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一盒60元的蛋,很大顆很白(大小不一),打破時殼很薄脆,蛋黃很小,不堅實容易散
有小孩之後很少買低於100的了
全聯一盒120元的蛋,蛋小顆一點點,殼比較厚實,蛋黃不易散
吃起來感覺比較香一點(蛋腥味)
親戚家自己養的雞,以一般農料行的飼料在鄉下放養,完全沒用藥
偶爾會寄上來分食,蛋小顆,殼很硬厚,蛋黃相對比較大蛋白少,打蛋花時會明顯感覺不好打散
口感跟120元的接近,但是小顆很多
傳統市場的蛋行,基本上我只會買比較貴的,而且會混著買
多種顏色跟烏骨雞的蛋(淡綠色),吃起來也是還不錯
一個原則,比較貴的蛋都不大顆,殼都比較厚,蛋黃偏小比較扎實
至於實質上差在哪? 見仁見智囉
即使有標章,有履歷,不信的人也是說那個花錢買就有了,不是嗎?
產平價雞蛋的雞群們生活環境上頗惡劣,好幾隻雞擠在小小的籠子裡,還會用燈光讓雞群對時間有錯覺就頻繁下蛋、使用的飼料成分也相對差
產高價雞蛋的雞群生活環境就好很多,自由活動、營造貼近自然的環境、使用成分跟來源較好的飼料、讓雞群順應自然作息
去比較產出來的雞蛋,蛋黃飽滿厚實度、整體蛋黃蛋白大小、蛋殼硬度都有非常明顯差異
營養成分分析檢驗後確實高價蛋是比較豐富的,除了可能因為大小厚實關係讓基本蛋白質那些比較多外,又多了很多微量元素
當然一顆蛋對一天下來的整體營養需求占比不是大宗,而且商業考量上這兩種的存在都是無可厚非
就端看個人需求喜好吧。我自己是願意買略貴一些雞蛋,Jamie Oliver那句:買蛋時想想那些雞啊~不開心的雞生的蛋會好嗎? 給我很深刻印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