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缺雞蛋,更顯的雞蛋更好吃、必吃,一天沒吃雞蛋活不下去了!
那段期間因雞蛋日産量確實略有不足,雞蛋價格也逐漸地飆升至每斤百元左右。
呼天搶地,不想活的民眾更多了!
為拯救這群人,政府只得緊急進口雞蛋,彌補年初以來,國產雞蛋産量的不足!
但當貨架上擺滿了雞蛋,蛋價也變便宜了,民眾安心了,不屯雞蛋了。
但便宜又充足的雞蛋,使得雞蛋好像又變得沒那麼好吃了,蛋的總銷耗量,也些微降低了!
進口蛋降低了雞蛋的價格,也讓民眾安心了,但若依原先估算的量進到市場,就會讓蛋價降低到換成蛋農出來哭訴。
因此,只得讓進口蛋庫存過多、去化不了,超過保鮮期,做成肥料!
5400萬顆雞蛋算很多嗎?
統計下來,平均每個台灣人分不到2.5顆,據統計約是台灣雞蛋不到三天的消耗量!
據報導,台灣雞蛋日產量約兩千萬顆,年總消秏量七十億顆,每人年均雞蛋消耗量約三百顆!
rockliang wrote:
陳擊中任內最大的問題...(恕刪)
對手那麼弱,這次真的躺著選都贏….
全台灣都知道,3卡篤,4卡篤綠營都是躺著選
就那3個候選人不知道!?
別色就算了,同顏色還自己在搞分裂
rockliang wrote:
陳擊中任內最大的問題有二:一、任內在野黨說可能會缺蛋,他置之不理,甚至說別人危言聳聽,還有側翼助陣,結果真的缺蛋了,他只有一個方法撒錢~
二、撒錢要用在對的地方,用在幫助國內雞蛋產業升級,而不是又花大錢,去國外遠自巴西買蛋,結果回到國內,不但蛋快過期了,快臭掉了,甚至還要花錢銷毀~
自從民選總統後,政府就不再做長遠規劃,畢竟要有立即的績效才能在下次繼續勝選。
人民要看到長遠規畫,也只感覺花了大錢卻沒有立即的進步,也造成政治人物要速效的習慣。
這可從您提的第二點來看:
就要大選了,若選擇產業升級,無法立即的解決缺蛋問題,缺蛋會起民怨影響選舉,因此就算陳想要根本解決,他的老闆可不想。
而花錢買蛋是個速效的方式,且對"大家"都有"利",民眾有蛋了,民眾認為政府能幫民眾解決問題(殊不知缺蛋是政策錯誤引起),進而繼續支持政府,然後某些人也從中獲利了。
如果我們的國民不那麼搶蛋,要求部長下台負責,要求執政者提出往後不會再次缺蛋的政策,並監督政策的實行,台灣絕對是個先進民主國家。
想要政府好,應該不分黨派的監督政府,不求速效只求根本絕決問題。
民選的特點就是:
什麼樣的政府就是反映什麼樣的人民,反過來講也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