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第一次看到用脫脂黃豆片做的醬油,滿妙的
這脫脂黃豆是美化過的名字,
脫脂後的黃豆片,事實上就是soybean meal ,
正確的中文名稱叫做黃豆粕(不是黃豆粉,一定要說是"粕",因為是取油後的下雜品)
黃豆要脫脂取油通常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傳統的壓榨法,用機器產生高壓壓在黃豆上,把油擠出來,
壓榨完後的殘渣,叫做豆餅,
因為有經過高壓擠壓,所以黃豆經提油後的殘渣就成一個很硬的大餅狀(而不會是片狀的)
黃豆現在很少用壓榨法,因為取油率及產量都不高,也耗能
而很多高價的油品,例如高價的冷壓初榨橄欖油EVOO、苦茶油、冷壓初榨椰子油等等,依然使用壓榨法
另一種叫做溶劑萃取法,簡單說就是把黃豆粉碎、脫皮後(黃豆皮常拿去餵牛),用化學溶劑(己烷)跟黃豆中的油結合,然後把油帶出來,接著,再利用蒸餾法,把油跟溶劑分離,然後經過脫膠(脫下來的膠就是卵磷脂)、脫酸、脫色、脫臭的過程,最後就變成我們常見的大豆油
而那些固體的殘渣,就是黃豆粕soybean meal,
因為這方法的第一步驟有粉碎、脫皮,所以這黃豆粕是片狀的
意思就是說,這醬油是拿溶劑萃取法後的殘渣當作原料,做成的醬油
這黃豆粕有很好的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約為42~48%(不同的黃豆品種及提油過程而有差異),剩餘的脂肪大約5%左右
顏色依產地呈現黃色到褐色,最好的顏色是黃色褐色中間色,
因為這算是提油後的殘餘廢物,所以價格滿便宜的,一公斤大約在十幾到二十左右
這黃豆粕通常... 大概比例是99.9999~%是拿來當作動物飼料的蛋白質原料,例如給豬吃、給雞吃、給牛羊吃....
我還第一次聽到拿來當作給人吃的再加工原料,不能說不好,但...真的...滿"妙"的
-----
基本上,我還算有點專業知識,也還有點小錢,
我是不會買化學調和醬油跟這種黃豆粕釀造的醬油
我也不會用化學提取製成的的大豆油
至於大家要不要拿來吃,那就依照自己經濟狀況來決定
我覺得,除非少數的惡意犯法行為,這世上沒有所謂的黑心食品,而是"一分錢一分貨"
那會不會危害健康? 大部分的狀況是不會啦(端看一天要喝多少醬油?)....
所以,我已經告訴大家實情了,剩下的就自己決定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