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天然鹽滷豆腐好難製作-.-a

覺得豆腐真是比我之前做過的什麼布丁蛋糕還難做,

從泡黃豆開始就要注意氣候...還怕泡不夠影響萃取率泡太久又怕發臭.

泡完磨漿的時候還要注意到濃度問題,原本以為就機器設定好的,去測量豆汁濃度...

結果量測的時候又發生~濃度一下子測是10%一下子測試又是6%等濃度上下跳動的問題,

真是不知道該怎麼量測才能量測的準-.-~

磨漿完煮漿就沒什麼大問題,溫度到撈掉多餘的豆渣泡就OK了,

下鹽滷的時候還要注意到狀態,是不是下完就慢慢凝結,凝結狀況也要注意,凝結不夠就要多壓會。

充填的時候就可以觀察製作的豆腐是不是夠成功,壓的時候模具還要擺正,才不會大小歪斜一邊。

壓完切製就沒有什麼大問題,要注意到不能去碰撞到的問題~

小小一塊豆腐真是有大學問...

-----------------------------------------------
做了五天的豆腐就失敗了三次,大多是太軟不成形的問題。


2016-03-14 20:5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天然鹽滷豆腐
我也很感興趣耶~
之前聽說東部有用火山湧泉水做豆腐的

請務必分享成品喔~^^
對了,樓主提到磨漿時的濃度問題
你是用機器磨的吧,我家以前賣過早餐也用過磨漿機
磨的時候水開大開小,還有有時候豆子一下進的比較多濃度都會跳動的
應該量最後總成品就好了
需要多嘗試幾次吧
提拉美蘇 wrote:
覺得豆腐真是比我之...(恕刪)
jellyzeri wrote:
對了,樓主提到磨漿...(恕刪)


您去裕毛屋看到的豆腐就是我們做的~

他是一台大的機器有磨豆功能和煮漿壓製等功能,

所以我只能讓他一邊磨漿一邊下去測,如果要等需要的量都磨完在測,濃度值偏差太多的話..是救不回來的,

因為每天要泡的黃豆就那麼多~所以只能一開始就測

市面上目前感覺比較專業的書

就只有豆腐之書可以參考~

參考了其他人製作的豆腐製作方式又有些差異

加上凝固劑的問題 鹽滷啦石膏 又或者是什麼綜合凝固劑真的是搞的一個頭兩個大:P
之前看書好像有提到,做豆腐的黃豆品種,要選蛋白質含量高的

martinjm wrote:
之前看書好像有提到...(恕刪)

我們公司是進日本的黃豆來用,所以蛋白質含量我也還沒進到那個階級,
每天早上要關心黃豆泡得夠不夠~做前置的準備作業,
跟在主管旁邊學習
提拉美蘇 wrote:
覺得豆腐真是比我之...(恕刪)

如果用4台斤的黄豆泡水後加二桶水(磨豆漿用的桶)磨豆完成脫漿,總量以20公升的水桶為準,把剩下的水倒入鍋中等滚了,再把豆漿倒入煮滾,等降至75~80度時加入塩滷65CC加水150CC慢慢均勻拌至豆花與水分離,再放入模子成型,記住不要壓太久會變成豆干的

malman wrote:
如果用4台斤的黄豆...(恕刪)


過了一年三個月又15天,

做豆腐一年的心得

深深覺得豆腐不難製作,難做的是一顆好豆腐,最難的部分在於泡豆子,豆子泡得太過,

原本試用的濃度就要拉低才能讓豆漿變得不那麼濃稠,泡得不夠原本的鹽滷量又要拉高~

因此能夠維持豆腐質量的最終點,在於泡豆水溫以及時間的控制。

泡豆即是一種讓豆子發酵的技術~

能掌握這個技術大致上做豆腐基本上就可以如魚得水~

提拉美蘇 wrote:
過了一年三個月又15...(恕刪)

鹽滷量拉高,小心做出的豆腐會太老喔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