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fft wrote:
感謝酒家兄講那麼多...(恕刪)
藤次郎F517
ujm wrote:
小牛刀的刀型過去之...(恕刪)
歡樂酒家男 wrote:
我的還未噴砂處理,我覺得一開始的就不太會滑
在廚房裡大部分時間都是濕手握刀也沒問題
使用感想是不錯啦,我比較窮命
SG2的雅6000MCT、旬Fuji
VG10的Yaxell豪、旬Edo、堺孝行33層
M390的采杉、藤次郎的粉末鋼
幾個三德刀型的玩起來還是藤次郎的順手(就這貨最便宜)
本文討論的菜刀能給我藤次郎的手感(單指握刀與使用,不含切味)
刀型偏向小中片,個人覺得蠻適合家庭使用(尤其中片不容易找到好鋼)
至於大家最在意的M390鋒利保持性
個人使用刀的習慣來講
SG2的大概半年多一些,藤次郎5~6個月,VG10大概1~2個月要磨一次
采杉的M390可能跟出場刃角還是謎之因素(本人純使用者),大概4個月就有點不行,還沒磨過
因此本文的這把我只要他能撐上3個月,我就覺得物超所值(2.8K那是個VG10的價格)
三個月後再來分享
刃角的問題
我覺得本文的刀出廠開得不錯,切味很讚
印象跟雅新刀的感覺差不多,采杉新刀反而沒給我這樣的印象
由於本人純使用者,不懂磨刀,刀統一都是送去請師傅磨
但師傅也不一定就懂磨刀,有幾把磨完後刃角明顯不同(比如雅獨特的雙邊不同刃角)
這就讓我挺困擾,本文的刀,就算是刃角把戲,至少原廠懂得怎麼磨出這個角度(原廠還在台灣)
只要送回去磨就能維持者樣切味的話,對於一般家庭而言會是經濟實惠的選擇
(一般主婦真的不用那麼內行,又不是從業人員)
整體手感的話,小中片的刀型跟三德都算得上適合在地料理
刃也稍寬,能用來鏟切好的料(三德跟牛刀就不太行)
18公分比傳統中片少大概4公分,近似三德的長度
直上直下的直切、滑刀、鍘刀都算不錯
(傳統中片鍘刀個人覺得不好切,西式主廚片起來有點不順)
--
總而言之,做為一把VG10價格的東西,玩了幾天算蠻滿意的
就等3個月後的鋒利度耐久測試了
歡樂酒家男 wrote:
藤次郎F517...(恕刪)
歡樂酒家男 wrote:
錯誤的使用方法,爆...(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