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什麼煮茶葉蛋要帶殼,滷蛋卻要剝殼?

小弟的想法,滷蛋是煮熟的水煮蛋放進滷汁滷,讓水煮蛋吸收滷汁的香味,因為一般滷東西都是小火慢滷,如果放入生蛋,可能最後蛋裡面無法熟透;而茶葉蛋是將生蛋敲出裂縫後直接放進水中與藥包一起煮熟,在煮熟的過程中吸收藥包的香氣,若是以水煮蛋去做茶葉蛋可能在味道還沒吃進蛋裡的時候蛋就焦了.
茶葉蛋的滷汁太苦鹹,又會久煮所以沒去殼吧!
生蛋下去煮應該是後來超商研究出來的SOP吧!
沒什麼, 就做茶葉蛋時懶得剝蛋殼!

而且有的人就愛吃帶殼花生, 帶骨的肉
nough wrote:
有人跟我有相同疑問嗎(恕刪)

賣相問題,
如果你煮好馬上吃,
茶葉蛋可以先去殼沒問題,
但像超商有時會突然沒甚麼人買的情況,
結果茶葉蛋煮很久,
出來的顏色比滷蛋還要黑。
茶葉蛋有殼
剝殼後比較漂亮

茶葉蛋有殼攜帶更方便
茶葉蛋可以隨便擺在桌子上
甚至地上
滷蛋可就至少要個塑膠袋
蛋殼含豐富鈣質,
殻下膜含膠原蛋白。

帶殼煮,營養價值更高,味道更上一層樓,且能保存更久。

剝殼煮,氣味會少一味。


搜尋:蛋殼 藥用價值
----------------------
1、使皮膚細膩滑潤。把蛋殼內一層蛋清收集起來,加一小匙奶粉和蜂蜜,拌成糊狀,晚上洗臉後,把調好的蛋糊塗抹在臉上,過30分鐘後洗去,常用此法會使臉部肌肉細膩滑潤。

2、治小兒軟骨病。雞蛋殼含有90%以上的碳酸鈣和少許碳酸鈉、磷酸氫等物質,碾成末內服,可治小兒軟骨病。

3、減輕胃痛。將雞蛋殼洗淨打碎,放入鐵鍋內用文火炒黃(不能炒焦),然後碾成粉,越細越好,每天服一個雞蛋殼的量,分2次~3次在飯前或飯後用水送服,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痛、胃酸過多的患者,有止痛、制酸的效果。

4、消炎止痛。用雞蛋殼碾成末外敷,有治療創傷和消炎的功效。

5、治燙傷。在雞蛋殼的裏面,有一層薄薄的蛋膜。當身體的某一部位被燙傷後,可輕輕磕打一隻雞蛋,揭下蛋膜,敷在傷口上,經過10天左右,傷口就會癒合了。它的另一個優點是敷上後能止痛。
-----------------------


豐富鈣質,取代牛奶。治小兒軟骨病。

治胃痛,胃酸過多,12指腸潰瘍。

治燙傷,消炎止痛。喝熱湯火鍋,食道被燙傷什麼的。

當然茶葉蛋不會吃殼,不過熬煮的時候成份多少就會滲進去一點吧。
沒想過哈
你看到店家,滷蛋沒剝殼
你會叫滷肉飯嗎!?

你吃滷肉飯的時候,一堆蛋殼
你能接受嗎!?

你吃陽春麵的時候,裡頭有一顆沒剝殼的雞蛋
會不會覺得怪怪的!

你會把煮過茶葉蛋的水,拿來當茶喝嗎!?

你也可以單獨滷蛋
但味道似乎不是我們要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