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買鑄鐵鍋的人覺得值得嗎?

DIY LOVE wrote:
我也不喜歡厚厚的金屬鍋具,薄的金屬鍋具比較好用。
厚的鍋,加熱慢。我有一個多層金屬厚的平底鍋,開大火要一分鐘後才能煎荷包蛋,導熱能力太爛了。後來去大賣場買一個28CM的鍋寶便宜平底鍋,就一層鋁+鐵氟龍,開大火3秒鐘就能煎荷包蛋。

我哥那個有錢人喜歡買多層的重鍋,他認為貴就一定好(我不知道他始否常常做菜啦)。我討厭重重的鍋子,輕的鍋子作菜比較省力。

多層鍋具我不喜歡,導熱慢。如果要保溫?菜做好後放入保溫鍋就好啦,每天每次炒個菜還要開大火等一分鐘?我沒哪個耐心,也浪費瓦斯。

多層金屬鍋只是噱頭,可以抬高售價,還不如薄薄的單層鐵鍋來是實在。(應該會被賣鍋具的人罵吧......)


不管是厚底或是鑄鐵都有他的意義,不是一顆荷包蛋就能鑑定的

厚底鍋之所以要預熱這樣久,就是讓熱能儲存在厚厚的鍋底上,當你大量的或是如厚片的牛排等類的食材下去,不會像薄底鍋瞬間降溫,會煮飯的就知道火侯的掌控很重要,如果食材下鍋以後鍋子馬上降溫,煮出來的東西.....恩....

快炒店可以用薄薄的中華鐵鍋是因為他們有炮爐,所以他加熱的速度永遠都夠快,家裡瓦斯爐那種文火,需要營造大火快炒的感覺時,就只能用厚底鍋補足了

另外鑄鐵鍋大概也是一樣概念,不過多了一個好處,只要開鍋的時候有開好,日後也沒有太多的暴力刷洗,鑄鐵平底鍋根本就是不沾鍋,完全沒有沾鍋的機會

當然如果家裡的廚房功能只有煎蛋,便宜不沾鍋確實是完美的選擇
我是買staub~一大一小
大的有做過燉肉、咖哩、煮火鍋、牛肉麵、番茄海鮮鍋、鮮蝦粉絲煲.....很好用阿~很保水肉很快就燉爛
小的就是純粹拿來煮飯用~真的跟電子鍋出來的差很多~超好吃
所以我覺得很值得
NTB139232

您好,可以請教您買的尺寸嗎?尺寸選擇障礙中,感謝

2021-06-02 18:12
買過lc的鑄鐵鍋,除了好看…沒覺得什麼特別優點…
覺得鑄鐵鍋有點太重了
如果是女生會有點不順手
DIY LOVE wrote:
我也不喜歡厚厚的金屬(恕刪)

厚鍋是某些鍋具必然的現像。
不銹鋼導熱太差,所以裏面一定要夾導熱層鋁或銅
鑄鐵鍋因為要讓鐵能夠流進去,所以有一定的管道空間,所以會變厚。
我也是喜歡火力直接的感覺,但一般鐵鍋厚度不能低於1.2mm,不然會造成徑向導熱太差而容易燒焦。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挺拔的風中蟾蜍 wrote:
不管是厚底或是鑄鐵都(恕刪)

要大火快炒的感覺要用薄鍋。
同樣份量的食材下鍋後,不論厚鍋或薄鍋,損失的熱量都差不多,都需要爐火來補足。
薄鍋熱容量小,同樣爐具能衝上去的最高溫度比較高,更容易發爐才有快炒感。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朋友送了一個

真的很重

使用頻率不高
真平布幕 wrote:
不銹鋼導熱太差,所以裏面一定要夾導熱層鋁或銅


對,我看一堆炒鍋的介紹都是這樣講,但這點我也是想很久想不通。

如果是7層鍋,火力不就要透過7層金屬才能傳熱到炒的菜,每層金屬都有導熱係數的衰減,每層金屬都會造成熱損耗。
7層金屬的不銹鋼炒鍋,理論上導熱能力應該低於1層的鋁製陽極鍋或單層的鐵鍋。因為熱量無法穿過下面幾層金屬直達炒的食材。7層金屬造成的熱量衰減,應該遠高於單層的鋁鍋或鐵鍋才對。

菜要快熟的話,應該是
鋁合金陽極鍋>鐵鍋>鑄鐵鍋>不鏽鋼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ome/meb84eg.html

https://kknews.cc/zh-tw/home/meb84eg.html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DIY LOVE wrote:
對,我看一堆炒鍋的介(恕刪)

你說的基本上沒錯,但市場操作上卻不是這樣,各種事情都有人帶風向,講好聽就是搞行銷。
實務上來說,就是看中間夾鋁的厚度就可以決定不鏽鋼鍋導熱的速度,多層是噱頭。但多層鋼的材料費沒差很多,價格又可以推很高,你覺得廠商會怎麼操作?

實際上你引用的這個順序是有問題的:
鋁合金陽極鍋>鐵鍋>鑄鐵鍋>不鏽鋼鍋

他只看材料導熱速度就定出結果,這樣是不對的。鍋子還需要考慮實品的厚度跟熱容(量),這些都會造成用起來的感覺不同。這個說起來有點複雜,我也不曉得該怎麼分比較清楚。像陽極炒鍋材料是最快的鋁,但有薄鍋跟厚鍋,薄鍋徑向導熱不夠快且鍋身太軟,用起來不好用,所以廠商會做厚些,厚的話,鋁的熱容量大,鍋溫上昇會慢,就會感覺導熱不快,中間要取得一個平衡,這個平衡做最好的是特福28cm左右的不沾鍋(我真心覺得它有去做導熱的軟體模擬),還要不能上電磁爐的款式。
在好用的前提下,如果純粹大火快炒這個感覺來定的話,排除不好用的組合(例如超薄的陽極鍋、鐵鍋)我給的順序是這樣:
1.2mm的鐵鍋(五金行)>=特福不沾鍋>1.6mm鐵鍋(阿媽)>=陽極炒鍋>多層不銹鋼或厚鋁不銹鋼>鑄鐵鍋
這順序是以往的記憶經驗,因為陸續覺得不好用都丟了,非嚴格同場測試,僅供參考。
炒鍋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前兩者
湯鍋及三杯鍋(砂鍋)用陽極鍋
真正的砂鍋也有一個,餐桌氣氛用
鑄鐵鍋也有二個,餐桌氣氛用
玻璃鍋幾個,餐桌氣氛用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真平布幕 wrote:
1.2mm的鐵鍋(五金行)>=特福不沾鍋>1.6mm鐵鍋(阿媽)>=陽極炒鍋>多層不銹鋼或厚鋁不銹鋼>鑄鐵鍋
這順序是以往的記憶經驗,因為陸續覺得不好用都丟了,非嚴格同場測試,僅供參考。
炒鍋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前兩者
湯鍋及三杯鍋(砂鍋)用陽極鍋


對,幾個資深的老帳號也是這樣說的。(不是時事區那些專門用來吵架的帳號)

我家的骨董鋁陽極鍋的焦炭怎麼也刷不掉,想趁這次的振興卷來換鍋。老頑固講不聽打死不換鍋?我就先斬後奏。本來想找316不銹鋼炒鍋,但用了316雪平鍋煮泡麵,加熱超慢的,又容易有焦炭難刷洗,就放棄不銹鋼炒鍋了。這年頭好像也沒有鋁的陽極炒鍋了。研究了老半天,反而是最便宜的五金行鐵鍋最實用,只是開始要用大火燒掉防鏽漆然養鍋而已,加熱應該比316不銹鋼鍋快很多。

鋼刷也刷不掉。放棄了。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