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攪拌機選購經驗---進入細節

cinnamon coffee wrote:
basic recipe loaves,人家已經告訴你了。這對外國人來說,應該是做麵包的基本常識...(恕刪)


basic recipe loaves 用這個詞組去 google 了一下, 前10個頁面內,也就只有一個完全命中的單字組合。 而它的含水量也不是60%。 你跟我說這是基本常識?


截圖請看清楚。


basic cake batter .....................3x basic recipe (6 layers)
cookie dough...........................3x basic recipe (9 dozen cookies)
Yeast Dough............................3x basic recipe (10,1 lb loaves)

很抱歉! basic recipe 不是用來告訴使用者麵團的含水量。 而是用來展現該機器可以一次攪打一般食譜的3倍量。 上面那三條英文,用著同樣的字眼"basic recipe", 該不會是 蛋糕、餅乾、麵包麵團,都是使用 60%含水量來製作吧?



商用機販賣的對象,都是烘培業的菁英、高手,都是PRO級的,他們有高超的知識,對於機器的能力,菁英們了解嗎?。 商用機都要交代的這麼清楚了, 那麼家用機含混的結果,吃虧的是誰?

我願意遵守廠商說明書的規範,但是詳細規範在哪裡呢?


您在上一樓質疑我錯誤的操家用機。 其實我一開始就有提供數據,我應該是沒有過度的操做機器。

根據 8公升那台商用機好了。 60%披薩麵團若是100%的分量, 那麼48%含水量的麵團換算可以打72%,再加上冷麵糰減10%。 那可以打在65%的分量。 我的BOSCH是打在52%的分量。 已經比商用機圖表又少分量13%了。 我真的不知道家用機比商用機,還要減少多少。 我該怎麼腦補呢? 廠商怎麼不說清楚?

另一台減量的比例更大,就不計算了。 簡直離譜。 機柱是支撐一切東西的基礎。怎麼可能馬達沒燒沒異味,齒輪還沒崩裂之前,機柱就開始裂斷? 要等到齒輪像血滴子一樣飛出來嗎?


寫個文章,分享一下失敗經驗,就是不希望有人跟我一樣陷入困境。 對很多人還是有好處的吧?

rosehui wrote:
basic cake batter .....................3x basic recipe (6 layers)
cookie dough...........................3x basic recipe (9 dozen cookies)
Yeast Dough............................3x basic recipe (10,1 lb loaves)

很抱歉! basic recipe 不是用來告訴使用者麵團的含水量。 而是用來展現該機器可以一次攪打一般食譜的3倍量。 上面那三條英文,用著同樣的字眼"basic recipe", 該不會是 蛋糕、餅乾、麵包麵團,都是使用 60%含水量來製作吧?

有去了解過蛋糕、餅乾、麵包的配方內容嗎?還是你只會做又乾又硬的山東大饅頭?

BBC有個節目,叫做保羅教你做麵包,第一個單元,就是基本麵團的麵包,看看人家的配分中,水的比例是多少
Paul Hollywood’s bloomer

rosehui wrote:
您在上一樓質疑我錯誤的操家用機。 其實我一開始就有提供數據,我應該是沒有過度的操做機器。

根據 8公升那台商用機好了。 60%披薩麵團若是100%的分量, 那麼48%含水量的麵團換算可以打72%,再加上冷麵糰減10%。 那可以打在65%的分量。 我的BOSCH是打在52%的分量。 已經比商用機圖表又少分量13%了。 我真的不知道家用機比商用機,還要減少多少。 我該怎麼腦補呢? 廠商怎麼不說清楚?

杜蘭小麥與硬紅麥的麵粉,蛋白質是不一樣的,你該看的,是Bread dough那一欄

家用機、商用機,馬達、齒輪等級不一樣,連外殼板金都不一樣,怎麼可以拿商用機減量多少的標準,硬套在家用機上。如果可以這樣套,那麼我從KA抬頭式換成小林12公升不就是換辛酸的了
cinnamon coffee wrote:
有去了解過蛋糕、餅...(恕刪)


我要用攪拌機來做甚麼東西,我愛吃甚麼, 我自己高興就可以了。

希望大家都學到了保羅的功夫。

杜蘭小麥與硬紅麥的麵粉,等我想吃它們的時候再說。 我真的不是甚麼都懂也不需要。



不能套,廠商又不說清楚。 我不滿意的正是這一點。



謝謝指教
其實問題在一般家庭的廚房都不大

地上放個攪拌機很礙眼

大家都在想一個可以放桌上加上造型可以看得

只是老外麵包是主食

可以天天自己做(像我們天天電鍋去煮飯)

自然一次不用太多的量

到了台灣,怎麼可能一次只揉300公克?

meme貓 wrote:
其實問題在一般家庭...(恕刪)


太大礙事, 太小怕不夠牢靠。 確實是很多人的兩難。
rosehui wrote:
太大礙事, 太小怕不夠牢靠

meme貓 wrote:
到了台灣,怎麼可能一次只揉300公克

一次只揉300公克可以! 選對工具可又快又好~

不然...就手工慢慢揉吧!...
今年烘焙展,因為朋友遠道而來想看攪拌機,我就陪她逛了一圈。
一樣,家庭使用者都不希望太大台,最好是桌上型,外型還過得去。

一攤逛過一攤,我問的第一個問題都是:請問這台機器,最低可以打含水量多少的麵團?
桌上型的,答案大概都是60%。包括士邦8公升。

但是朋友喜歡的是中式,水量大約在50%(還可以更低)。
看完一圈,她的首選是小林12。
不過最後沒買,買了義大利壓麵機(對於超乾麵團也有和麵功能),可以做不少中式的食物了。

我常打水分在40幾的麵團,小林12是非常輕鬆。

如果少量,水分高,才建議買桌上型。
不然有在做中式的,還是要大台的落地機器才順手好用。

Nina Chao wrote:
一攤逛過一攤,我問的第一個問題都是:請問這台機器,最低可以打含水量多少的麵團?
桌上型的,答案大概都是60%。包括士邦8公升。

攪拌機這東西,是外國人發明出來的,所以含水量的標準,就是依照他們做麵包的標準訂定,不是華人的山東饅頭的標準
Nina Chao wrote:
我常打水分在40幾的麵團,小林12是非常輕鬆

小林12公升的馬達,比別人大顆

Nina Chao wrote:今年烘焙展,因為朋...(恕刪)


說起來,這就又是攪拌機市場光怪陸離的現象之一。 再一次證明,攪拌機業界,花樣百出,資訊紊亂。

我的第一樓,所貼的商用機圖表,就是士邦8公升(首貼誤植,已經編輯更正)。

下面PDF的連結,第12頁,可以找到一樣的圖表。

https://www.russellhendrix.com/images/media/Globe%20SP8.pdf

官網的技術規格圖表。
https://globefoodequip.com/pdfs/Globe_MixerCapacityChart_Metric_%20incl%20Spiral%20Mixer%20-%20102015.pdf


告訴你士邦8 只能到60%含水量的,怕是對自己的產品規格都認識不清吧?


圖表中已經註明有 40%披薩麵團的分量。 其實貝果以及義大利麵都是低含水量的麵團。 它們(以上三者)都是不是中國人發明的麵食。




義大利文影片: 挑戰1.5公斤,50%含水量,披薩麵團。

https://youtu.be/wTdkiseeN6I

我覺得這樣還是太勉強,對壽命不利。 量太大了。
rosehui wrote:

說起來,這就又是攪拌機市場光怪陸離的現象之一。...(恕刪)




說到攪拌機市場光怪陸離的現象,就想要再自我回應一下。



再舉一例:



提供一個影片。 當中影中人除了要秀機器的大分量本領, 同時也解釋了該機器的原理。



簡直荒謬。

不知道是MARKETING給的稿(用意???),還是影中人自己的無知瞎掰。





文中第 2:42秒 到 第3:10秒 他是這樣說的: 這個就是變速箱外殼(塔柱)。 是的,這台攪拌機,實際上有一個變速箱(塔柱裏)。 我們的攪拌缸,有很重的負載在這邊,很多的攪拌物。 變速箱感測到這些重負荷,變速箱它就會轉的慢一些,產生較大的力量,來攪動這些東西,使它們混合。一旦混合了,變速箱將會知道,而開始用力量比較小,但是速度比較快的方式來轉動。









真是離譜。 把結構圖翻出來。





1. 塔柱裡面不是變速箱,而是馬達644267。

2. 644244才是齒輪機構。 稱不上是變速箱,因為只有一大一小的齒輪在裡面,沒有辦法換檔變速。 大家判斷裡面的齒輪材質。

截圖:齒輪機構







(其實,我不介意材質,只要知道管用耐用就可以了。 就是不要亂扯。)



3.變速箱無法感測負載來改變速度。 它不是汽車自排變速箱。 速度變化靠的是:馬達(該型態馬達設計上的天性,速度慢下來,扭力自然會迅速提高)。 假使,馬達只給固定速度不變化,那麵團勾也就是同一個速度(無法靠變速箱隨負荷變化轉速)。 齒輪箱在此的功能是: 放大力量,並且把馬達的高轉速,降低成合適的攪拌範圍速度。





撇開影中人的胡扯,該影片確實展現了該機器的能力。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