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麵粉捏製的皮但包裹的形式不同,燒賣的內食材為開放式,除小籠包之外。水餃源自大陸北方,內餡有葷有素,內餡把裡面的絞肉、蔥、韭菜包起來,若捏製的麵皮夠大夠薄,加上豬肉皮做出來的肉凍一起蒸就變成湯包。日本盛行的煎餃也不是日本首創,湖南在清朝老早就有,二戰前有些中國移民在日本就做過這樣的小吃,戰後才興起,其實煎餃是中國的料理技術之一。燒賣來自廣東一帶,在清朝中期開放口岸貿易,興起許多茶樓酒樓讓商人吃一些點心順便喝茶談生意,原本盛行於華中華北的麵食因為製作快速(麵糰製作好,隨客人喜歡現點現做現蒸),要吃蟹蓉包還是魚漿包悉聽尊便。所以相同的主材料變成各種隨各地需求的小吃是有原因的,''小廚師''漫畫用這種情節去形容,可以說,作者不瞭解這些小吃來源於何處!
EizoT766 wrote:日本盛行的煎餃也不是日本首創,湖南在清朝老早就有,...(恕刪) 個人見解...煎餃是沒吃完的水餃隔餐加熱再食用的作法啦~應該早在清朝之前就有...再者,水餃算北方麵食,湖南...會不會有點太...南!?日本的煎餃其實比較類似鍋貼的作法...在日本,水餃稱「水餃子」,一般賣得比稱為「餃子」的煎餃...還貴...
mokuli wrote:個人見解...煎餃是...(恕刪) 餃類的食物華北(黃河南北)、華中(長江以北到黃河南)都有,反而東北都是大麵例如粗麵條、饅頭最多。華南(長江以南)比較精緻小巧,俗稱一餃一口,一個燒賣或小饅頭一口就吃下
早期一些飲食文化的名詞,由於當時在中國日本人素質較為參差不齊,幾經輾轉傳到至日本本土後,難免會有錯置走岔的狀況,如叉燒以及拉麵以及餃子等認知問題。如日本拉麵不是用拉的,而是用研壓的。日本拉麵用的叉燒,根本是無叉也無燒,只有滷。(在中國南方燒等於燒烤,北方燒有類似紅燒的意義)餃子(きょざ)不是用煮的,而是中式水餃包法卻為鍋貼的烹製法。而多數日本人還認為餃子(きょざ)是日本本土的原生食物,至少部分日人還這麼認為。中華料理一番只是卡通,把內容全數當真,未免太沉迷其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