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的北海道生食級干貝...聽說不建議退冰後當生魚片做法生吃
但難道外面壽司店的干貝都是每天空運?還是也是一樣生食級的冷凍干貝退冰後...經過特殊殺菌方式???
好市多賣的北海道生食級干貝如果想要自己家裡做壽司的話能生吃嗎?有人試過嗎?好市多自己賣的壽司的干貝也是冷凍退冰的嗎?
TheKing918 wrote:
好市多的北海道生食級干貝...聽說不建議退冰後當生魚片做法生吃
生食級的海鮮,
你不可能吃到像外面餐廳的那樣,
因為人家是專業在進貨和物流處理的,
這種餐廳要『固定進貨』且進到一定的份量,
若進不到一定的份量,
他拿不到好價格,甚至高級別。
因為生食級的最高檔海鮮,上船後就不能等。
且所有的級別,
都是在上船後直接決定他歸屬於哪一個等級、此時此地此刻送到哪裡價格最好,
因為,涉及到海域地理位置、市場距離、該船的路線、當時氣候。
且這些處理生食級的漁船,他船上連設備都不同等級。
好市多賣的生海鮮類,
應該是不可能給你那麼新鮮的,
印象中我記得看過一些影片介紹海鮮打撈後分類之類的介紹,
(以下憑印象說)
最高檔的是生食級,那個不會冷凍,
生食級的就是捕撈後在船上就保持活體,然後安排被送到高檔餐廳去,
每天固定時間送貨到這些預訂好的高檔餐廳,
因為冷凍過一定會凍傷的關係,就不能提供一樣的美味了;
其他次級的海鮮,冷藏送給價格次等的餐廳,
再劣質一些的,大概才是送到好市多、生鮮量飯超市,
再劣質的,就是做成罐頭了。
所以你說比便宜、比好康、比量的好市多,
他能給你什麼等級的阿?
這些是我看YouTube影片得知的。
要知道一點,
很多海鮮要遠洋捕撈才會有,這跟所在國家地理環境有關,
大型捕漁船,會因為回到自己國家太遠,
捕撈新鮮魚貨之後,直接找出價最好、且就近的國家港口販售給當地商人,
這就是該地新鮮魚貨的來源。
如果我沒記錯,
台灣的遠洋漁業,是世界捕獲量第一還第二!
我猜是因為苦差事…發達國家消費力高不願做的關係,
船上還會雇庸東南亞人士,
且這些魚貨來源,離台灣也遠。
台灣因為所處的環境屬於比較溫暖的海域,
這些海鮮送到台灣就變得比較麻煩,
日本就更適合消化這些新鮮海鮮,
以日本的消費力和人口看,需求市場也較好!
台灣的港口也有一種剛上岸的鮮貨交易,
通常都是餐廳派人去採購,
他是叫賣的,先介紹這魚貨,然後叫賣,
誰出價最高誰得到。
不過我覺得應該還是有一批先送去高檔餐廳了,
因為人家不需要等人叫賣、也固定需要進貨。
所以結論是,
-=> 你再怎麼小心處理,他都不會跟外面餐廳專業的廚師給你吃的一樣,
建議你若買了就直接當做一般海鮮,弄個湯吃吃會是舒服的結果。
PS:
曾經FB社團團購過一個也是生食級的生蠔,
收到後因為要找食譜學怎麼處理,好讓我邊做邊看,
就先放到冷凍庫,
然後因為是放到冷凍庫,
白癡的這一步…就把這等級的食材搞到失去意義了=="
後來,又因為解凍後,那個味道我有點受不了,
又去找了去腥的方式,
搞到後來直接丟掉,
整個就是花錢體驗一個過程全做錯的經驗!
(要丟都怕他味道增加,要包一包放回冰箱繼續冷凍等垃圾車來==)
其實我當時…連收到的東西新鮮等級都不知道,
只記得退冰就聞到我最怕的腥味,開始了恐懼。
我學到什麼?
本來就沒在吃生食的人,或不懂生食處理的人,
不要花錢…去想這些魚貨。
PS2:
台灣的漁業真的很驚人,只是比較沒有被報導;
且他們直接在外海捕獲外海交易了,看來也沒什麼奇怪問題,
說不定,你在美國進口的啥遠洋海鮮,是台灣遠洋漁業的魚獲也不一定。
印象中,
台灣漁業在近海的某些特殊魚獲量也很驚人,
日本還有派人來學習的,
要在固定時間出海、捕撈還要兩艘船分工合作驅趕魚,
真的很厲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