比方今天利用某間水果商回收回來爛水果直接進行堆肥,而這接堆肥完全沒有經過發酵獲發酵不完全,而這接有機物還沒有利用殆盡時,其他有害的細菌也可以攝取這些養分,那這些養分就會滋養一塊超級傳染病的土地,甚至讓田地附近的做跟著生病(黴害之類的)
另外施肥的東西其實是一個循環,如果把重金屬丟下去,那重金屬就會在土地裡面經由蔬菜>消費者>糞便去做循環
比方來說:一般正常的情況下海鮮貝類是不會帶有諾羅病毒的!
但是諾羅病毒經由人類糞便/動物糞便>河流>大海>貝類
>汙水處理>少部分到大海
而這些東西就會在整個自然界循環,而你放到哪裡,就會在這整個生物鏈循環
例如:空中的鳥類把大便大在田地上,而田地裏面的腐爛作物與堆肥吸引蠅蟲聚集,這些蟲子又把經過鳥糞汙染的堆肥等有機物的性菌四處傳播,那整個循環起來最有力的傷害就是大名鼎鼎的台南登革熱了!
所以農夫想拉近與消費者距離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跟消費者分享正確的農地管理與種植技術
不然如果只是想透過無農藥 有機蔬菜就想賺大錢的話,那這樣要凸顯農民的弱勢是不是又不合理呢?
例如:植物的培育上難免會有一些作物生長得不是很理想,但是農夫大多數會選擇解釋這是正常現象,但是實際上這些蔬菜在生長時期絕對是有部分礦物質與營養攝取不良才導致的
另外一點就是,如果這些可以成為植物養分的堆肥沒有經過檢測就可以直接使用在作物上,那這樣循環長久,難保這片地位受到控管的物質將會越來越多,
例如:這些有問題的水果或作物其實遭受了重金屬的汙染,但是很神奇地逃過銷毀的命運當作廚餘賣掉,經由堆肥或動物的的糞便繼續在農地上循環的話.............
還有一個是我不是非常認同的
4.無添加的食物比較安全
無添加其實代表的是這件商品本身就不才在需要改良劑/防腐劑的要件
例如:冷凍在零下18度的冷凍食品(無添加防腐劑)
市場攤販自己醃的泡菜
自己家裡罐的香腸
碗麵裡的油炸泡麵
乾燥茶葉或蔬菜
在不需要添加防腐劑的情況下或是不允許添加防腐的的情況下我不認為無添加是應該被放大的
但是有添加其實不會比較危險,在合法的範圍裏面,添加最低限度而達到效果劑量的添加物我認為這樣的為壞遠遠低於食物中毒
例如:你自己醃的香腸,在不添加亞硝酸鹽的情況下放在冷藏保存拿去分送朋友吃,很快地你的朋友可就被你送進棺木裡面躺了,因為肉毒桿菌的毒素導致急性中毒
其實我這邊想跟大家說,有時急於讓大家關注在某個焦點上的時候,我認為發言者自身也要有觀察全局的構想,同時也要讓大家知道這些不公平外,還有哪些是連公平都尚未建立的!
我認為目前農業的現況就是公平有時不公平/不公平的有時很公平/公不公平的其實最可憐
即使沒有噴灑農藥
有機蔬菜還是要洗過
因為上面可能有灰塵
毛蟲蛞蝓蝸牛等等各式蟲類爬過
除非是以無塵室環境進行栽種(日本有),可以不洗生吃
2.菜葉與果皮可不可以直接丟到農地施肥,越多越好
至少要埋在土裡讓土壤慢慢地將果菜葉腐化成養分
不埋的話光是長蟲、發霉、異味等等環境就變髒亂了
3.有機肥料就是比化學肥料好
不見得
有機肥料相對化肥較貴,而且有些會有蒐集不易的問題
諸如化學尿素氮要改有機不就要用尿去撒?
4.無添加的食物比較安全
無添加的天然食物是比較安全沒錯啊
但是天然食物要弄成加工食品的話為了加長保存期限或是提味
就得添加囉!
例如豬肉要弄成貢丸、香腸、肉鬆方便保存還是要添加化學物
但是純粹吃豬肉,煮一煮不加任何調味料當然是最健康
問題是...好吃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