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火鍋的 蟹肉棒免拆塑膠套就能下鍋?

hercules6681 wrote:
我也是這樣!
PE耐熱不到100,如需耐100度需加入其他原料,稱為耐熱袋
PP耐熱100
PVDC耐熱140度
PC耐熱100度(但會溶出雙酚A)
PES耐熱100度
PPSU耐熱160度


這個有基本認知上的差異。所謂的耐熱溫度 釋出有毒物質的溫度

只要有溫度的上昇有毒物質的釋出 一定呈非線性上昇。

這裡指的耐熱溫度通常指的是(塑膠製品)功能(外觀變型)喪失的溫度。


所以真像是在達耐熱溫度前,多已釋出大量的有毒物質。


還要再用塑膠製品 盛or裝 非常溫(加熱)的食品嗎?三思 三思!
平安、健康最重要

tom7089 wrote:
蟹肉棒應該是日本人首創
後來才引進台灣的


+1

台灣當初還要從日本進口相關機台才會做

而且還偷料

日本蟹肉棒的組成是魚糜+蟹殼湯+色素

台灣蟹肉棒的組成是魚糜+香料+色素



唉~~~~~~~~~~~~~~~~~~~~~~~~~~~~~~~~~~~

想當年到底為何要加入餐飲飯店業

搞到吃火鍋都不敢吃火鍋料了
塑化物 高溫下都有安全疑慮 還是別怕麻煩

而且火鍋中有很多酸鹼油性物質 化學變化下很難說很安全

免拆塑膠套就能下鍋
免拆塑膠套就能下鍋
免拆塑膠套就能下鍋








;;; 你相信就好
我都會慣性的拆掉再吃耶!
superparis wrote:
請問火鍋的 蟹肉棒...(恕刪)
以前在國外電視上看過蟹味棒的製造過程。

將一堆的蟹肉(但這是加拿大,是真的用人家不要的蟹肉;當地人少吃所以便宜+魚漿及高湯去做的)加壓後,變成一大片有厚度的蟹肉,然後像香腸一樣地灌入塑膠膜內(就是現在大家的討論的塑膠)。

接著用蒸氣加溫(之前的樓層有大大說是用水煮,不知是否每家廠商都不同),接著冷卻,再裁成條狀。

加拿大的,吃起來很嫩,可以看到或吃到是由短絲(約三公分左右)高壓而成的蟹味棒,汁多也帶有海鮮的香甜(限本土大賣場,非一般華人開的),台灣的不是。

(加拿大還有一種是沒裝入塑膠袋的蟹味棒,台灣好像少見,當時都買那種的,真的吃得到蟹肉)

但應該相同的是(如果前面大大講是台灣一般的製程),蟹肉棒都先入塑膠包膜後,再高溫加熱而成的。

加拿大的電視有說他們的是耐熱材料,但台灣的,我就不知道了。

塑膠耐熱溫度是沒太大意義的

因為一堆毒素在一百度以下就可溶出,遠比耐熱溫度低很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