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廚刀之挑選

firefalcon wrote:
陶瓷刀, 就實用性而言如果追求的是「鋒利、不用磨」那多買幾把便宜的刀還付贈可以砍、剁、不怕骨頭魚刺的優點

...(恕刪)


f大看你那麼喜歡剁東西...這邊推薦你一個好物-台中建成特金豬腳刀(高雄登和興的只用特銀),
刀背夠厚、刀身夠重,
專門用來對付豬腳(相比一般文武刀只能剁雞腳),
看你是要剁辣椒還是雞腿都行~
價錢也不貴...一大張以內有找!


一般中價位的魚生刀,
專攻三合鋼的〝藤次郎〞、〝正廣〞就不錯用了...也不需要叫學徒直上〝有次〞吧!
(題外話...築地場外那間〝正本‧秀〞的東西跟本比不上〝正本總本店〞。既然都到東京了那去趟日本橋-木屋(KIYA)買把刀吧...)

如果是用來收拾魚的出刃包丁:東京築地杉本(其實它7號中華包丁、210mm牛刀更有名)、正本總本店、堺孝行、源昭忠、源泉正、重房(刃口易崩)、京都有次、一竿子忠綱(手工打造木柄柳刃一把最貴賣到21萬日圓)、木屋(KIYA)-義久...各有追捧者。

一把300mm櫸木柄柳刃,好一點的要價大約就10萬日圓了...

f大若是喜歡便宜又不需磨刀的...其實可以考慮這個:
http://www.amazon.com/Pure-Komachi-Series-Chefs-Fuchsia/dp/B0029XHQXK/ref=cm_cr_pr_product_top

朱八屆 wrote:
f大看你那麼喜剁東西...(恕刪)

請問一下八戒大大,日系刀不熟的話是不是買大廠刀比較划算,像旬有一把5mm 厚的柳刃,長度也有300mm,
而270那把比較薄,比較不划算。。。。您覺得呢?
亞馬遜買也不過7000左右,而牛刀的部分買藤次郎閃光270mm,這樣的搭配應該不錯
出刃我是推雅 5000s 硬度太高的刀對付骨頭也沒多大優勢
請問這樣對於日本料理學習者算不算不錯的推薦?
小弟覺得買日本刀 買本燒太貴,買最上又很痛,買層鍛渦流也不便宜,請問我這樣推薦洽當嗎?

也謝謝您幫我擋刀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請問一下八戒大大,日系刀不熟的話是不是買大廠刀比較划算...(恕刪)

(是"八屆"...不是"八戒"......Orx)


日本料理師傅重視磨刀,
所以奶大你先準備1000號、3000號磨刀石各一塊,
然後開始好好磨吧(新手3天就要磨一次刀啊)~

真有心要去作日本料理,
先從京都有次、正本總本店5萬日圓左右一把的刀入門吧(二手價也不錯),
以後有能力時再直上〝幸之祐、一竿子忠綱、關住唯知郎、堺孝行-紫電〞。

有800年製刀歷史的岐阜県関市名產-Misono UX10 210mm瑞典鋼牛刀你有需要就存錢買(大約1.7萬日圓,有氣槽設計的貴上不少會超過2.3萬日圓),錢不夠就選藤次郎粉末鋼系列。
另外...牛刀買超過210mm的那麼長...是要切〝嗶〞用的嗎???

[話說鄉民都是30cm起跳的......]

(p.s)
就連歐洲著名的〝法國藍帶廚藝學院〞它主廚刀標準長也只有230mm,實在是不知道一堆人買長刀是要幹嘛用的?(切大西瓜嗎?...那買把幾百塊的西瓜刀來用不是更利索?!)
插花一下,我手上有一把旬的elite系列主廚刀,不知道這把等級到哪?
樓上說的是這種東西嗎?
210mm的話, 我手上給老媽耗損用的global牛刀都240mm了...
這把330mm舊版木柄的用途更廣...,
長刀要做什麼? 柳刃動不動就是270mm起跳的原因是什麼? 想想就知道了.
刀子鋒利度最強的時候不是直刀, 是滑刀.



青一鋼, 紋鍛鍊片刃青波打, 切付 9吋. 雖然號稱萬能包丁, 不過某種程度上比陶瓷刀更嬌貴, 當柳刃+薄刃來用比較適合.
每天要切那麼多蔥花蔥絲甚麼的幹嘛不用食物調理機?
應該快上N倍

朱八屆 wrote:
f大看你那麼喜歡剁東...(恕刪)

所以阿, 一般家庭主婦有多少比例會用滑刀的方式處理食材?
陶瓷刀適合直刀直上直下的操作方式嗎?
所以"一般家庭"是否真的這麼適合使用陶瓷刀?
我認為假掰炫耀的成分比較多...

如同我前面說的, 陶瓷刀是個好素材, 只是它的缺點足以掩蓋它的優點了...
f大的那把〝堺一文字光秀〞9吋刀確實是魚生用的好物......佩服!

在大阪沒有人會不知道這名刀的!(因日本當地許多知名料理長都是用這牌的刀)

它為何有名呢...據說有個故事:
因為它實在是太利了,
所以餐廳的廚師們都喜歡用這刀切切切,
當然難免會切到手,
刃口鋒利到一切到手的當下皮內的游離神經末梢也被切斷了所以不感覺到痛~
等廚師回家後用肥皂洗手時才發現原來手有傷口,
且過沒多久傷口它就癒合了!(編按:會不會太誇張?......Orz)
朱八屆 wrote:
f大的那把〝堺一文字...(恕刪)

有沒有用過解剖刀? 那個鋒利度才叫恐怖.
連不會拿刀的國中生拿洋蔥切下去, 放到顯微鏡下一看, 整個細胞組織都完完整整的沒有擠壓痕跡.
這樣應該就知道為什麼我之前強調五千甚至一萬號以上的磨刀石對鋒利度是有實質影響的.
刀刃上的鋸齒越少, 切下去的切口越平整--手被切到好得越快.
之前時常切到手的年代, 確實是可以做到被切到, 把傷口壓住五分鐘後黏回去的經驗(當然, 繼續亂動就裂了).
個人淺見,一把刀的價值在於硬度、韌性、刀身比重平衡、和手把握感上
如果單純只以硬度來說,當然是以陶瓷刀為優先,F大講的幾個月之後鋒利度會慢慢消耗這是一定的
像我媽來說,他只用鈍刀(沒辦法老人家,反應慢怕切到自己)其實來說很多人的用刀習慣不好也是個問題

例如中餐刀直上直下,整個刀刃的面積都碰觸到覘版,當然很快就鈍掉(八屆大介紹的陳枝記片刀我有一把,剛磨好絕對鋒利,那個硬度我只能說您就天天磨刀吧!)假如切割到一半用劃的,我相信刀子利度的保持會有相當的延長,很多人切完用刀刃在覘版上刮來刮去的,在神的刀子也沒用

我個人的淺見家庭用,隨便一把所謂的文武刀,還是西式得主廚刀就夠了(老刀為主,因為刀背夠厚)
因為能切能剁,處理所謂的雞鴨魚肉都綽綽有餘

而職業廚人來講,有人喜歡高碳鋼的極致鋒利度,有人喜歡不銹鋼得容易保養
假如不是日式料理職人的話,我真的覺得不銹得容易照顧多了

我的建議是,不會磨刀的婆婆媽媽姊姊妹妹,買把西式主廚刀或者中式文武刀,磨刀棒還是磨刀器拿起來隨便磨一磨,一年找個固定時間,進刀鋪修一修就好了(我相信沒有人會買個十把刀,不利就丟這樣的做法吧!)

刀子的鋼材、切割角度、主角度次角度、刀身比例配重和手把握感
樣樣都是學問,說真的台灣還真找不到個論壇討論這些東西(我都得跑去大陸)
大家良性討論不是很好嗎?何必咄咄逼人!?

PS‧SHUN我有一把TDM 15公分水果刀,老頭那邊有專門介紹網頁可以看一下,我的感覺只有適合和不適合的工具,看是使用者有沒有適應它吧!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阿!!!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