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買糖果店 wrote:你是用那家的豆漿機?...(恕刪) 我用瓦斯煮豆漿,每次都會經歷「泡泡大溢發」過程,我只是無法理解這種「猛烈的大溢發」如何能經「自動化」而消失不見?這種「猛烈的大溢發」是煮豆漿一定要有人顧的主要原因,有些營業級的豆漿店為了「降低人力成本」,就摻入「消泡劑」,一來不需人顧,二來泡泡不會把鍋子沾的到處都是,省了清洗人力。(大家都懂降低人力成本,不是嗎?)期盼同時具備「瓦斯煮豆漿」與「豆漿機煮豆漿」經驗的前輩不吝跟大家分享心得。當然,更希望有「瓦斯煮豆漿」經驗,後來投靠豆漿機的先進跟我們分享心路歷程。
黑豆漿 wrote:感謝提供連結,溫度增...(恕刪) 很久以前九陽還在賣透明機身的那台舊款賣場都用那個展示,因為很好玩所以都在那邊看著那個泡泡反覆起起落落後來看了文章才知道,要不然光看他們DM也看得不是很懂再想想,之前覺得為什麼那麼大的壺只讓我煮大概一半應該就是為了有空間讓泡泡上去不會噴出來吧(這是自己推論)很久沒去HOLA,不知道他們現在展示是不是還用透明那款不然您可以去看看,那個泡泡上上下下還真的挺有趣的
愛買糖果店 wrote:怕吃到基因改造的豆漿...(恕刪) 我以前學到的分辨方法黃豆肚子上有一顆點如果是黑的那一定是基因改造非基因改造或有機的應該會是淺淺的灰色如果有機會看到豆漿店作豆漿的過程(通常看不到)看一下他用的黃豆的那一點黑不黑就會知道了我個人是覺得雖然一定也有堅持用非基改的黃豆作豆漿的店但是大部分豆漿店在成本考量上,應該都會使用基因改造以前有問過豆漿店,他是說他用的是比較好的選豆,他不知道是不是基因改造不過後來才知道,選豆其實是一整船大宗進口的基改黃豆裡篩選出來品質比較好的所以即使是品質比較好的選豆,其實也還是基因改造拉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雖然我本著吃了不會馬上葛屁就沒關係的理念但是豆漿是全家人連小朋友一起喝,我還是傷了口袋裡的小朋友自己買有機黃豆回來打啦
就成本效益來看,自己動手做所需花費的成本(時間、金錢、效率...)一定比不上以商業目的的大量生產,但是好處是食材來源清楚,可以隨自己喜愛調整食材與口味,當然還有DIY的樂趣與成就感!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明明外面有$59元便當,但是媽媽們還是要上菜市場買菜,費心準備晚餐給家人們吃的道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