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加一般便宜的豆麥醬油,如果用純釀造的黑豆醬油味道會更好。
調味料大概也只有蒜頭和醬油還有糖。
外面店家會用什麼好料我是不信啦,光是白豬要壓騷味就要把口味弄很重。
醬油也只會是營業用超死鹹那種,



以前看到有人在魯的時候, 順便加入控肉、雞蛋、豆乾、雞翅、雞腿、貢丸、海帶等.
個人的經驗, 控肉完全沒問題, 較無腥味的雞蛋問題也不大, 不過豆乾、雞翅、雞腿等等.
那最好是要先用蔥薑或蔥蒜, 過水一陣子, 去掉豆腥味和雞腥味, 否則魯肉容易走味.
這些配料, 他們入味不是靠煮的, 而是靠浸泡. 我們家庭自己做, 一般一鍋都吃三五天.
像南部的肉燥, 上品是梅花肉, 其次是胛心肉(要拍打過), 假如不是現吃, 熬超過3 個小時, 也有放點碎豬皮, 增加口感.
不過每個人的口味不同, 這只是個人粗淺的看法. 總結一句, 其實選料最重要, 豆乾也有軟嫩而酸味不重的.
即使是腥味不重的雞蛋, 也要等魯好後, 才放下去泡.
陆ke wrote:
经常会自己做来吃 感(恕刪)
台灣滷肉飯主要分為南部北部兩種,
一種是瘦肉為主,另一種是肥瘦參半或者甚至肥肉佔8成,
我喜歡後者,
如果我沒記錯,後者是屬於南部滷肉飯。
我個人特別愛吃肥肉多點的,
自己做的時候都是特別去市場買肉,請肉商切腿腹肉給我。
此外,
有一種獨特口味的滷肉飯是有使用去梗的切碎香菇干配料爆香的,這個很香。
還有一種是用少量五香粒爆香的(不是五香粉),風味不同。
所以說要講台灣滷肉飯,選肉和選料是關鍵也是學問。
建議您若是要問,務必問對你要找的是哪一種台灣滷肉飯,因為真的大不同,免得得到的建議來自兩種,最後你做出的是別種。
最後,
您問的是滷肉飯,
有些人其實沒搞懂肉燥飯和滷肉飯的極大差異,你看照片跟您的不像就別多言了。
愛吃滷肉飯的人路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