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stick wrote:我只能說報導不完全...(恕刪) 成本問題,如果進口茶葉和台灣自產茶葉一樣成本甚至更貴,那何必進口....商人如果棄本國茶葉不用,用進口茶葉,品質是能好到哪?一杯飲料才多少錢,不要拿中上頂的品質來比,這道理每個人都知道。
聾子聽啞巴說瞎子見鬼 wrote: 成本問題,如果進口茶葉和台灣自產茶葉一樣成本甚至更貴,那何必進口.......(恕刪) 認同 / +1票。再舉另外 2例, 台灣地區坊間大部份的『米粉』及『地瓜粉』... 真正是 100% ~ [白米] 磨成粉 / [台灣蕃薯] 乾燥磨成粉?????拜託, 大部份的米粉成品, 是進口玉米粉拌漿射出成米粉形狀乾燥而成的。再者, 真材實料的地瓜粉, 由地瓜乾燥而磨製而成, 幾乎沒有販售廠商要收購 (直接進口印尼的樹薯粉取而代之較便宜), 有哪位傻瓜農夫要先行曬乾前置處理, 等待廠商蒐購販售??? 不如將收成的蕃薯契作綁售給全家便利連鎖店, 較能回收而且存活著繼續下一期的栽植... 講白點, 真材實料的『地瓜粉』, 在台灣地區想要買... 已近乎絕種狀態。敝人絕對支持茶飲文化及優良傳承。 殊不知 2009年新加坡APEC高峰會的各國參與代表領袖之伴手禮, 即為『日月潭高山烏龍茶』和『東方美人茶』之組合。 但僅限於 2009 ~ 2010年那幾批而已。會不會喝得出來, 這需要茶飲文化整體帶動提昇, 也需有心民眾支持; 但是茶商卻帶頭當一沱屎.. 破壞茶飲內涵~ 不值得同情也應該被唾棄, 如同頂新 / 魏家飲食集團。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