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實驗文)模仿Heston Blumenthal的方法煎牛排!

感謝分享
zbb3219 wrote:
小弟目前租屋在外,沒...(恕刪)

Seattle995 wrote:
好市多的加洲風味椒鹽(這超讚) ...(恕刪)


哈囉,牛肉同好,你說的是下面這一瓶嗎
看到你的推薦,我也去買一瓶,順便也買了Prime無骨牛小排,乾式熟成中,再一天就可以煎來吃


沒錯,就這瓶,很好用哦!我配牛排也有海鹽,但更喜歡這瓶椒鹽的味道。

寸骨 wrote:
哈囉,牛肉同好,你說的是下面這一瓶嗎
看到你的推薦,我也去買一瓶,順便也買了Prime無骨牛小排,乾式熟成中,再一天就可以煎來吃...(恕刪)
Seattle995 wrote:
沒錯,就這瓶,很好用...(恕刪)


謝謝你的推薦,我今天沾過了,風味果然很好,同時我也另外用了海鹽

看這影片許久,今天總算達成,但我有點後悔買的是"無骨牛小排",我買的是Prime精選,價格實在不便宜,現在一公斤1479元,因為他厚度不一,使得我今天煎兩塊牛排熟度不一樣,而且有帶筋

好一點的牛排,我本來就喜歡吃三分熟,所以這次目標是煎三分熟

這是冰凍一天半後,解凍半天後沒有乾式熟成(解凍後流出了一點點血水)
DSC09202 by 寸骨, on Flickr

這是買回來直接乾式熟成兩天
DSC09204 by 寸骨, on Flickr

煎完了,金黃的顏色很漂亮,我有插電子式溫度計,攝氏50度
DSC09214 by 寸骨, on Flickr

乾式熟成的就黑了點
DSC09215 by 寸骨, on Flickr

切開後,果然是三分熟,而且不滴肉汁
DSC09234 by 寸骨, on Flickr

乾式熟成的因為形狀比較不規則,變五分熟了(帶筋)
DSC09236 by 寸骨, on Flickr

左沒乾式熟成,右乾式熟成
DSC09248 by 寸骨, on Flickr


結論:沒有乾式熟成的牛排,其他步驟照影片做,肉汁依然保留得很好,也是好吃
乾式熟成的牛排,則是皮脆很多,而且有多一點香氣,也是好吃
我下次會減少乾式熟成時間成一天(含退冰),因為我對我冰箱的乾式熟成信任度不高,開開關關的
Costco 果然是肉食者的天堂啊!!!
試了幾次Heston的方法煎出來的牛排真的很讚!
只是需要乾式熟成的那幾天過的特別的漫長。。。。。。一次煎不完還要冷凍。。。。下次吃又要等肉解凍。。。。

最近看到了一個新的煎牛排的方法,不用解凍就直接煎,然後進烤箱18到20分鐘(275度F)
上次做了結果還不錯,成品真的很像sou vide的牛排!! 有空再上來補圖

寸骨 wrote:
我買的是Prime精選,價格實在不便宜,現在一公斤1479元..(恕刪)


寸骨大大好久不見!

偷偷跟您說

其實不用買到Prime等級的

隔壁choice等級的有時候可以找到不輸給Prime等級的油花喔!

當然自己買整塊切可以省下每公斤約100元

但缺點是看不到裡面的油花(有點像在尋寶)

如果注意觀察choice等級的牛小排裡面

有些油花較少 有些油花較多

而油花多的幾乎與Prime等級的不相上下

就連Prime裡面也有油花分布多寡的分別

所以肉食動物還是建議買整塊的來分切

我是包保鮮膜冷凍 ,解凍的時候直接"裸身架高"

幾乎不會滴下血水喔~!

ps:小弟今天要去試試便宜的嫩肩里肌整塊分切,到時候再來分享!
ENTER鍵就是我的快門鈕
zbb3219 wrote:
寸骨大大好久不見!偷...(恕刪)


Z大,真驚喜你還記得我喔,先謝謝你之前在Sony可換鏡頭版的分享,將我的相機調教得服服貼貼,讓我學習的更加快速


我下次應該不會買無骨牛小排了,應該會買沙朗跟菲力,畢竟Blumenthal在影片開頭就說了,牛排要夠厚,才不會變乾澀,比如肋眼跟沙朗

嫩煎里肌CP值真的好高阿,謝謝的你分享喔

寸骨 wrote:
謝謝你的推薦,我今天...(恕刪)


推!
Z大,拜讀完你的文章後上周末就直接去COSCO採購了牛小排,
有個地方想請教您,在影片中有提到鍋子需要非常的高溫(等於用大火加熱鍋子),
但在牛排下鍋後的火力要開多大呢?
其他地方都還算清楚這部分不曉得要怎麼控制比較好,感覺影片中的油量很多幾乎都有炸的感覺了...
週四要來試驗下,到時候再跟大家分享~謝謝Z大
這篇真的很實用,標記一下
linbeison wrote:
Z大,拜讀完你的文章...(恕刪)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