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實驗文)模仿Heston Blumenthal的方法煎牛排!

我也按照這個方式來試試看

肉品是使用家樂福澳洲板腱牛排,兩片119
油品是使用無鹽奶油,鍋子使用黑晶爐


這個是沒有放兩天的結果,肉汁都流出來了


放兩天之後的樣子,顏色超深



煎好後再加上間馬鈴薯塊+蒜片

放兩天的牛排煎起來顏色比較深,外表也有一層硬殼,吃起來也沒有酸味
只是板腱牛排中間有一條筋好硬
整體來說有放兩天的比較好吃XDD

請問牛肉裸身冷藏兩天後,變黑的部分
有先修掉再下鍋煎嗎?

ericlex wrote:
請問牛肉裸身冷藏兩天...(恕刪)


不用喔~

外面顏色變深只是比較乾燥而已

這樣下去煎皮才會酥

兩天是不會變黑黑的 (有的話可能壞掉惹)
ENTER鍵就是我的快門鈕
JH Master wrote:
我也按照這個方式來試...(恕刪)


您買的家樂福澳洲板腱牛排其實就是嫩肩里肌

跟小弟最近買一整塊回來切的部位是一樣的

中間那條筋是一定會有 越多筋的部位越不適合做成牛排

我昨天嘗試把里肌肉從筋的中間切開後下去煎(肉變成長條狀 )

用玄米油燒熱後 一樣每20秒翻面 (不建議用奶油 因為發煙點低 溫度不夠高 而且容易燒焦)


外面黑黑的酥酥的 但裡面還是很多汁 而且吃起來沒有筋


大家參考看看 !
ENTER鍵就是我的快門鈕

linbeison wrote:
溫度並沒有向影片中可以測到45~55度大約只有30度不到,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天氣冷,大部分的針都裸露在外的原因?...(恕刪)


我用電子式溫度計(一百多元)也有幾次了,但發現我的溫度計插下去後,從2X度慢慢跑到50度(過程有十秒超過),所以我猜你的溫度計跟我的一樣,並不是即時性的(應該有別種速度比較快的)


最近買了沙朗、菲力,而且去市場牛肉攤要了牛油自己炸。
發現牛油發煙點高,因此煎牛排的時間比較短即可
橄欖油發煙點低,煎的時間就需要長一點

我以下都是,先用大火至發煙點,下牛排後,換中火煎到結束(使用瓦斯爐,不鏽鋼平底鍋)

上次用牛油,結果把沙朗煎太熟(時間四分多)

吃完沙朗接著煎菲力(有一個朋友在才有辦法吃這麼多),時間較短,熟度就比較剛好(時間兩分多)



今天的沙朗放冰箱冷藏一天多(含退冰),使用橄欖油感覺一下差別,結果一開始上盤就太生了(時間兩分多)

不得已再煎一下,就比較剛好



這次沙朗、菲力的厚度都是2公分,下次想買更厚一點
感謝寸骨大的說明,下次溫度計早點給他插下去好了XD

另外有特別注意到您的莎朗,感覺切開後血水(肉汁?) 有點多?
是因為肉的厚度比較薄還是因為靜置的時間有差別呢?

我用牛小排感覺有點太厚(約4.5c),個人覺得3cm應該會是不錯的厚度!
預計下周一再來試試看~

寸骨 wrote:
我用電子式溫度計(一...(恕刪)

linbeison wrote:
感謝寸骨大的說明,下...(恕刪)


這種煎法20秒就要翻面,溫度計早點插還是小麻煩,可以先將溫度計插在溫水預熱?其實最近兩次我都懶得用溫度計了(但也發生太生太熟情況)


我這次沙朗也有靜置五分鐘,我猜是真的太生,所以有比較多的血水(肉汁),我之前有冷藏風乾的牛小排幾乎都不會流出

這一個月來,在我家、去朋友家,使用了豬油、牛油、橄欖油,瓦斯爐強度不一樣,鍋子不一樣,通通都會影響時間,我想溫度計還是需要買一支速度快一點的,而且要長一點,我現在這支太短都會被油燙到

寸骨 wrote:
這種煎法20秒就要翻...(恕刪)


這種便宜的熱敏溫度計都是這樣,反應會拖,但好用的價格又要多一個0。
要快也可以考慮用熱電偶的,又準又快,不過價格也是不便宜。
總之,一分錢一分貨,不想花大錢就只能忍著點了。
一見真平幕,終身不回頭! 請google真平布幕!

真平布幕 wrote:
這種便宜的熱敏溫度計...(恕刪)


我又去搜尋了數位溫度計,很多都寫感溫快速,不知道會不會20秒還說是快速
還有寫溫度測量周期1秒,這我也不太知道意思

實在不會選,如果有人有經驗的,介紹一下吧
在爐子上用大火把表面血水煎乾了之後,放到烤箱用150度的溫度烤個幾分鐘,會比在爐子上強迫煎到熟來得好吃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