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關於牛排的料理方式


GOGOGO999 wrote:
你那叫燉肉,跟本不是牛排的部位
去買真的牛排部位試吧...(恕刪)


連stew跟sous vide都分不清楚

還一定要用「真的牛排」才行勒

用一半的價格就能吃到絕佳的牛排,這就是舒肥法的優點

新購Quest VR頭盔前用我的推介連結可領30鎂喔
OMB wrote:
連stew跟sous...(恕刪)


別出來丟臉,看一下右上的舒肥時間

你吃的那個啥嫩肩...叫牛排嗎?你那肉是我燉牛肉麵用的

買不起真牛排就買不起....


GOGOGO999 wrote:
別出來丟臉,看一下右上的舒肥時間

你吃的那個啥嫩肩...叫牛排嗎?你那肉是我燉牛肉麵用的...(恕刪)


好,就拿你的圖,一開始是你在那邊說:

GOGOGO999 wrote:
舒肥24小時跟2小時吃起來是一樣的...(恕刪)

GOGOGO999 wrote:
同樣溫度2小時傳到中心跟24小時傳到中心...熟度都是相同的
只要溫度傳到中心恆溫之後,就完全相同了,時間長短不影響
會不同心理作用成份居多
若2小時跟24小時有差,那你再試試48小時跟24小時有無差別


如果2小時跟24小時一樣,那請問你貼的圖裡,為何有列出12、24甚至48小時的?



你自己打自己的臉是怎樣?精神錯亂嗎?是誰出來丟臉而不自知?自我矛盾

所以晶華Just Grill賣1280一客的「36小時舒肥牛小排」你也該去笑一笑:『舒肥36小時跟2小時吃起來是一樣的,我大廚GOGOGO999耶』

本來是純討論,我有先失禮嗎?有人見笑轉生氣,先貼什麼笑的圖,失禮在先,會笑了不起?

原本一樓就是討論「嫩肩牛排」的作法,嫩肩為何不能是牛排?是因為你沒試過或你做不好,就不能是牛排?

舒肥這玩意的好處就是誰都可以簡單的複製,所以任何人去好市多買嫩肩牛排,舒肥18-24小時,自然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是,你高級,以為別人買不起「真」牛排?





是用高價牛排肉做出好牛排比較強,還是用平價牛排肉做出好牛排比較強,這還要爭辯?
新購Quest VR頭盔前用我的推介連結可領30鎂喔

se3p wrote:
價格較低的牛排
通常是因為筋多或是部位運動多
所以較硬
這個東西的做法
我覺得比較像是先燉過才去煎
是不是有點像是台塑牛小排那種感覺?...(恕刪)


道理應該是類似的,但過程及結果完全不同

燉:是以「小火」將材料、調味料、水在一鍋裡長時間的以「高於沸點」的方式煮,但火侯、時間不容易控制,至少不精準。因為高於沸點,所以材料不適合以塑膠袋包裝,會流失材料原有的風味及湯汁。

舒肥:是將材料、調味料以塑膠袋包裝,以「低於沸點」的精準溫度,長時間隔水加熱。因為低於沸點,塑膠袋較不易溶出有害物質。低於沸點,口感會有很大的不同,湯汁也可集中做後續處理。
新購Quest VR頭盔前用我的推介連結可領30鎂喔
低溫烹調是1970年中期之後才有的

所以我們得在過去的燉、煎、烤之外,另創sous vide一詞

我也買了一個家用Anova precision cooker來用
也買了不少本分子料理書來看

很高興在這裡看到大家的經驗分享
卻不希望看到互相攻擊嘲笑輕蔑
小心好心分享的文章,最後全部陪葬進回收區
對啊
兩位對舒肥法的爭論著實讓我上了一課
本來我一直認為這是旁門左道的
不期望兩位大和解
但是我實在很怕通通被回收了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GOGOGO999 wrote:
你吃的那個啥嫩肩...叫牛排嗎?你那肉是我燉牛肉麵用的
買不起真牛排就買不起....



嗯...牛排不是貴就好吃喔
牛排的精髓是在於樓主說的"吃肉的愉悅感"
許多星級餐廳都有使用你說的牛肉麵用的嫩肩里肌來當主菜料理
料理的精神也不是 "貴就是好吃"
而是怎樣的料理手法能讓他變好吃


OMB wrote:
舒肥:是將材料、調味料以塑膠袋包裝,以「低於沸點」的精準溫度,長時間隔水加熱。因為低於沸點,塑膠袋較不易溶出有害物質。低於沸點,口感會有很大的不同,湯汁也可集中做後續處理。


很多人把料理當成是"魔法"
因為不懂原理也不想去探究,
導致煮個東西都是看"經驗",但卻對自己做這動作的原因說不出個所以然...
好比巫師治病,弄碗東西給人喝,莫名其妙病好了,但自己卻不知道是怎麼弄好的
但之後醫病也都是靠這"經驗",弄一樣的東西給人喝...

不同時間 加上 程度不一的定溫下,會讓肉品蛋白質呈現不一程度的分解狀態
OMB大試過了長時間的帶筋肉,也可以嘗試看看鴨胸與厚皮豬肉唷
鴨胸好吃重點在皮要低溫煎來搾油,所以出水後要煎油出來
但是舒肥可以把皮給炆嫩,讓口感更升好幾級
豬肉與有筋膜的肋排也能照樣處理


se3p wrote:
兩位對舒肥法的爭論著實讓我上了一課
本來我一直認為這是旁門左道的


料理是一門科學,沒有什麼旁門左道的
只要你能瞭解"原理"
不管用怎樣的手法達到目的都是對的
但至於東西好不好吃那又是調理的另話了

哈哈

果然還是吵了~
OMB wrote:
連stew跟sous...(恕刪)
我就是改善社會風氣、風糜萬千少女、刺激電影市場、玉樹臨風的整人專家胡真、英文名字胡真!
jessehu wrote:
個人也很好奇時間因...(恕刪)


你有講到重點

花長時間維持在50幾度

細菌繁殖問題要問問專業人是有沒有這種問題

大腸桿菌是厭氧菌真空包若沒有維持在低溫會大量繁殖

高溫要80度以上才會死



我在youtube看過一段舒肥料理影片,廚師在接觸食材前還特地洗手,應該是有道理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