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早餐店的馬鈴薯泥,通常有沒有加糖?

很多食品為了提升口感通常會調味
但自然的甜味 跟 調味 通常還是分得出來
馬鈴薯 大家都吃過 若是太甜就表示有調味

無法辨別那就問一下店家
有良心就會誠實跟你說
要是甜到 不太像馬鈴薯的原味 那就別吃了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早餐店的馬鈴薯泥不是正統西餐使用的加鮮奶油
大部分都是加沙拉醬去拌的~沙拉醬本身就會甜甜的
也蠻好吃的啦

證悟者 wrote:
以前早餐都吃雞肉飯...(恕刪)


正常料理方式好像都會加入美乃滋或是沙拉醬,增加馬鈴薯口感滑順度,不過小弟自己本身做是什麼都不加,連鹽巴、糖都不加。
證悟者 wrote:
以前早餐都吃雞肉飯...(恕刪)


正確的西餐馬鈴薯泥
是要一點溫熱鮮奶 一般冷奶油 加鹽跟胡椒調味

加入後自然會甜甜的

不過早餐店應該沒這麼厚工
證悟者 wrote:
以前早餐都吃雞肉飯...(恕刪)

吃馬鈴薯跟吃白飯是一樣的意思,
既然想健康,

可以先去研究"糖"和"醣"!!
通常跟糖尿病相關的資料都有。
肚子三層非一日之饞 wrote:
要抑制膽固醇,最好的方法是每天至少一顆蛋黃(以前蛋黃被汙名化說是會增加膽固醇)...(恕刪)

完全同意. 蛋黃的汙名化真是影響深遠,
至今還是有許多人不敢吃蛋黃, 實在是可惜.

蛋的營養是非常全面的而且還是非常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蛋黃被汙名化據說是幾十年前的不周延的實驗所造成的.
當時是用白老鼠來實驗, 但餵老鼠吃蛋很難精確計量,
於是實驗人員就想出將蛋作成蛋粉再來餵食的主意,
但是在製作蛋粉的過程中高溫就改變了蛋內膽固醇的性質,
因此最後就得出吃蛋會增加不好的膽固醇的錯誤結論.
沒想到這個錯誤結論幾十年都沒人質疑, 直到近年才被平反.

蛋黃只要不高溫烹調使所含的膽固醇氧化, 多吃就無妨,
最適合的烹調方式就是蒸或水煮, 煎炒溫度高比較不好.
我個人就曾親身實驗過, 每天吃3-4顆全蛋連續吃兩個月,
驗血結果總膽固醇166mg/dl, 低於健康容許上限的200.
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48mg/dl, 高於下限的40,
好的膽固醇與總膽固醇比例達29%, 也高於建議下限的20%,
經過此次親自肉身實驗, 我吃蛋就吃得更無忌憚了.
麵包加的糖才多!!只是大部份的人不知道而已!!

yang8922 wrote:
麵包加的糖才多!!...(恕刪)

麵包一般做法依然是需要用到糖,
除非用到無糖酵母,
不然你看到加入的那麼多糖,
大多是用來發酵的,
不是真的那麼甜。

波羅麵包如果沒有外面那層黃色酥皮,
你覺得它會很甜嗎?

證悟者 wrote:
以前早餐都吃雞肉飯..
至於馬鈴薯泥,我是沒有單吃過馬鈴薯,所以不曉得馬鈴薯是不是本來就是甜的,導致馬鈴薯泥也理所當然是甜的?.(恕刪)
馬鈴薯泥對我們這少吃糖的人來說,很甜.
吃馬鈴薯條就知道,

證悟者 wrote:
以前早餐都吃雞肉飯...(恕刪)
西式早餐店主角是殺啦拉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