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47391 wrote:
而永紐公司(以下簡稱
本公司)旗下乳製品的反式脂肪皆來自於牛隻反芻過程中腸內道細菌發酵所形成,非來自食用油經氫化作用而形成。...(恕刪)
又長一知識
網路搜尋了一下,還真有相同的說法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102年11月份餐飲衛生管理會議資料http://student2.ntust.edu.tw/ezfiles/21/1021/attach/28/pta_7621_221267_18693.doc
六、2.反芻類動物腸內細菌可合成反式脂肪酸
在反芻類動物的腸內細菌會合成反式脂肪酸,所以,亦可以在牛油、乳製品中發現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攝取過多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1990年起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負面的影響受到重視,許多代謝研究發現,反式脂肪酸的攝取會增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濃度,也會降低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濃度。一般我們稱LDL-C為壞的膽固醇,若血液中濃度過高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HDL-C為好的膽固醇,可保護心血管系統。甚至發現反式脂肪酸對於血液中LDL-C/HDL-C比值升高的影響超過飽和脂肪酸。
也有許多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反式脂肪酸的攝取量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由代謝研究及流行病學的研究結果,顯示反式脂肪酸的確是對人體的健康有負面的影響,大家不得不正視反式脂肪酸存在我們日常飲食中的事實。
七、 食品藥物管理署 強化食品中 「反式脂肪」 標示管理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
為使民眾明確知道,所購買的食品到底含有多少反式脂肪,食品藥物管理署自99年起,召開多次專家會議討論後,已於今(102)年8月19日第二次預告「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方式及內容標準(草案)」,該標準(草案)修正 反式脂肪 定義為 食品中非共軛式反式脂肪(酸) 之總和,除規範所有食品應明確標示 反式脂肪含量 外,並規範 反式脂肪 得以 「零標示」 之條件為:
每100公克食品內所含 總脂肪 不超過1.0公克;
或每100公克食品內所含 反式脂肪量 不超過0.3公克。
該標準預計於102年12月正式公告,於104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我國自97年起開始實施,強制市售包裝食品皆應在「營養標示」欄位內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讓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有所選擇。
依現行「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反式脂肪 定義為 食用油經部分氫化過程所形成之非共軛式反式脂肪。
惟,考量食品中 反式脂肪,除 主要來自 食用油經部分氫化過程 形成 外,也可能天然存在於部分食品 如
乳製品
牛肉
羔羊肉
植物油 在精煉的 脫色、脫臭製程中 形成
且因檢驗方法並無法區別 反式脂肪 是來自 天然存在 或 加工製成 之形成等限制因素,故修正97年對應標示反式脂肪含量之定義。
衛生署於96年7月19日公告「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規定從97年1月1日起,
必須標示「反式脂肪」之含量,
其中對於反式脂肪的定義為『食用油經部分氫化過程所形成非共軛式反式脂肪酸』
且每100公克的食品中反式脂肪含量不超過0.3公克,得以「0」標示
為使民眾更明確知道所購買之食品是否含有 反式脂肪, 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期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於 包裝食用油 標示上明顯加註「本產品含有反式脂肪」等相關警語之適宜性。
另,對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於11月7日發布,將檢討考慮以「食品添加物」方式,規範部分氫化油脂使用及限量標準,本署亦將參考其未來之相關管理規範,評估、規劃研議訂定有關部分氫化油之使用範圍及限量標準。
反式脂肪酸 存在食品中的 最主要來源為 經部分氫化的植物油,該些油脂可被進一步用以製作成 植物酥油、人造奶油,或 餅乾、烘培食品等,消費者於購買時,可參考包裝上之營養標示,選擇適合之產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