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細節留意一下, 水餃會更好吃...
1. 選鍋:
要選口徑大的鍋子, 高而窄的鍋子水餃會上下擠壓就破了.
水量則是確保水餃可以自由游泳的水量...
炒菜鍋其實就非常適合煮水餃.
2. 攪拌:
水餃一下去都會沉在鍋底, 用大火你不理他5秒鐘就黏鍋.
如果選炒菜鍋, 也比較容易攪拌.
攪拌方法用大湯匙或是大撈杓在鍋邊慢慢的製造漩渦,
切進去的角度就好像要撈起水餃一樣,
杓子切一半不拉起而是延鍋邊順時鐘(右手時)慢慢旋轉拉水,
讓水餃跟著音浪一起流動~
不用一直轉, 拉個2-3次後慣性可以讓水餃繼續游個十幾秒,
等停了可以過幾秒再轉一次.
之後水開始產生氣泡就可以不用轉了...
(如果你冷水煮, 你要攪拌的時間會是熱水的2-3倍, 母湯喔....)
3. 加水:
這個動作很重要, 不是整碗水直接倒進去, 可以用湯杓像是澆花一樣的均勻撒水.
水是讓皮收縮用的, 不然煮出來的水餃容易有空隙皮肉分離, 所以水務必澆在皮上面...
有一招更均勻但必須小心, 用漏杓的孔洞過水, 變成花灑...但是水倒太快會潑出來...
可用大湯杓舀水慢慢倒在大漏杓上....
4. 起鍋判斷:
通常是發生在加兩次冷水後, 發現水餃明顯變大, 就差不多熟了...
當然保險起見還是試吃一顆...
5. 起鍋:
起鍋一定要用大撈杓, 撈起來拉個兩下, 徹底的斷水,
不然之後盤底都是水, 你前面煮再小心都沒用...
盤子也要選盤面大的, 不要讓水餃疊在一起.
如果沒有立刻吃就像店家那樣澆香油, 搖一下盤子讓油均勻分佈以免黏盤底.
兔貴肇朋:本人所發表和回應的文章,都是晚消化,本人不對其導致的結果承擔任何責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