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七號廚房-龍膽石斑

七號廚房-龍膽石斑

這是網購來的龍膽石斑,產地是印尼.
很多朋友不是養魚就是捕魚,去年就在說龍膽石斑大跌價,今年價格更差,不過換算成零售價仍然不便宜.

團購網的印尼龍膽石斑,竟然只要台灣的一半價不到.
朋友說這種價格不可能,跳樓都不只這個價.

我去買了二塊準備請他吃,自己先煮了一塊吃吃看,煮完了也吃完了,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
商人絕不會做賠本生意.


七號廚房-龍膽石斑

台灣養殖的龍膽石斑,雖然是幾十斤的大魚,仍然是皮Q肉嫩,煮熟後魚肉細緻,不老不柴,特有的魚脂香,不管清蒸煮湯或香煎,一樣美味可口.

印尼的龍膽石斑,煮熟後仍然像橡膠一樣,用筷子夾不斷魚肉,最少要用湯匙才切的斷,靠魚皮的部分更是嚼不爛,咬二口後直接吐掉.
一個字形容[]


我決定要把剩下那一塊趕快送給他,重振他的信心,告訴他,台灣的養殖漁業經得起歲月的考驗,要堅持.
2014-11-24 13:57 發佈
我比較意外你竟然敢吃....

這種進口魚肉不知道有沒有經過合法檢驗呢?
若沒有....誰知道加了什麼進去、誰知道經過什麼化工程序......
感謝樓上的提醒.

有朋友講過,印尼一般人民所得很低,印尼的魚不知道吃甚麼長大的,不過 肯定不會吃太好.


東港有些漁船在峇厘島或帛琉捕魚的,有些冷凍魚會經由搬運船寄回台灣賣,他們就曾經寄過這種魚回台灣,所以我猜這種魚應該是海裡抓的. (自我安慰一下,海裡抓的魚感覺比較正常.)

只是 他寫大大四個字[龍膽石斑],然後在知名團購網上賣,不知道的人如果以為龍膽石斑就是這個味道,就是這種價錢,那對台灣養殖戶實在是一大傷害.

為了感覺有什麼不同,硬著頭皮吃下去. 吃一塊應該還好吧.



只是,剩下那一塊不知怎麼處理.

foodcourt-k wrote:
這是網購來的龍膽石斑...(恕刪)


對不起,你照片中的魚肉可能不是你想像中的龍膽石班喔。
石斑的肉的顏色是白色的。
其實,不管是還沒煮之前,或煮熟後,我也不覺得它像台灣的龍膽石斑.

只是他是號稱台灣最大海鮮銷售知名網站賣出來的,上面斗大[龍膽石斑]四個字.還加上[滋味超鮮嫩].....

台灣真的很厲害,不止魚養的好,後面加工技術也很棒.魚肉加工前先放血,魚肉不沾血就不會有腥味,冷凍的溫度如果夠低就可以保存較久.魚肉也相對好看.

我們消費者真的是最無辜的,不管再怎麼了解都不及業者對產品的專業,往往只能鼻子摸著吞下去.

不過 剩下那一塊魚我決定不要吞下去,我要放在冷凍室永久保存.




東港魚市場隨便買的,不知道是花枝還是小卷,永遠都搞不清楚.

雖然是冷凍的,不過還不錯吃.
看起來像透抽~~~~~~~~~~~~~~~~~~

foodcourt-k wrote:
號稱台灣最大海鮮銷售知名網站賣出來的


這麼神奇,能不能說在哪裡買的?
正腐助大家吃萊豬,配核食, 用心涼苦。>>>>>>>>> 大馬女子來台讀書被姦殺,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tim5168 wrote:
看起來像透抽~~~~...(恕刪)


謝謝你,雖然我仍然不知道花枝小卷透抽的差別.




jettakimo wrote:
這麼神奇,能不能說在...(恕刪)


[好漁網]

再強調一下,約三分之一的肉煮熟仍然吞不下 --- 突然想起,有點像[魯夫的橡膠果實]

foodcourt-k wrote:
東港魚市場隨便買的,不知道是花枝還是小卷,永遠都搞不清楚.

雖然是冷凍的,不過還不錯吃.
...(恕刪)


根據盤中的粉紅色外皮以及厚度大小來看
不是透抽(中捲)就是生魷魚

看那個皮跟腳的形狀絕對不會是花枝

foodcourt-k wrote:
這是網購來的龍膽石斑,產地是印尼.(恕刪)


這是進口冷凍魚,活魚時沒有先放血,放了幾天之後,魚肉裡的微血管容易氧化變黑,容易會有腥味。
尤其是煮熟後更明顯。台灣養殖的龍膽石斑,撈起來後會先放血,支解開的肉片還是會保持漂亮的白色。

印尼海域太大了,據說巴里島的魚很好吃。
若是撈捕地區海域的潮流比較急,食物比較少,魚的運動量大,魚肉就會容易變硬。
相對於養殖的龍膽石斑,食物多,細心照顧下,每隻都是肥滋滋的。鮮味自然大大提升。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