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vinko wrote:很多民眾可以接受一塊一兩百元的麵包卻無法接受一碗 30~50元的肉燥飯一個只能滿足你口腹之慾 一個能讓你有飽足感差別卻這麼多...(恕刪) 你想太多...1-200塊麵包先別講成本...已經跟滷肉飯差很多了也不是有錢有閒...大家都吃的起...當一碗25塊滷肉飯變成50塊....你想一個便當要變多少錢.....100還是200....對中下階層民眾怎辦...你想會不會太殘忍.....
想太多了吧.....颱風天時,水稻一整個收成不好漲各一斤5元,別以為都是農民賺去的,都是大盤賺去的周遭居民都是種稻的.....大家都在叫苦連天.....這不過是大盤在那邊喊做生意的,本來叫的量就比一般家庭的還多一袋米30公斤=50台斤,米也有分好壞像量販店或是超市賣的三公斤,都比做生意用的一台斤多了快10元光那包裝,就要多5元了吧,還有現在油價又貴.....全都把你算在內....在怎麼漲價,也決不是農民在賺,現在肥料漲的兇補助又少.....現在台灣米大部分都出口,但是量少......進口的比出口的還多,造成原本台灣的米漲價.....這樣農民會有賺你會相信嘛@@
tappy32 wrote:再告訴你們....原...(恕刪)</blockquotetappy32 wrote:再告訴你們....原...(恕刪) 去年才到30而已勒,現又漲到35了喔到了端午又會漲一波,每年都這樣主要的原因,台灣現在種糯米的也越來越少但是吃的也越來越少,但是價格卻變相越漲越高這就怪了....不是大中盤從中插手價格說什麼我也不信
不過就是每公斤漲二元?一包不過就是多了120元對農民而言有很多嗎?我只記得我高中以前米的收購價每包(100斤)都有一千元以上但自從加入WTO後,就再也沒超過1000了大學,碩班,當兵及第一份工作都不在家裡,所以比較不知道價位,但,這幾年返鄉工作,我們家賣出的價格還是沒高過1000(農會收購的不算)...試問,這幾年除了3C會一直跌以外,有什麼不漲的?如果說做生意的因為成本上升就可以調整售價,那這幾年因物價調整造成農業生產成本的增加農作物價格調整,那也只是剛好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