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關於不用烤箱單煎牛排的研究

stec wrote:
肉的辯別分類與等級判...(恕刪)


煎一塊好牛排我想需要多次的練習就能掌握

自己偏好的生熟度。

一塊好肉加上熟練的技巧

還有買回來的肉一定要再修筋

良好的退冰
料理版又多一對可以吵的人了~

越來越熱鬧~
我就是改善社會風氣、風糜萬千少女、刺激電影市場、玉樹臨風的整人專家胡真、英文名字胡真!

juliushua wrote:
料理版又多一對可以...(恕刪)


也不是吵

只是正確的知識很重要

不然不肖的商人就有機可趁

嫩肩菲力<是板腱> 霜降沙朗<結果是肩肉>

都是故意在欺騙消費者


買到肋眼 中文寫沙朗 沒有眼 就變成後腰肉

這是什麼鬼打牆的邏輯我就是搞不懂

每天在煮的人難道今天的肉瘦了一點就會自動變部位


taiwanheygo01 wrote:
也不是吵只是正確的...(恕刪)
可不可以請問大大牛肉不是多是進口冷凍的,那我們要到哪買大大現殺牛肉呢?或者如何分辨最新鮮呢!

延伸, wrote:
可不可以請問大大牛...(恕刪)


進口部分一般來說管道很多

進來的大概都熟成的差不多了

新鮮的肉有幾個特性就是比較深色且會黏手 壓的話會有彈性但不會出血水

要很新鮮的話只有剛殺下來的

畢竟就算屠宰的技術多好

最多12小時肉一樣會進入僵直期還是必需要熟成才會好吃

真有需要可以私訊




現宰的台灣牛其實也是可以挑到很肥的牛

這個是牛的肩峰
taiwanheygo01 wrote:
進口部分一般來說管...(恕刪)
噢!大大說說得熟成跟一些標榜熟成牛排館有何差異呢?
除了現賣溫體肉,想說肉不是殺好趁新鮮冷凍了嗎,冷凍也會熟成效果嗎,還是說殺好要放幾天在冷凍?
fztsgalison wrote:
其實一般我們在說血水,但實際上這些從肉裡頭滲出來的水分叫做肌紅蛋白,講難聽點其實就差不多是屍水。
大部分哺乳類動物(紅肉)的肌肉內含水量都高達70%,動物死後細菌會開始分解,將這些含鐵量高的水分分解出來,因此就有了我們常說的血水,但他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血液。可以參考以下這一段肌紅蛋白對肉的顏色造成的影響:
Myoglobin contains hemes, pigments responsible for the color of red meat......
1.內部溫度沒有達到
2.肉品經過長時間冷凍,水分子結晶變大,較難控制
3.肉品冷凍後快速解凍
以上幾點會造成水分異常流失,若不想見到這些紅水,唯一的方法就是煮得更熟些。
(恕刪)

既然有人開槍了,我來補刀吧
那一段英文是說肌紅蛋白(Myoglobin)含有血紅素(heme),如果要保持肉品鮮紅可以灌一氧化炭或加(亞)硝酸鹽類,讓血紅素中的三價鐵不要一次跟兩個氧結合。牛肉完全變咖啡色是因為完全氧化。如果用煙燻方法,肉可以因為一氧化碳保持粉紅
熟度跟成品顏色或者血水或紅水流出沒有直接關系

紅水流出是因為肌肉纖維過分受熱收縮,把肉汁擠出來
火侯沒控制好,煮得更熟只會讓肉表面更乾,裡面更不易受熱

知識跟外語都不行 還把在外國學藝的經驗拿來說嘴
這是流行嗎? 還是正妹自動有掛buff

延伸, wrote:
噢!大大說說得熟成跟一些標榜熟成牛排館有何差異呢?
除了現賣溫體肉,想說肉不是殺好趁新鮮冷凍了嗎,冷凍也會熟成效果嗎,還是說殺好要放幾天在冷凍?(恕刪)


我想你誤會了

現宰牛的市場是很少人有在熟成的

幾乎都是屠宰完就由客人取貨了

少數有部分業者有把肋眼跟菲力

另外熟成但是也是相當少數

應為現宰牛的市場強調的是"溫體效應"

也就是屠宰完屠體細胞ATP還沒用完之前

肉質呈現保水度高 軟 等特性

這樣的現宰肉才有商人要

而已經失去效應的東西就沒人要了

需要賤價賣出

這是台灣屠宰跟國外不同的地方


台灣的屠宰方式是溫宰 擊暈牛-解體-剝骨-分肉-冷藏

國外的方式是冷宰 擊暈-解下內臟 牛頭 腳蹄-吊掛預冷-分級-分切-包裝

屠宰因地制宜 沒有哪一種方式才是對的

台灣小所以能夠吃溫體效應肉 美國那麼大光是運送溫體效應就消失了所以都必需要熟成

PS在這溫體是指"溫體效應"而非屠宰後不冷藏 任何屠宰還是必須讓肉越快降溫越好


taiwanheygo01 wrote:
我想你誤會了現宰牛...(恕刪)
感謝大大,看來一般要吃到好肉還真可遇不可求,記得以前在三重工作老闆爸就是在宰牛的,常常桌上黑嗚嗚牛肉看起很不怎樣,但入口真是好吃到會哭,建議要追求好肉要找現殺是最重點吧!可惜我現在嘉義應該沒人再殺牛!

taiwanheygo01 wrote:

煎一塊好牛排我想需要多次的練習就能掌握

自己偏好的生熟度。

一塊好肉加上熟練的技巧

還有買回來的肉一定要再修筋

良好的退冰


把牛排油煎或烤到令人喜愛的生熟度,這是一份牛排餐的"必要條件",
但卻不是充分必要條件,假如吃牛排都只有沾食胡椒鹽就完美了,那
西餐廚師也太好當了,每個人都可以當廚神? 但真實是這樣嗎?

每個行業到了一定程度,都有其專業性,這也就是說,即使您專精於
牛肉實物知識,確不必然也同時掌握牛排餐的精隨。  所謂隔行如隔
山,一山還有一山高。  只要你較量的對手不是菜鳥。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