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days wrote:
您真善良。
漂白劑、硼砂、順丁烯二酸...等也非廠商可以自行添加,結果呢?
廠商貼的就絕對是真的,不可能有偽造之事發生? 呵呵。...(恕刪)
補充一下
那個純釀造標章其實這只是純釀造公會授與會員使用的標簽, 跟具體嚴謹標準制定與查核檢驗的"認證"有極大差異(是否真的有經嚴格標準的檢驗與認證, 誰都沒出面公開保證過!),且純釀造的標示本身就不是啥官方或超然具公信單位的認證.
醬油業者想取得標章. 先加入公會是絕對必要的先決條件. 弔詭的地方在於, 號稱100%純釀造, 竟然替醬油內含的果糖酸設定0.1%上限, 而所謂的果糖酸, 指的是化學醬油中的脫脂黃豆. 經過鹽酸水解後. 和蛋白質作用的產物, 而鹽酸和黃豆油脂作用後, 還會產生具有肝腎毒性的單氯丙二醇. 但100%純釀造標章, 不驗單氯丙二醇, 而且又容許果糖酸上限這不令人疑惑嗎?
日治時期臺灣醬油產業研究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096NCUE5493004%22.&searchmode=basic
2.
因為戰爭時期醬油豆麥來源不穩定,工廠時常停工待料,
蔡萬春乃採用重蘇打加稀鹽酸調配製成化學醬油,日本政
府檢驗對人體有害,曾下令禁止生產。蔡萬春認為化學醬
油本輕利重,因此不顧法令私自釀造,並在黑市高價出售
,因此發了一筆橫財,蔡萬春也因違反「經濟暴利取締條
例」,一再進出監獄,直到1945年臺灣光復才結束這種生
活。《國泰紅樓夢》p14-15
1929年蔡萬才(原名蔡萬財)生於苗栗,1941年在臺北幫
忙家人生產醬油,蔡家生產的化學醬油本輕利重,很快就
擁有60萬元的積蓄完成家族事業原始資本的積累。
http://bh.nccu.edu.tw/epapers/epaper008.htm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