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的鮮蚵料理時為什麼都會談避免縮小? 老外的料理都沒有談?

美國做 oyster stew 的生蠔大約用蠔身5-10公分左右的蠔 殼大約10-15公分 煮後大約縮為生的一半的大小 每隻生蠔大約 USD$ 0.8 至 1.5 美元/台幣 25-30元

太大隻的生蠔生吃有點噁心 如生食 殼大約5公分以下的 自己平時買生食 自己開蠔 大多買太平洋生蠔 熊本蠔 或東岸緬因州的 每隻蠔大約 USD 1.5-2 美元

全世界各地的蠔 煮後都會縮小

澎湖的生蠔 我覺得滋味極佳


這是美國西岸太平洋蠔烤後大小 大約生的一半尺寸



美國東岸生蠔 碘味較重 配有鹹味的威士忌剛剛好



熊本蠔 肉大約只2-3公分 水果 青瓜味



巴黎市場的生蠔 價錢大約是美國的一半



自己平時旅行時 都帶著開蠔刀 從巴黎市場買回後 自行在公寓開蠔

chang94598 wrote:
美國做 oyster...(恕刪)

開眼界了!,

zo4284 wrote:
大大在這邊已經說得很清楚囉!樓主看到了嗎?
會這樣說只是單純覺得好文不能沒被看到


真平布幕 wrote:
所以結論看起來是外國人的比較大,這句話可以用在不少地方。


我還想說是不是說錯了什麼....怎麼我的回覆都被其他大大們Dororo化....
還好還有兩位看到我的回覆....(浮出水面刷一下存在感...)
tian wrote:
偶爾在超市生鮮區會有...(恕刪)



台南老家過去是牡蠣養殖戶,東石真的有產這麼多蚵嗎?許多東石蚵都是台南收購再帶到東石當作是東石蚵販賣,但這只是小問題而已,重點是帶到東石當地的蚵通常會被泡在半鹹水或是淡水裡,這時蚵會吸收水分漲大,想當然爾在烹煮的過程中遇熱水分流失後就會大幅度縮小,除非直接到產地跟養殖戶買,不然市面上的蚵都是泡過水漲大的!

joyhuang wrote:
我還想說是不是說錯...(恕刪)


Dororo都出來了,暴露年齡囉~(誤
有時候有些人爭議題其實目的不是想要答案...
所以可能看到被j大輕易破解的答案就只好不小心忽略拉
臺灣的牡蠣 跟美國東岸與歐州的基因比較相像 學名 Crassostrea angulata, 而不是像樓主影片中提到的美國西岸華盛頓州的 Crassostrea gigas 這裡的朋友 如有去葡萄牙或美東遊玩 大概會發現牡蠣的大小只比臺灣的大一點點 煮後也會縮 而且是縮很多

美國西岸華盛頓州常見的 Crassostrea gigas 其實也是外來品種 在地的是一種叫 Olympia 的牡蠣 產量稀少 常剛上市就賣光 學名 Ostrea lurida 這也是一蠔肉小 大小類似臺灣的品種 大多生食 煮就縮

西歐的牡蠣應該也是臺灣16世紀時傳入歐州的 臺灣的牡蠣是獨特的品種

各人認為不必對臺灣牡蠣煮後縮小太在意 每個地方都有每處美麗特別的在地之味 如何將在地之味做為可口的料理 對我才是旅遊的樂趣

以下是一篇關於臺灣牡蠣的學術論文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036096/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