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開箱】Yaxell 龍 8吋主廚刀

對於廚刀品牌認識到一定程度
就不得不提到 Yaxell
該牌系列中的高端產品 嵐 豪 甚至頂端的超豪 都是在Amazon名列前茅的廚刀



去年Yaxell發表了一款新刀--"龍"
用的鋼材並非目前主流的 VG-10或粉末鋼
而是叫做 " 氮化鋼 " 的鋼材
一口氣將硬度拉到了HRC 63!
據說雙人其中一款產線也用了類似技術
但價錢非常不可愛
得知的資訊不多 待高人指點..

雖然洛氏硬度並非選刀的絕對指標
但是以價格上來說相當親民
對於有基本刀工又想提升裝備的朋友來說
是非常好的入門選擇
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把Yaxell的刀

手邊有隻旬 剛好可以拿來參考
優缺點都分析一下
(缺點在最後一張)


2016.09.17更新
補充及更正"雙人產線" "刀柄材質"
--------------------------------------------------------

朋友託購 所以一次兩把合照



日本Yaxell官網尚未看到龍的蹤影
大概是海外先發行吧
盒裝上寫著 技術分布在聖地牙哥的stratus culinary
拙劣的翻譯..
stratus culinary似乎是一家代理商



盒內有全英文的說明 stratus culinary又出現了



崁入刀柄的部分相當牢固 有塊塑膠布條可以拉起



開箱



4.5cm最寬刀面 感覺相當有份量
是常見同級的主廚刀最寬了



右側為龍的字樣



左側標示品牌 尺寸 刀型 鋼材 製造地



龍 字深深崁進刀柄底部



3mm厚度的刀背可以說是相當厚了
不過細看整體
刀身過半處開始向內縮至最薄
這意味著厚實的刀背可以提升持刀者的穩定度
但卻不影響刀尖處薄刃的運用




不只項前端延伸的線條
自刀背向刀刃也是V字型漸縮
這樣在切較脆 硬的食材時
不會因為刀刃太厚而崩開



刀柄 口金 刀背接合處的做工就能看出細節
線條流利毛邊不能刮手感到不舒適
都是一線品牌的基本工

刀柄的材質為米卡塔(Micarta)
一種纖維加環氧樹脂的聚合物
具有防滑 耐蝕 堅固 絕緣 重量輕等優點
強度比木頭高 耐酸鹼水氣跟絕緣
工作刀首推刀柄材料
而且重量輕
使用一段時間後摩擦感會更明顯更防滑



細節之一
刀刃尾部的倒角也是一線品牌的該有表現



跟一樣為8吋的旬比較起來大上不少
刀面足足寬了1cm
但是重量卻只多了10g
旬為 200g
龍為 210g
而且重量配置做得好
不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

而且刀型完全不一樣
因為刀面寬
可以得到更多的弧度
這沒有好壞之分
端看個人喜好
但是我找這樣的刀找好久了
相見恨晚



龍的刀柄下緣做圓弧的D型
配合四隻手指頭
中間長 兩邊短



旬的D型不一樣
應該說是貼合手掌內部的形狀



一把廚刀順不順手
只有拿的人最知道
全憑喜好
刀身跟刀柄的重量配置做得好
可以讓手部舒適不少
刀身太重會讓人在使用上不靈活
刀柄重會讓刀身不平穩



砍玉米 沒啥感覺



龍砍龍蝦
也不是用砍 是用切的
刷~一聲就過了

假日工作忙 也只能拍這兩張了...


有硬度也不容易崩口
看樣子是可以操好多年
適合工作用



西式廚刀有些人會對於手指握刀的部分常常與砧板摩擦感到不適
龍 便改善了這個問題
對於常常要切片切碎等連續下刀的活來說有個優勢在




說說缺點
因為直線短
在需要用 "拉" 的刀工顯得遜色
但熟悉後是可以克服

刀刃厚
一般的塑膠刀夾會明顯撐開不少
刀夾壽命會簡短

由於弧度的關係
用習慣一般牛刀的人會覺得很礙事
入手前要三思





經過兩天假日的大量使用
回家看看刀鋒有沒有任何損傷
(只有原廠開鋒的情況下 有用磨刀棒刷幾下)
---------------------------------------------------


3cm近拍
連操兩天假日
最硬的是砍龍蝦
用刀尖下刀
回家用微距鏡檢查刀刃細節
完好如初



1cm近拍檢查



----------------------------------------------------

分享完畢
這幾天使用還是覺得相見恨晚阿
我超愛這種手感的
雖然旬classic還是很愛
不過那也是同級多把淘汰後勝出的

龍拿在手上時
感覺就是 "就是他了!"
厚實卻不感覺重
穩定度比想像高

對於Yaxell這個品牌知道的資訊還是很少
如有錯誤煩請指證
謝謝收看!

再次感謝統一木瓜牛奶及黃師傅提供專業資訊協助
2016-09-14 1:21 發佈

k1613k wrote:
對於廚刀品牌認識到...(恕刪)

真是夢幻逸品!

k1613k wrote:
對於廚刀品牌認識到...(恕刪)


雖然我不懂刀 但是好看

k1613k wrote:
對於廚刀品牌認識到...(恕刪)


真是欣賞了一把不錯的刀
新刀就用磨刀棒刷過!!!為何~~前端鋒怎麼看起來這麼奇怪~

coname2002 wrote:
新刀就用磨刀棒刷過...(恕刪)


大大眼尖發現了
這也是我覺得納悶的地方
原廠開鋒感覺沒有很細心
刀身過半到前端轉彎處角度就跑掉了
但是刀之後還是會磨的 我就沒放在心上也沒提到
使用第二天前半段有點不順
才拿磨刀棒刷過
早上切番茄比較多 明顯順暢多了
好刀!!
版大的拍照也是一絕~~謝謝分享


k1613k wrote:
對於廚刀品牌認識到一...(恕刪)
k1613k wrote:
對於廚刀品牌認識到...(恕刪)


版大不可不知,台南老頭這帥哥堪比蕭敬騰為台灣良心刀商省話大帥哥! 誤解不少!


但是10吋特價才120美金 嚇死人便宜,稅+運頂多拉到4100~4300 還是便宜許多,無可挑剔,不易撞刀

1.雙人牌有類似的東西應該要說技術類似,因為BD1 氮處理後為BD1N N=氮,所以才說氮化鋼
氮化其實活性較高的是含鋁金屬,而且過高的碳含量也會影響氮化效果(碳含量最好低於0.4%,否則氮化深度不夠)
一般氮化鋼的深度最淺可以達到30~100微米左右,這個深度剛好就是#1000磨刀石的研磨微粒的2~7倍厚 所以沒有很厚,比保險套還薄!

氮化有甚麼好處跟壞處呢?

優:氮化處理可以達到絕佳的抗腐蝕 酸 鹼 鹽水等等,你用翻譯只會得到絕佳的抗汙染而已! 硬度會提升!
因為部分合金轉變為氮化合金,就像粉末冶金會盡量讓自己本身的鎢 鉻 碳化為碳化鎢 碳化鉻 碳化釩等等,努式硬度直接跳3倍!

缺點:大部分鋼材組織會粗大,可以透過研磨塑造的效果極為有限! 我個人感覺是#5000的3微米刀鋒左右!

那麼相近的技術是甚麼!

相近的技術是雙人牌的Cronidur 30 鋼材,這鋼材應用在1731開廠紀念刀 跟平民版開廠紀念Cronidur 30 系列
因為 Cronidur 30 的碳含量才0.35左右 剛好是氮化深度最大的含碳量,所以熱處理後的組織細膩度非常棒(怪胎阿~不是一般氮化鋼)

所以沒有相同鋼材製作這回事,而是類似科技處理的鋼材製作的刀具

另外主廚刀容易跟牛刀做比較,但是這是錯誤的
因為主廚刀的背景是要處理全部的食材(鴨/雞/火雞去骨、鱸魚菲力、牛肉修清、龍蝦開背、大量洋蔥切碎),所以許要較大的研麼角度增加強度,不然龍蝦殺沒幾隻,你的主廚刀就往生了! 要切大量碎末就得依靠刀尖弧度連續搖刀,所以弧度減少了刀刃水平長度!

牛刀的背景是 日本維新後與2戰後對於洋食的興盛!
這點可以從日本咖哩的盛行與豬排看的出來!
藍帶豬排其實是美國菜,而肉排類是洋人的主食,日本的咖哩原身其實是歐風咖哩! 因為歐風咖哩的濃郁度和濃稠度都非常足夠,
當然也包括了多蜜醬與蛋包飯

不過自從禁刀令後,大部分打鐵匠為了生存大部分都改行做小五金或是菜刀了,所以對於二戰後經濟蕭條的日本來說也不太能夠進口太多被這些外來文化影響的周邊廚具,所以在有一定內需的情況下,洋包丁才漸漸走入日本家庭當中!

不過日本當地的美食其實是日本料理 燒肉較多!
所以牛刀基本上是順應料理文化的拉切延伸出來的風格,一方面可以延續日本料理習慣,一方面也可以符合主廚刀的料理背景阿

統一木瓜牛奶 wrote:
版大不可不知,台南...(恕刪)



奶大終於來啦~

我差點要把小龍刀講成屠龍刀了!
早知道先找你做功課 老頭真的太省話

牛刀這部分我不方便說太多啦
身邊一堆大半輩子只用一角牛刀的前輩
說太多怕得罪了..
交給你啦!嘿嘿


YAXELL這個品牌是日本關市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家,
都是在Amazon名列前茅的廚刀,目前在台灣已可常看到,露天也可以找到,以下有圖可參考.

37層.膳




69層.嵐






以及101層.豪






還有161層超豪



這是國外暢售很好的,這家是專功各種風格的大馬士革,而且同樣款式有米卡塔(Micarta)手柄,和一體鋼手柄2種選擇,VG-10它可以達到61HRC的硬度,因此堅硬並有著良好的鋒利持久性.大力推薦.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