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自刪


Joff5960 wrote:
因為自從有次去親戚...(恕刪)


2015年的新聞了...

以下為蘋果日報的報導
貴5倍 豆油伯 竟摻金蘭醬油
每瓶3百元熱銷 民眾批沒道德
------------------------------------



哎~你只證明了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月亮是同一個
金蘭醬油只要價格貴三倍
你就會覺的他比較好吃

台灣的消費者哦~~

judy7555 wrote:
這個網站做得挺好,...(恕刪)


厲害THAT'S IT
家裡從小就吃西螺的瑞春醬油,好吃不死鹹,醬油膏拌荷包蛋、炒蛋就超級香的,吃過螺王、蘭級、菊級,都不錯吃。

近幾年有去他們觀光工廠參觀過,幾千個陶甕在廣場,工廠內部的潔淨度看的到比較安心,

他們家醬油價位有高有低,聽老闆說是差在黑豆的原汁比例,原汁比例越高就越貴,

產品後面的原料成分寫在越前面的代表成分比例越高,他們家的醬油都是黑豆比水多,

看過很多市售的醬油都是水的成分最多又賣得很貴,豆香味真的有差,光開瓶聞味道就差很多了,

站在食品安全的角度上來看,手工純釀造還是比較健康安全,玻璃瓶裝不會有塑化劑的問題,

黑豆營養成分比黃豆高更遠勝脫脂大豆片或高蛋白豆片。

現在在台北工作,台北人好像都是金蘭為主,但我還是習慣家鄉的味道-推薦樓主可以吃吃看瑞春醬油



自從上了醬油課,吃到無加糖,甘草,無焦糖的日式濃口醬油及生醬油,還有剛開缸倒出黑豆乾蔭的壺底油,就發現市售加太多味了,所以現在開始學習釀造,豆麥醬油要天天攪拌,至少半年,才能準備收,另一黃豆乾蔭法,也是至少半年,好處是免攪拌。。。

另外做味噌產出的味噌溜很鹹,卻超級甘美,拿來煎蛋調味,真好
ArtW wrote:
大大說得是之前的新聞...(恕刪)

屏大有多大的設備場地做酱油賣,不是讀屏大的人也123想的出!
小草媽 wrote:
自從上了醬油課,吃到...(恕刪)

連做醬油也有課可以上好厲害
一開始真的覺得豆油伯好像不錯,也買了兩三次,但一陣子下來覺得那個甘甜味膩膩的,普通的金蘭的純豆鹹味反而比較耐吃

soziohall wrote:
連做醬油也有課可以...(恕刪)


還要從豆麥麴,豆麴開始學習製作,因為要上班,只能假日搞,黑豆部份因為發麴不好控制,只好買現成來洗麴悶麴,至少做過一次,才知道手作的辛苦,知道什麼是原味

話雖如此,我家也用豆油伯和一般金蘭醬油,豆油伯偏甜很適合南部人口味,炒菜或作沾醬很方便,金蘭就拿來滷肉,對我家而言等於是方便醬,沒特別在區分,上次做黑豆豉煮的醬則看情況用
小草媽 wrote:
還要從豆麥麴,豆麴開...(恕刪)

感謝分享,太多材多藝了!
因為幾位網友的推薦,所以買了瑞春的壺底油來沾生魚片吃,不過怎麼感覺有股甜味,醬油裡還有加糖嗎?還是自然產生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