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班雖然貴,有的補習班還會替學員準備紙巾、礦泉水等考試用品,甚至還有模擬考好幾次。如果在一些比較便宜的地方,有政府補助,像市民學苑或勞工局的課程,就要看遇上什麼老師了。
我在市民學苑學的,是與人合組,就要看運氣好不好,遇上的組員是怎樣的人。中餐三人一組,學費+材費約在6000;西餐二人一組學費+材費約在10000,等於我上兩次課的錢有可能等於在補習班上一門課的錢。加上買刀和書,中餐刀600;西餐刀800,還要買2支,考前還要磨刀(認識豬肉販,麻煩他們交刀商磨,會省很多)。後來知道公會學員只用1支切通海,大概也要4000左右。
中餐的重點在順序,先洗什麼,先做什麼都有硬性規定,做錯就扣分;做菜方面,只要把握幾個原則。
1.文對題,他說炒高麗菜,可不能炒成青江菜。
2.要有熟。
3.兩盤盤飾,都切菱形片也沒關係。
西餐的順序就比較隨性,也不用戴口罩,重點在於作法、材料對不對,所以要背菜單,也不用像中餐洗完才能切,切完才能煮,因為有些湯類一燉就幾十分,中餐大概就一道肉或魚需要上蒸籠或煮久,很多考生就邊洗、邊切、邊煮。
1.要有熟。
2.作法要對。
3.不用盤飾,有些菜會規定用什麼點綴,像牛肉湯要酸奶油。
我在三信家商上的課,中餐是原場地考照、西餐要去公會;三信會有服裝出租,鞋子、刀子都有;公會則全部自備,只要像布希鞋那種廚師鞋就可以了,不會很嚴格,一定要鋼頭鞋(上那買呀~~~)。
剛好兩次都是考301,三信有兩間考場,於是前一間的去抽大題;後一間去抽小題,都1號抽。題目是301D(籤王是301A);考西餐時,是考上午場抽剩的,也是叫1號去開信封,結果301C(籤王2)被抽走了,考題是301A(籤王是301D),真是佛祖保佑。
兩個練習最多的都是鱸魚,中餐籤王是乾煎爐魚;到了西餐,鱸魚變小意思了,也要練割皮,西餐多加一個歐姆蛋,煎掉幾十顆,還是扁蛋一個,幸好被抽走了。
高雄考中餐的地方很多,大概四、五處,只有公會考西餐,比較要注意的是,沒有馬口碗、配菜盤,用的是保鮮盒,火也比較旺,需要注意湯煮乾沒。
兩者都還可以偷看一下旁邊的、對面的,過關率差不多,大概就是12個刷2個,中餐比西餐簡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