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麵團相關問題

Dear All
小弟有麵團相關問題欲詢問,煩請各位大大協助幫忙解答一下,非常感謝。

1.麵粉分為低中高筋,網路上google得知差異性為蛋白質多寡的分別,但實際上的口感及味道呢?
低筋-適合蛋糕類,口感較為鬆軟
中筋-適合包類甜點類,口感介於低筋&高筋之間
高筋-適合歐式法式麵包類,口感較為有彈性、脆
請問以上理解是否錯誤呢?

2.麵團的醒麵與發酵差異性在哪?或者是說醒麵與發酵相等?同樣的中筋麵粉燙麵與發麵差異性是否可略為解釋一二(要解釋很詳細也是非常OK的,感恩)

3.在麵團中加入鹼水與鹽巴的功用為?又鹼水與鹽巴的差異性為??

以上三個問題,還麻煩幫幫忙解惑一下了,謝謝您。
2015-05-08 2: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麵團 問題
用我的有限經驗來回答你

1, 是的 ,就是口感差異,
用低筋做麵包也可以做得起來,但是Q度會差很多,
用高筋做烏龍面也可以,就是要慢慢嚼,有人會覺得太硬

2, 醒麵與發酵是一樣的,燙麵跟發麵我做過蔥油餅,口感不一樣,
燙麵比較像一般常吃的 ( 不燙也可以,一樣是口感不一樣 ),
發麵去捲蔥,有點像是蔥麵包,但由於是中筋,Q度又少一些,

我比較建議你去做一下比較,我就試過一樣發酵麵團捲蔥,一是進烤箱,一是用平底鍋煎熟,
當然是吃起來不一樣,我覺得後者要加點油,會再好一些,

麵點,會發展到現在的樣式,應該是很多人一直累積經驗而成,
像是煎餃用燙麵會比較對味,水餃就用冷水面就可以,
但是把水餃拿去煎也沒有不對 ( 燙麵可以乾煎,冷水麵要加水煮一下,再收乾 )

3, 鹼水我只知道有加在麵條,做成黃麵,可以先煮熟而不會沾黏,常見於夏天的涼麵,
鹽巴主要是調味,有說法是可以增加筋性,但我沒有 AB 比較過,無法證實,
我想,總不會為了出筋多一些,而多放鹽巴吧 ?
醒麵 喔 ...

應該是 使 麵團 結構上 趨於 穩定

水 調和 麵、燙麵 也有的,或者 叫做 鬆弛

發麵 可以 指 發酵 作用,也可以 指 使 麵團 裡 產生 空氣氣泡

所以 不一定 要用 酵母 才叫 發

燙麵,本身 是 一種 斷 麵 筋性 的 作法

麵 會 Q,主要 是 筋性

麵 要 脆 時,斷 其 筋性

鹼水是 鹼性,可用於 防止 麵 發酸

鹽是中性,帶有 吸水性,有「收斂」作用

鹽 也 可以 抑制 酵母

有些 菌 的 細胞壁 遇 鹽 會 破裂、有些 菌 遇 鹽 是 細胞壁 變形

鹽 也 可以 把 有些 菌 所需 的 水 搶走

所以 鹽 有些 殺菌 作用

調味作用 就 大家 都 知道 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常用的還有無筋麵粉,因為電視節目的關係,現在好像也有的人越來越偏向無麩質飲食了。另外也有特高,一般用來做油條跟麵筋,話說炸油條的剎那不知道為什麼都感覺很爽。

colin5687 wrote:
用我的有限經驗來回答...(恕刪)

水云 wrote:
醒麵 喔 ...
應...(恕刪)

beender wrote:
常用的還有無筋麵粉,...(恕刪)


謝謝大大的解答,感覺麵點....好複雜好吃技術,只能多多嘗試不一樣的排列組合了,感謝

水云 wrote:
醒麵 喔 ...應...(恕刪)

燙麵,本身 是 一種 斷 麵 筋性 的 作法
麵 會 Q,主要 是 筋性
麵 要 脆 時,斷 其 筋性

鹼水是 鹼性,可用於 防止 麵 發酸



依照以上推論,燙麵會脆 ? 請舉例一下好嗎

還有,麵粉要發酵過度才會變酸,我不知道這裡的"麵" 是麵條還是麵製品,
若是麵條加鹼水就是黃麵,一般麵製品發酸就是要丟掉而不是加鹼水吧 ?


還有,麵製品不會用鹽去殺菌吧,( 加了鹽所以麵包不會壞 ? )
可以殺菌的鹽量,應該是吃不下去才對

colin5687 wrote:
依照以上推論,燙麵會脆 ? 請舉例一下好嗎

還有,麵粉要發酵過度才會變酸,我不知道這裡的"麵" 是麵條還是麵製品,
若是麵條加鹼水就是黃麵,一般麵製品發酸就是要丟掉而不是加鹼水吧 ?


還有,麵製品不會用鹽去殺菌吧,( 加了鹽所以麵包不會壞 ? )
可以殺菌的鹽量,應該是吃不下去才對

感謝 正確 觀念

燙麵會脆,舉例 -- 例如 韭菜盒子

用 發麵 做、用 水 調和 麵 做、用 燙麵 做

用 一樣 的 油、一樣的 時間 煎

口感 說 是 鬆酥脆,而不是 硬脆 的

是 哪一種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colin5687 wrote:
還有,麵粉要發酵過度才會變酸,我不知道這裡的"麵" 是麵條還是麵製品,
若是麵條加鹼水就是黃麵,一般麵製品發酸就是要丟掉而不是加鹼水吧 ?


還有,麵製品不會用鹽去殺菌吧,( 加了鹽所以麵包不會壞 ? )
可以殺菌的鹽量,應該是吃不下去才對.(恕刪)



原貼問的問題範圍有點廣,尤其是中西麪製品特性不一樣,
所以因量的多寡作用也會不同.

A.
醒麪與發酵是兩回事,發酵一定會經過醒麪過程,但是醒麪不需
要有發酵過程。  醒麪就是要讓麪糰里的糾結一起的麪筋,有
點足夠時間自我解開,或是讓麪筋繼續生成,所以醒麪好的麪糰
,別變得好操作就是這道理。

B.
麪糰變酸在做麪包可能是沒救了,但是在中式麪點,麪糰變酸是
正常現象,尤其是早期都是用老麪而不是酵母菌來啓動發酵作用,
所以在中式麪點有一個術語,叫做施鹼,也就是在麪糰加入鹼水
,來中和變酸的麪糰。

C.
麪糰加鹼水多數是指中式麪點,除上述中和酸麪糰的功用,還一
個作用就是,假如我記憶沒錯? 在鹼水作用下,麪筋會變得更有
彈性,這是植物蛋白(麪筋)在鹼水作用產生蛋白變性,植物蛋白
吸水性增大變得粘稠性更大。  

鹽巴也可以讓蛋白質變性,但是效果遠不如鹼水來的直接有效,這
個運用典型的例子就是蘭州牛肉麪(就是牛肉拉麵),當然只用食鹽一
樣也是可以做出拉麵,不過用鹼水製作難度降低很多,所以鹽巴與
鹼併用在拉麵是最常見組合,添加適度食鹽,可以讓麪條穩定不易
斷,增強麪筋強度,並使麪糰組織細緻,有道是鹽是骨,鹼是筋.




發酵 : 是指酵母菌的作用

醒麵 > 打個比方,你激烈運動後(揉麵)肌肉(麵糰)會緊繃,因此須要休息放鬆(醒麵)讓肌肉恢復柔軟好操作.

做麵條的麵糰加鹽巴可以讓麵粉內蛋白質鏈的排列形成長條結合狀,因此會增加麵糰筋力(例如拉麵).
一般加入麵粉總量1%~2%的鹽


1.麵粉分為低中高筋,網路上google得知差異性為蛋白質多寡的分別,但實際上的口感及味道呢?
低筋-適合蛋糕類,口感較為鬆軟
中筋-適合包類甜點類,口感介於低筋&高筋之間
高筋-適合歐式法式麵包類,口感較為有彈性、脆
請問以上理解是否錯誤呢?


台灣、日本、大陸和亞洲部份國家
麵粉的分類是用蛋白質含量高低來區分(高筋、中筋、低筋)
但每個國家的蛋白質分類標準仍有不同
而其它國家有不同麵粉的分類方式,並不一定是用蛋白質來判斷

以上對麵粉的口感只算是大概的介紹
實際上仍要看該款麵粉的特性
同樣的高筋麵粉,不同款麵粉也會有不同口感
就算同樣一款麵粉,不同的配方和做法,也會產生不同的口感
所以以筋度來判斷口感是不準確的
主要在於影響麵粉的因素很多,使用的麥種不同、產地不同、年份不同、季節不同、各麥種混合比例不同、麥子研磨的部位和比例不同、副材料不同等
甚至是麵粉保存的環境條件、熟成過程長短都會造成不同的操作特性,進而影響口感


2.麵團的醒麵與發酵差異性在哪?或者是說醒麵與發酵相等?同樣的中筋麵粉燙麵與發麵差異性是否可略為解釋一二(要解釋很詳細也是非常OK的,感恩)

醒麵是要讓麵筋鬆弛,以便後續的整型處理,所以醒麵時間不會太長

發酵是為了酵母發酵產生二氧化碳、酒精、有機酸、芳香物質和其它複雜成份,會讓麵包氣味豐富,麵筋柔軟延展性佳,且長時發酵會讓澱粉和水份結合更佳,延緩麵包老化

燙麵是為了快速達成糊化效果,但會破壞筋性,成品會較Q彈溼潤。但有不同的麵粉、不同的溫度的方式以應付不同的中式麵點需求,當然也會產生不同口感

發麵是透過酵母發酵,成品氣味較佳。同樣有不同的發酵方式以應付不同的中式麵點



3.在麵團中加入鹼水與鹽巴的功用為?又鹼水與鹽巴的差異性為??


麵粉中有一項叫灰分的物質,其實灰分量就是礦物質量的多寡
只是測定的方式是看燃燒後剩餘灰燼的多寡來判斷
礦物質會影響麵筋的特性
基本上一般而言,礦物質越多時,麵筋韌性會越強
因此法國麵粉因灰份較高,其麵包成品多較具口感
知道此原理後,其實就知道鹼水與鹽巴的功用了
鹽巴除了調味外,可讓麵筋較具韌性,但因添加量少,通常效果也較弱
鹼水有較佳的效果,在做較具口感的中式糕點或麵條時常會使用
鹼水其實可用PH值較高的礦泉水替代,在法國一些麵包店,就有一定堅持使用特定礦泉水來做麵包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