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麵、披薩、麵餃之類常會用到紅醬。
但食譜看來看去,都會加入"蕃茄罐頭"之類。
上次去外面上課,同學說跟義大利老師上課,老師也說有罐頭可買,就直接用就好。
自己的經驗是若少了那一罐,味道是好,但顏色、濃郁、香氣就有差。
請問有內行的大大們,紅醬作法真的是非那一罐不行嗎?
感謝!
Nina Chao wrote:
義大利麵、披薩、麵餃之類常會用到紅醬。
但食譜看來看去,都會加入"蕃茄罐頭"之類。
上次去外面上課,同學說跟義大利老師上課,老師也說有罐頭可買,就直接用就好。
自己的經驗是若少了那一罐,味道是好,但顏色、濃郁、香氣就有差。
請問有內行的大大們,紅醬作法真的是非那一罐不行嗎?
感謝!
蕃茄罐頭? 有蕃茄丁(粒),濃縮蕃茄汁,蕃茄糊,功能不同? 指的是哪一樣?
通常會用進口蕃茄罐頭,是因為台灣沒有義式料理用的蕃茄品種,味道關係,只
能用罐頭。 即使你有那品種新鮮蕃茄,一樣也是要花時間熬煮濃縮味道,用
罐頭省時味道也不差為何不用? 自己敖煮沒有佔到便宜或好處,沒有比較好。
我自己在國外買過新鮮蕃茄來做,完全沒有依賴罐頭,製作過後味道也是差不多,
所以使用罐頭,沒有可不可以,只要你時間足夠,也有條件,就可以。
蕃茄丁罐頭(粒) 就是去皮番茄罐頭,就一般簡單的加熱而已
這多數是拿來要做番茄基底的料理用,如番茄海鮮湯,或是番茄
冷湯,或是製作番茄醬汁,大多數還需後置處理,製作紅醬也可
以由這開始,但所有調味都要自己來。 若是用 prego 或是 S&W
,則基本調味就都有了,可以說番茄丁(粒)罐頭可說是前面兩
者的原始材料之一。
當然不是,番茄醬(ketchup)是調味過的複製調味醬
一般有大蒜,糖,醋等等.....
蕃茄糊(tomato paste)就是水份更少,基本上不調味,
但是是否有添加鹽? 手邊正好沒有,所以這點還不確定。
S&W STEWED ITALIAN RECIPE TOMATOES,Prego兩者差不多,要我選我選前者。
因它調味比較單純,裏面添加的香料種類我個人比較喜歡,喜歡味道自己掌控,
但是要圖的是方便?後者會比較理想。
Nina Chao wrote:
stec大大:
感謝!
你這樣說我就懂了!
因為番茄不一樣,所以味道不一樣。
我一直以為就是牛番茄啊!
罐頭是Costco賣的S&W STEWED ITALIAN RECIPE TOMATOES,朋友介紹用的。
也有用過Prego的意大利麵醬。
不知道是用那種才正確?
關於蕃茄丁(粒),濃縮蕃茄汁,蕃茄糊的用法,
不知大大是否願意介紹一下?
蕃茄糊就是蕃茄醬嗎?
找了比較常用的幾個品項稍加介紹

上排左邊
亨氏蕃茄醬
即一般使用的蕃茄醬,已經經過調味;一般用來沾薯條。
早在十八世紀左右法國的甜點師就已經發現將物品煮熟後,在玻璃瓶中填滿;並儘可能的排出空氣,該物即可延長保存期限。
亨氏本來是美籍德裔農夫,為了克服產季問題使用該法;造成了他變成大富翁的副作用。
上排中間
紅醬
標籤當初沾到水有點破爛就被我撕了。
這是一般大賣場或超市就能買到的東西,有的寫蕃茄醬;也有寫直白一點叫義大利麵醬的。
可以直接塗抹在pizza,或炒過的餡料直接加入紅醬和義大利麵即可食用。
假如要自製的話,內含成份不外乎蕃茄、大蒜、洋蔥、黑胡椒、鹽、巴西利等等。
上排右邊
整粒去皮蕃茄
顧名思義,就是整粒的去皮蕃茄。
不過通常去皮方式較粗糙,蒂頭和籽都沒去乾淨;優點是放在櫥櫃中隨時可以使用,不用擔心保存的問題。
下排蕃茄產品國內較少見,有興趣可以去微風或city super找找。
下排左邊
櫻桃蕃茄糊
小蕃茄煮後過篩去皮去籽,濃縮後的蕃茄糊。
多用在波隆那肉醬上,較一般的蕃茄多了甜味。
(聽說波隆那肉醬某些大超市也有,我是都自己煮,所以手邊沒有產品;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找找。)
下排右邊
蕃茄膏
濃到不行的濃縮蕃茄,通常用來調味。
上述幾種是一般蕃茄的主流產品,剛好小弟家中都還有存貨;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就是改善社會風氣、風糜萬千少女、刺激電影市場、玉樹臨風的整人專家胡真、英文名字胡真!
內文搜尋

X