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煎蛋打散與不打散

延伸, wrote:
沒錯就是知道不同,...(恕刪)


看個人口味這是很主觀的,實用性為第一,口感、口味第二,
比方三明治+sunny side out根本不行,
還有需要考慮食材本身的口感做調整。

比方配飯,飯本身食材是濕的,也有其他配菜,那荷包蛋兩面煎吃起來也不太差,
如果是歐式麵包切片,麵包本身表皮硬,又配上硬硬的蛋就不能創造不同口感,
所以用小火做 scramble eggs, 或是奶油蛋,讓油脂融入蛋中,然後煎半熟金黃色。
美味本身是營養跟口感的平衡,而歐式麵包(澱粉)油脂含量少,皮硬,
做 scramble eggs 加奶油彌補麵包不足的油脂,然後煎的很剛好快熟,就會很美味。

所以你蛋要應用,要考慮到食材含水率,含脂肪率,硬度口感,
然後在用蛋去調整。

蛋打散的主要考量,因為蛋黃蛋白需要的溫度不同,
打散可以讓蛋白蛋黃交融,達到最好的平衡點,
可以控制溫度在 67度左右,口感很好,
而煎蛋有一個加熱的黃金窗口,太低或太高都會導致口感的不同,
台灣常見的是煎太熟,根本變成蛋粒,因為蛋看起來快熟的時候,
就算瞬間離鍋,鍋子熱量還是很高,而蛋本的溫度也會讓熟度更高。

蛋白與蛋黃具有凝固性,蛋藉著加熱可使其所含的蛋白質凝固。
通常蛋白在62℃開始變性,65℃無法流動,約70℃完全凝固成塊。蛋黃的變性溫度較高,
蛋黃在65℃開始變性,70℃失去流動性,但不會馬上凝固,而是要等一段時間。

為了更良好控制溫度,光 scramble eggs 就有許多不同作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9r-CxnCXkg

不光是煎蛋,口感在水煮蛋上也有很高的影響,
不信你試試看,炸醬麵上面加一顆 porch egg,蛋白熟蛋黃生的水煮蛋,
然後把蛋打開,蛋汁會流然後包覆麵條本身。
延伸, wrote:
還有我覺得荷包蛋好吃要油多大火爆煎...


那是梅納反應。

如果再考過的乾麵包本身就有梅納反應,在加上硬硬的梅納反應煎蛋就不會好吃,
回到料理本身是個平衡,廚師的工作其實不是猛彈樂器的演奏者,
而是指揮家。

Ahau05 wrote:
除了口感不一樣之外,打蛋多一道手續較費工


不一定,需視狀況。

以前在部隊當伙委讓伙房兵煎荷包蛋,個個愁眉苦臉。他們最喜歡白煮蛋,其次是炒蛋。

延伸, wrote:
我的意思是例如做一個三明治加蛋,那蛋是打散煎還是荷包蛋…分析差異!?...(恕刪)

荷包蛋吃時蛋白蛋黃有2個口感
打散煎就是炒蛋,一個味道
三明治加蛋也不知什麼時候開始
小時吃的三明治從沒加蛋的,荷包蛋,蛋皮,都沒有.
總匯三明治,雞絲三明治,培根三明治,火腿起司...
都不放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