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人都在澳洲, 所以只有兩個選擇 - 在當地買貴貴的日本刀 (如旬等), 或是回台灣買台式剁刀/文武刀.
爬文爬了快兩週, 也拜讀了許多前輩的經驗, 學到了許多.
昨天和老媽談了一下, 她的主要問題有:
1. 需要一把能簡單切開油雞/烤鴨的皮, 又能順便剁斷底下的骨頭 (比如大腿骨), 像是港式燒臘那種作法
2. 需要一把能流利切開整塊連豬皮的豬肉 (像是厚的五花肉)
3. 需要一把銳利的菜刀, 用來切菜, 蒜, 瓜類等等
了解需求後, 打開她的櫃子, 滿滿的各種刀具! 至少有15把, 但很多都早已棄之不用.
當然其中很多應該是磨一磨後可以救的回來, 我也已買了4個日本水磨石 (320, 1000, 3000, 6000)和定角器來準備自行磨刀 (之前她都久久拿回給台灣師傅打磨).
第三項我是覺得可以把她新買的WMF 主廚刀拿來好好磨一磨, 應該可以夠她使用 (也還有一把雙人的需要磨).
目前問題主要是第1和二項:
1. 能剁開雞鴨的大腿骨, 但又能一刀畫開油油的皮, 好像是兩個極端的需求? 是否應該選擇刀背4.5-6mm的刀才不會崩角又能夠銳利? 目前看上 建成7吋 - 7吋特銀
這種磨的角度是否應該超過15度以便保持剛性? 還是選擇3.5-4mm的就夠? 如- 建成全龍紋
2. 這種應該是屬於切片刀的範圍, 是否應該一把好的片刀就行了? 如霞的全龍紋 - 霞VG10全龍紋
雖然有衝動想買幾把旬或是藤次郎的刀給老媽, 但昨天聽到她一時找不到銳利的刀而拿剛回台灣磨好的Kershaw 8000魚片刀去切豬肉我真的差點跌倒, 不過也讓我意識到磨刀的必要性. 同時也看到她幾把比較老的中式菜刀也都有小崩角, 才知道她第一項需求...
同時, 也需要避免會生鏽的刀 - 她都洗一洗就掛在簍空的刀架上, 所以不能指望過得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